竇增文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
鋁土礦是氧化鋁工業、耐火材料和建筑材料等領域的重要原料。我國鋁土礦資源儲量較為豐富,有用礦物主要以一水硬鋁石的形式存在,這類礦石具有高鋁、高硅、鋁硅比偏低等特點[1]。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高品質鋁土礦的資源儲量降低,低品質鋁土礦的高效利用成為氧化鋁工業的重要研究課題,尋求節能環保的方法,有效脫除鋁土礦中的雜質硅,對氧化鋁工業的生產具有重要意義[2-4]。
我國鋁土礦具有原生及次生礦泥量較大,礦物共生關系復雜,含鋁礦物的嵌布粒度較細且難以單體解離的特點。針對該類型礦石,主要通過脫泥—浮選、選擇性磨礦—浮選等工藝進行浮選脫硅研究[5]。浮選工藝以正浮選為主,捕收劑主要有陰離子捕收劑、中性捕收劑、螯合類捕收劑和組合捕收劑等,包括油酸[6]、塔爾油[7]、中性油、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等[8-10]。捕收劑的選擇和使用因礦石特點的不同而存在差異,但整體上選擇性較差,用量較大。
西南地區某高泥堆積型鋁土礦脫泥過程中有用礦物損失較大,為此,采用全泥正浮選工藝,使用復配的鋁土礦陰離子型捕收劑EMB-506進行選礦試驗研究,解決了常規捕收劑選擇性較差的問題,在用量較低的情況下,獲得了較好的試驗指標。
原礦化學多元素及礦物組成分析結果分別見表1、表2。

表1 原礦化學多元素分析結果Table 1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chemical multi-elements for the raw ores%

表2 原礦礦物組成及含量Table 2 Mineral composition and contents of the raw ores%
由表1可知,原礦中Al2O3含量為47.25%,SiO2含量為10.86%,鋁硅比為4.35。
由表2可知,原礦中主要有用礦物為硬水鋁石,主要脈石礦物為高嶺石;其他金屬礦物有赤鐵礦、針鐵礦以及銳鈦礦等。
將原礦磨至-0.074 mm占70%后進行粒度篩析,結果見表3。

表3 磨礦細度為-0.074 mm占70%時樣品粒度篩析結果Table 3 Results of particle size sieving of the samples with grinding fineness of -0.074 mm accounting for 70%
由表3可知,將原礦磨至-0.074 mm占70%時,樣品中-0.01 mm粒級含量達25.62%,該細粒級將影響浮選指標。
1.3.1 解離情況
礦物的共生關系較為復雜,目的礦物嵌布粒度不均,單體解離度不高。當磨礦細度為-0.074 mm 占70%時,各主要礦物的解離度普遍偏低,部分礦物的單體解離度極差,選礦回收目的礦物的難度較大。
1.3.2 嵌布特征
鋁主要賦存于一水鋁石和鐵泥質浸染的一水鋁石中,分布率分別為55.36%和26.15%,兩者累計達81.51%;其次為高嶺石,鋁在其中的分布率為17.35%。
一水鋁石主要與鐵泥質浸染的一水鋁石、高嶺石、褐鐵礦、赤鐵礦、銳鈦礦等共生(圖1(a)),且共生關系比較復雜,多呈相互鑲嵌、微細粒浸染或細粒包裹關系,常包裹有粒狀或脈狀赤鐵礦、褐鐵礦顆粒和微細粒的銳鈦礦顆粒等(圖1(b)),單體解離比較困難。

圖1 礦物嵌布特征Fig.1 Dissimina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minerals
鐵泥質浸染的一水鋁石多呈微晶、隱晶或泥晶狀態,顆粒沒有明顯界限,不同顆粒的形貌、灰度差異較大,多與一水鋁石、高嶺石連生呈微細粒浸染狀,共生關系復雜,與其它礦物多呈微細粒鑲嵌、浸染或包裹狀態,單體解離比較困難。
該礦石鐵、鈦礦物與鋁礦物之間緊密共生,對提高鋁土礦精礦品位有一定的影響;礦石中Fe含量為19.15%,浮選礦漿中赤泥影響精礦品位的提高。綜合工藝礦物學的研究結果,該礦石的選別難度較大。
針對該原礦樣進行了預先脫泥及反浮選脫硅試驗,結果表明,原礦預先脫泥,礦泥中Al2O3損失率較大;反浮選脫硅效果不理想。在此基礎上,確定采用全泥正浮選工藝對該礦樣進行選別,大量的探索試驗結果表明,由于礦泥等影響,脂肪酸類、氧化石蠟皂等常規捕收劑對該礦石的選別指標較差。為此,采用氫氧化鈉為調整劑,水玻璃為高嶺石等脈石礦物的抑制劑,捕收劑采用選擇性較好的復配陰離子型捕收劑EMB-506,進行選礦試驗。條件優化試驗流程見圖2。

圖2 條件優化試驗流程Fig.2 Flowsheet of condition optimization tests
在粗選氫氧化鈉用量為1 200 g/t、水玻璃用量為500 g/t、EMB-506用量為1 000 g/t,掃選EMB-506用量為500 g/t的條件下,考察磨礦細度對浮選指標的影響,結果見表4。

