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嬌
長期以來,毒品問題是影響我國邊境地區社會穩定、促進邊境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嚴重障礙。為全力遏制境外毒品向我國滲透,努力減少毒品的社會危害,嚴厲打擊毒品違法犯罪活動,我國開展了聲勢浩大的禁毒人民戰爭,在禁種除源、堵源截流及禁毒預防教育等方面成效顯著。但是,禁毒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單打獨斗。面對日趨復雜的形勢和繁重的禁毒工作任務,在強化打擊毒品犯罪的同時,應注重總結禁毒人民戰爭經驗,著力構建全民禁毒工作體系,以全社會的強大力量,共同推動禁毒人民戰爭向縱深開展。
黨中央、國務院在2005年作出有關三年禁毒人民戰爭的相關規劃,確定“提高認識,明確責任,專群結合,綜合治理,毫不手軟,持之以恒”的要求,這是首場禁毒人民戰爭。在國家禁毒委員會的監督與部署下,各級黨委政府加強領導,積極發動廣大人民群眾,首次禁毒人民戰爭正式開始。
一是全國禁毒預防戰役深入開展。通過廣播、報紙及電視等加大全社會貫徹落實“禁毒人民戰爭”宣傳力度,將青少年群體的預防教育作為核心,開展了“禁毒人民戰爭成果展”“歌舞娛樂場所禁毒承諾”等宣傳活動,讓群眾真正增強拒毒、防毒意識。二是開展全國堵源截流戰役。全國海關、鐵路、民航及郵政等部門聯合行動,共同努力構建全覆蓋水路、陸路、空路及郵路的防毒體系,全方位強化全國毒品公開查緝工作力度,禁毒問題較多城市廣泛協作,減少了境外的毒品來源。三是全國禁毒嚴打戰役深度開展。召開全國范圍的緝毒偵察工作會議,全方位構建多警種偵辦毒品犯罪案件機制。
首輪禁毒人民戰爭為期三年,共破獲涉毒品案件14.4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共17.4萬名,打擊鏟除了2544個毒品犯罪團伙,有效限制了毒品的流入,遏制了吸毒人員數量的激增,使我國掌握了禁毒斗爭的主動權。
2008年,在第一輪禁毒人民戰爭取得階段性勝利的基礎上,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總體部署,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禁種、禁制、禁販、禁吸并舉”的禁毒工作方針,強化措施,積極落實責任,持續深化新一輪禁毒人民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以下簡稱《禁毒法》)頒布后,基于《禁毒法》工作核心,以深化禁毒人民戰爭為主線,推動禁毒“三基”工程①建設在全國范圍內縱深發展。
第一,為了在禁毒“三基”工程建設上尋求新的突破,逐步完善禁毒機構,加強其保障機制建設。第二,推進城市禁毒信息平臺建設,構建禁毒情報分類管理模式,完善線索互聯網傳遞的情報信息管理方案。第三,推進吸毒人員動態查控機制建設,建立市、區、街道多級聯動處控的禁毒機制。大力宣傳落實《禁毒法》,依法加強禁毒管理工作,使得我國禁毒工作獲得了新的突破,社會基本單元之間形成了良性互動,響應了人民群眾對于構建和諧社會的新期待,切實維護了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11年,在前兩輪禁毒人民戰爭成效鞏固與發展的基礎上,根據“除源截流是關鍵,凈化市場是根本,科技禁毒是保障,發動群眾是基礎”的整體規劃,廣泛引導社會各方以及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組織第三輪禁毒人民戰爭。2014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禁毒工作的意見》,要求構建融預防、康復、整治及監督管理一體化的治理體系,突出“法治化、長效化、全民化、國際化”。根據《關于加強禁毒工作的意見》的指導,各級各單位全方位組織預防毒品教育,積極優化禁毒管理工作體系,加強管理麻醉藥品、易制毒化學品以及精神藥品等,切實展開禁毒國際合作。開展第三輪禁毒人民戰爭,進一步穩定了我國的禁毒形勢,整體上控制住了毒品蔓延勢頭。
