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昶
(淄博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山東 淄博255037)
近年來,在淄博市政府大力推進淄博大學城建設、全面推進校城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一大批大學校園應運而生。人們對新時代的大學校園市政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以往市政配套完善的基礎上,對安全性、舒適性、智慧性等都有了更高標準的要求。將市政設計與校園自身特點相結合,針對性地進行科學優化設計,打造新時代的智慧校園是本次設計的重點。
該項目位于淄博大學城,總占地面積約1 016 hm2,總建筑面積約43.7 萬m2,容納四年制本科師生約1.6 萬人。項目建設總投資約29.3 億元,其中市政配套設計內容包含道路、橋梁、雨水、污水、給水、電力、照明、弱電智能化、管線綜合九大專業,項目總投資約1.7 億元。
本校區市政配套工程設計以打造“綠色、先進、智慧、品質”大學校園為目標,各專業設計深入理解大學校園自身實際運行特點,針對性地科學優化、協同設計。同時著眼未來,設計力求富有協調性、前瞻性和彈性,滿足新時代新建高校未來發展的多樣性、可持續性要求,最終實現市委、市政府把該大學校區建成“省內領先、國內一流”的指示要求。
該校區空間尺度適宜,學科布置文理兼容,各建筑單體功能配套完善,從本校區公共空間——公共生活維度進行交通仿真分析研究,確定步行交通是本校區最主要的出行方式,從而提出構建“安全、便捷、舒適、活力、品質”的10 分鐘步行交通圈,以形成當代大學學科交叉滲透、學生開放交流的良好氛圍。
外環路以動態行車為主,外側設置靜態集中停車區,內側設置寬3 m、長3 km 慢跑道系統,構建“步行優先、動靜分離、層級有序、人文活力”的新時代大學校園交通體系。
外環路斷面圖見圖1。

圖1 外環路斷面圖
同時,注重路域環境品質提升,著力打造山水園路,注入文脈傳承。兩軸采用素雅、整潔、統一的大理石鋪裝,打造交通便捷、莊嚴有序的縱橫向禮賓空間。廣場、綠地、游園等節點搭配彩色混凝土、鵝卵石、木質、塑膠等多彩鋪裝。道路沿途在景觀帶、人行道植入“校訓”“學科特色”“ 歷史典故”等小品雕塑。鋪裝局部以點綴文化石、文化井蓋等方式,烘托文化氛圍,提升校園路域環境文化、品質、情懷,給學生四年校園生活留下美好的記憶。
游園路方案見圖2。

圖2 游園路方案圖
通過科學的場地豎向設計,確定合理的地面徑流分區和排向,以校區大門和低點處圍墻下泄水口為主要泄洪通道,確保校區遇極端暴雨時超標降水可通過地面徑流,分區、快速排出校外,不發生內澇危害。
雨水管網設計方面,根據校區規劃、建筑布置和分期建設時序布置7 片匯水分區。雨水口均設置在下凹式綠化分隔帶內,雨水先經綠化帶、透水鋪裝、濕地花園下滲過濾后,臨湖5 個分區的匯水多點排入景觀湖,調節校區小環境溫濕氣候,用于景觀湖補水、澆灌回用。多余超限雨水經湖岸排澇溢流通道快速排出至校外市政雨水方溝。
海綿雨水花園實景見圖3。

圖3 海綿雨水花園實景
給水設計針對校園內建筑功能不同,用水時間、用量、均勻性、峰值時間不同等特點,采用閉環變頻恒壓供水系統。隨著用水量的變化,管道水壓相應變化,確保管道供水能力滿足實時用水需求。
熱力設計針對校區內建筑功能、空間、舒適度要求等差異性,二次網采用散熱器與地暖兩套系統。依據宿舍和公建需求的時間差異性特點,二次網采用分環路調節,宿舍采用連續供熱設計,公建采用間歇調節、白天供熱、晚間值班供熱。換熱站相應選配智能化、自動化程度高,換熱高效增容方便,維護簡單結構緊湊的高效智能板式換熱機組,最終實現科學的分區域、分時段、分系統、高效節能的供熱系統。
電力設計確保校園的高可靠性供電,10 kV 供電選用三電源供電模式,校區內部10 kV 系統采取放射與鏈式相結合的配電模式,保證重要單體建筑的供電安全、穩定。
設計全專業全階段采用BIM 正向協同設計,第一時間進行交圈碰撞檢查,直觀暴露設計誤差,系統統籌解決問題,同步完成優化調整,實時動態調整不合理的管線、檢查井、管線彎頭設計200 余處,實現了各類管線總體平面路徑最優最短、豎向分層消除碰撞、檢查井定位合理精確,切實將“節地、節能、節材”落到實處。施工交底階段,以一張圖BIM 模型視窗同時向各專業施工單位介紹設計方案,強調施工關鍵節點,明確各專業相對關系,對復雜部位進行充分強調說明和施工建議,有利于施工計劃組織。
在信息樓館設置智慧校園能源綜合管理中心,以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最新的信息技術為依托,在各市政管道關鍵節點設置遠傳控制器,通過對校園內雨污水、給水消防、供暖供電、新風空調等系統運行的實時監測、分析,優化管控,創建新型的低碳、綠色、智慧校園。
校園網總體方案圖見圖4。

圖4 校園網總體方案圖
本文以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市政設計為例,闡述了新型大學校園市政設計要點,對大學校園的道路系統設計、雨污水設計等均做了較為詳細的介紹。整個設計周期內采用BIM 正向協同,發現設計中的缺點和不足,及時加以糾正。整個項目設計、施工同步進行,為項目爭取了大量的施工時間。項目投入使用后,得到了校方和甲方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