表4 磨礦細度試驗結果Table 4 Results of grinding fineness test
由表4可知,隨著磨礦細度的提高,精礦Al2O3的品位逐漸降低、Al2O3的回收率升高、鋁硅比逐漸降低。磨礦細度為-0.074 mm占70%時,Al2O3在尾礦中的損失率為17.58%,進一步提高磨礦細度,會造成浮選過程中泥化嚴重,藥劑消耗量增大。綜合考慮,確定適宜的磨礦細度為-0.074 mm占70%。
在磨礦細度為-0.074 mm占70%,粗選水玻璃用量為500 g/t、EMB-506用量為1 000 g/t,掃選EMB-506用量為500 g/t的條件下,考察氫氧化鈉用量對浮選指標的影響,結果見圖3。

圖3 氫氧化鈉用量試驗結果Fig.3 Results of sodium hydroxide dosage test
由圖3可知,隨著氫氧化鈉用量的增加,精礦Al2O3的回收率先增加后降低,鋁硅比逐漸增加。當氫氧化鈉的用量為1 600 g/t時出現拐點,精礦Al2O3的回收率較高。因此,確定適宜的氫氧化鈉用量為1 600 g/t。
在磨礦細度為-0.074 mm占70%,粗選氫氧化鈉用量為1 600 g/t、EMB-506用量為1 000 g/t,掃選EMB-506用量為500 g/t的條件下,考察水玻璃用量對浮選指標的影響,結果見圖4。

圖4 水玻璃用量試驗結果Fig.4 Results of sodium silicate dosage test
由圖4可知,隨著水玻璃用量的增加,精礦Al2O3的回收率逐漸降低,鋁硅比逐漸增加。綜合考慮,確定適宜的水玻璃用量為500 g/t。
在磨礦細度為-0.074 mm占70%,粗選氫氧化鈉用量為1 600 g/t、水玻璃用量為500 g/t,掃選EMB-506用量為600 g/t的條件下,考察粗選EMB-506用量對浮選指標的影響,結果見圖5。

圖5 粗選EMB-506用量試驗結果Fig.5 Results of EMB-506 dosage test in roughing
由圖5可知,隨著粗選EMB-506用量的增加,精礦中Al2O3的回收率逐漸升高,鋁硅比逐漸降低。當粗選EMB-506用量大于1 200 g/t,精礦Al2O3的回收率提高幅度不大。綜合考慮,確定適宜的粗選EMB-506用量為1 200 g/t。
固定磨礦細度為-0.074 mm占70%,粗選氫氧化鈉用量為1 600 g/t、水玻璃用量為500 g/t,對比捕收劑油酸與EMB-506浮選效果,其中油酸粗、掃選用量分別為1 600+800 g/t,EMB-506用量粗、掃選用量分別為1 200+600 g/t,試驗結果見表5。

表5 油酸與EMB-506對比試驗結果Table 5 Comparative test results of oleic acid and EMB-506
由表5可知,相同條件下,捕收劑EMB-506比油酸的捕收能力更強,用量小,具有較好的選擇性,獲得的精礦Al2O3回收率和鋁硅比均較高。此外,該藥劑的溶解性較好,浮選指標受溫度影響較小。
在條件試驗的基礎上,進行全開路試驗,具體流程見圖6,結果見表6。

圖6 全開路試驗流程Fig.6 Flowsheet of the whole open-circuit test
由表6可知,在磨礦細度為-0.074 mm占70%的條件下,經過“2粗1掃3精”可以得到Al2O3品位為55.26%、Al2O3回收率為36.03%、鋁硅比為15.35的精礦。

表6 全開路試驗結果Table 6 Results of the whole open-circuit test
在條件試驗及開路試驗的基礎上,進行了閉路試驗,具體流程見圖7,試驗結果見表7。

圖7 閉路試驗流程Fig.7 Flowsheet of the closed-circuit test

表7 閉路試驗結果Table 7 Results of the closed-circuit test
由表7可知,在磨礦細度為-0.074 mm占70%的條件下,閉路浮選能夠得到Al2O3品位為51.62%、Al2O3回收率為86.66%、SiO2品位為6.05%、鋁硅比為8.53的精礦。
(1)某高泥堆積型鋁土礦中Al2O3、SiO2含量分別為47.25%、10.86%,鋁硅比為4.35;主要目的礦物為硬水鋁石,主要脈石礦物為高嶺石,其他金屬礦物有赤鐵礦、針鐵礦以及銳鈦礦等。
(2)該礦石中礦物的共生關系較為復雜,目的礦物嵌布粒度不均,單體解離度不高。鐵、鈦礦物與鋁礦物之間緊密共生,難以實現有效分離。
(3)針對該礦石采用全泥正浮選的選礦工藝,以氫氧化鈉為調整劑、水玻璃為抑制劑,EMB-506為捕收劑,在磨礦細度為-0.074 mm占70%的條件下,閉路試驗可獲得Al2O3品位為51.62%、SiO2品位為6.05%、鋁硅比為8.53、Al2O3回收率為86.66%的浮選精礦。
(4)該工藝流程結構及浮選藥劑制度簡單,試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為該礦的利用提供了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