現階段境外毒品犯罪層出不窮、情況十分嚴峻,而且販運手段也一直在翻新等。2016年起,我國全面深入推進毒品問題的綜合治理,對于禁毒整治行動的投入相應增加,對于禁毒整治的考核與問責制度逐步完善,禁毒重點整治工作效果明顯。2016年,公安部召開禁毒工作座談會,就完善禁毒工作績效考評體系進行了專題研究。同年,國家禁毒辦就毒品預防教育工作制定了相關考評細則,各相關單位均對禁毒工作成效的評估進行了實踐探索。同時,在發現吸毒人員的市、區、街道辦成立戒毒社區康復工作領導小組,同年執行率達到60%。經過四年的穩步發展,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體系日趨完善,2020年相關工作的執行率保持在97%以上。從中央2018年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部署以來,在沿邊地區形成了依法打擊跨境犯罪的重要態勢,針對涉黑涉惡相關的毒品犯罪一律“打傘破網”“打財斷血”。通過五年的努力,從禁毒工作推進到戒毒救助服務均落到實處,工作隊伍能力素質得到提升,各項保障機制持續完善,禁毒措施全面落實。
一是禁毒工作體制更加健全。全國各級、各部門把開展禁毒人民戰爭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置于突出位置,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狠抓落實,形成了各級黨委、政府統一領導,禁毒委綜合協調,各部門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社會各界積極行動,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禁毒工作格局。
二是堵源截流戰果輝煌。全國各級、各部門把堵源截流作為禁毒人民戰爭的首要任務,嚴密查緝網絡,完善查緝機制,整合查緝資源,集中優勢力量,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各種毒品違法犯罪活動。多年來,構筑起“邊境一線堵、省內二線查、出省口子三線截”的堅實屏障,對易制毒化學品的走私出境進行有效管控,遏制了販毒活動,減少了境外毒品滲透。
三是禁吸戒毒成效明顯。全國各級、各部門把加強禁吸戒毒工作作為減輕毒品危害的關鍵環節,創新禁吸戒毒模式、管理方式和運行機制,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全面推進各項工作,有效控制了吸毒人員數量,減輕了毒品危害,凈化了社會環境。圖1為近五年吸戒毒人員情況折線圖。截至2020年底,全國現有吸毒人員180.1萬名,同比下降16.1%,連續第三年呈現減少趨勢,吸毒人數持續下降,一大批戒毒成功人員回歸社會、走向新生。
四是禁毒宣傳深入人心。國家禁毒委發布的《關于加強新時代全民禁毒宣傳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當中,要求強化有關青少年的毒品預防教育,積極組織各種禁毒宣傳教育,推出更多教育手段與模式,全國禁毒宣傳教育的逐步深入,禁毒教育和宣傳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落實到社會各體系當中。全國各級、各部門將宣傳教育當成毒品問題解決的治本之策,全方位、大規模、多層次且廣覆蓋地組織禁毒宣傳以及預防毒品犯罪的教育活動,取得了預期的成效。

圖1 近五年吸戒毒人員情況折線圖
五是禁毒人民戰爭合力強大。禁毒人民戰爭期間,全國破獲毒品案件共39.7萬起,抓獲51.1萬名嫌疑人,繳獲278噸毒品。邊防、公安以及海關緝私部門等聯合作戰,彰顯了禁毒人民戰爭的強大合力。
多年的禁毒斗爭經驗證明,在開展禁毒人民戰爭的過程中,只有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全面構建全民禁毒體系,依靠各方力量,才能最大限度地打擊毒品和制毒物品違法犯罪活動,從源頭上減少毒品的社會危害。
全民堵截體系,是通過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和各方力量,全面加強打擊毒品犯罪專案偵查及公開查緝網絡建設,嚴密查緝非法流入我境內的毒品和準備非法流出的制毒配劑,盡最大努力減少毒品內流和制毒配劑外流,盡最大努力減少毒品的危害和削弱境外制毒能力。
一是構建警民合一的堵截體系。繼續推進在各主要販毒通道,毒販經常過往的便道,販毒突出的重點地區及旅店、飯店、出租車行業中廣泛發展人民群眾為禁毒情報信息員的“千人布網”預警體系建設,充分調動人民群眾提供禁毒情報信息的積極性。通過禁毒民警主動開展法律法規和禁毒知識宣傳,發放警民聯系卡和宣傳禁毒獎勵辦法,增強群眾的禁毒意識,調動大家參與禁毒斗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夯實查緝毒品工作的群眾基礎,構建警民協力查緝合力。二是構建多警種結合的堵截體系。以形成全警參與禁毒斗爭的大格局為重點,以公安禁毒部門為龍頭,強化專案偵查,加強指揮協調,強化各警種參與禁毒的激勵機制建設,充分發揮各警種作用,強化全警偵辦毒品案件和查緝毒品業務知識技能培訓,深化全警打擊毒品犯罪技戰術合成演練,提高全警禁毒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實現各警種做好主業與參與禁毒斗爭兩不誤和雙促進。三是構建整體聯動的堵截體系。牢固樹立團隊整體作戰意識,充分發揮好禁毒委組織指揮和綜合協調的作用,組織協調好禁毒委成員單位發揮各自職能優勢,結合破獲的毒品案件毒品內流渠道和收集掌握的內流毒品發展變化,筑牢公安禁毒部門固定和流動查緝、公安邊防守點、海關緝私把門、民航公安管空的“環臨查緝防控圈”,創新毒品查緝工作方式方法,打好堵截毒品內流和防范制毒配劑外流的組合拳。
通過完善禁毒宣傳和預防教育機制,深入持久地開展好禁毒宣傳教育活動,使人民的識毒、拒毒以及防毒意識全方位提升,最大程度降低毒品給社會以及人民群眾產生的危害,形成健全、有效的防毒體系。
一是構建學校防毒體系。在教育規劃中納入禁毒預防教育,強化毒品預防教育的“十個一”②示范學校工程建設,以點帶面,從入幼兒園開始,到中小學和大中專院校,推進毒品預防教育覆蓋所有類型的學校。二是構建機關、企業防毒體系。通過對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開展禁毒宣傳,組織開展針對公務員隊伍、事業單位人員和企業員工的禁毒知識競賽等有效形式,開展禁毒宣傳和預防教育活動,把對各單位禁毒工作考核納入禁毒人民戰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創建平安考核范疇,并形成長效機制。三是構建城鄉居民防毒體系。以禁毒“流動課堂”為切入點,針對不同時段、不同人群,機動靈活地深入社區、村寨、街場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禁毒宣傳活動,組織農民和居民自行開展禁毒宣傳活動,使其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四是構建重點高危人群防毒體系。對青少年、流動人群、無業人員、農民工、娛樂場所服務人員等高危涉毒人群實行重點防范,加強毒品示范教育娛樂場所“五個一”③工程建設,充分調動村委會、社區參與禁毒預防教育的積極性,強化對轄區重點人群的宣傳教育。五是構建陣地宣傳防毒體系。充分利用宣傳媒體平臺,優化豐富宣傳方式,以主流媒體等作為重要平臺,發揮禁毒教育的重要基地宣傳作用,進一步拓寬宣傳覆蓋面,務求實效。
全民禁吸體系是以遏制吸毒人員滋生為重點,以全員收戒吸毒人員和鞏固吸毒人員戒斷率為目標,盡全力打擊毒品消費市場,根除吸毒人員滋生的土壤。
一是構建新生吸毒人員防御體系。結合“無毒社區”創建工作,繼續推進以村(居)民委員會為單位,骨干群眾為禁毒聯絡員的禁毒“萬人工程”工作體系建設,全面落實單位、村社、家庭防范吸毒人員滋生的責任。二是構建吸毒人員收戒體系。通過強化容易滋生吸毒人員的公共娛樂場所的監管工作,積極鼓勵人民群眾舉報吸毒人員線索,全力收戒社會面上的吸毒人員。三是構建吸毒人員管控體系。全面掌握吸毒人員的基本情況和建檔登記造冊并納入“吸毒人員動態管控系統”管理和監控,確保轄區吸毒人員情況明、底數清,防止吸毒人員漏統漏登漏管問題的發生。四是構建吸毒人員幫扶體系。建立禁毒委成員單位領導干部、公安禁毒民警和熱心群眾重點幫扶吸毒人員工作機制,因地制宜地開辟以鼓勵自主創業為主,建立小型安置點、企業分散安置和安排公益性崗位等多種就業安置方式。五是構建社區戒毒康復工作體系。全面落實好各級禁毒委負總責,以城鎮街道辦事處和鄉鎮人民政府為主體,以公安、衛生、文化、教育、司法、民政、人社等部門為具體責任單位的社區戒毒工作機制。
注 釋:
①“三基”工程是指公安部對全國公安監管戰線作出的“抓基層、打基礎、苦練基本功”的工作部署。
②“十個一”:一是觀看一次禁毒展覽,二是觀看一部禁毒影片,三是上一堂禁毒課,四是開展一次禁毒征文比賽,五是開展一次禁毒主題班會,六是評選一批中小學毒品預防教育優秀教案,七是開展一次禁毒手抄報活動,八是舉辦一次禁毒演講比賽,九是開展一次禁毒歌曲大家唱,十是參加一次禁毒知識競賽。
③“五個一”:在醒目位置樹立一塊禁毒警示牌,對員工進行一次禁毒教育培訓,懸掛一條禁毒教育宣傳標語,設置一名禁毒聯絡員,簽訂一份禁毒責任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