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德宏
252300 陽谷縣中醫院,山東聊城
輸尿管結石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結石大部分來自于腎臟,在各種不良情況下也會導致結石產生,例如部分梗阻、憩室畸形、術后異物、感染等,通常情況下,結石的理化性質和腎結石一樣[1-2]。腎積水、炎癥水腫、結石梗阻等是輸尿管結石的主要病理改變。現階段,微創技術是臨床治療輸尿管結石的主要手段,其中輸尿管鏡技術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3]。本文主要探究對輸尿管結石患者運用輸尿管鏡聯合超聲碎石術治療的臨床價值。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陽谷縣中醫院收治的130 例輸尿管結石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5 例。觀察組男35 例,女30 例;平均年齡(37.26±8.13)歲;平均嵌頓(18.59±4.12)個月;嵌頓部位:上段13例,中段25例,下段27例。對照組男33例,女32 例;平均年齡(36.87±7.19)歲;平均嵌頓(18.41±4.22)個月;嵌頓部位:上段15 例,中段24例,下段26 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通過膀胱鏡、超聲及血液檢測等確診為輸尿管結石;②該研究所選病例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③不合并下尿路梗阻者;④高血壓、糖尿病控制良好者。
排除標準:①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②臨床病歷資料不完整者;③凝血功能障礙者;④輸尿管畸形者。
方法:兩組均做好輸尿管鏡手術相關準備工作,在尿道內置入Wolf 8/9.8 輸尿管鏡,通過導絲的引導作用進鏡術側輸尿管,直到發現結石梗阻部位。①觀察組使用輸尿管鏡聯合超聲碎石術治療:對灌注的水流進行合理調整或進行人工注水,在超聲碎石模式下將結石擊碎。如果結石較大,可以先在氣壓彈道模式下進行碎石,將結石擊碎至5 mm 左右時,再在超聲模式下進行清石。②對照組使用輸尿管鏡聯合氣道彈壓碎石術治療:將結石直接粉碎至<2 mm。手術期間如果發現兩組有息肉,考慮可能為惡變,需要對患者實施病理活檢。手術結束后留置F5 雙J管,導尿管保留2~5 d,同時對患者進行對癥支持、抗感染治療。術后7 d 或28 d 需要復查尿路平片,對殘石的排出情況進行密切觀察。完全排出結石后將雙J管取出。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結石清除率;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常見的并發癥有輸尿管穿孔、發熱、血尿;比較兩組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包括生理功能、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及總體健康6項內容,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 統計學分析系統展開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結石清除率比較:觀察組結石清除例數為63 例,對照組為51 例,觀察組結石清除率為96.92%(63/65),對照組為78.46%(51/65),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治療前,兩組生理功能、活力、社區功能、情況職業、精神健康、總體健康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各生理功能、活力、社區功能、情況職業、精神健康、總體健康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s,分)
組別 n 生理功能 活力 社會功能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65 67.35±11.65 85.65±12.94 58.24±10.84 86.64±11.25 61.54±13.91 88.65±11.28對照組 65 68.15±11.95 73.75±13.82 57.64±10.64 70.11±12.32 62.17±12.88 74.81±10.85 t 0.386 5.068 0.318 7.988 0.268 7.129 P 0.700 0.000 0.751 0.000 0.789 0.000組別 n 情感職能 精神健康 總體健康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65 61.54±13.91 87.37±11.62 48.84±11.62 85.28±11.94 64.68±11.54 88.23±11.77對照組 65 62.17±12.88 75.71±11.55 47.58±14.35 76.31±13.88 65.49±13.63 75.82±10.37 t 0.268 5.738 0.550 3.950 0.366 6.378 P 0.789 0.000 0.583 0.000 0.715 0.000
現階段,輸尿管鏡在復雜性輸尿管結石治療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結石漂移至腎臟是大部分患者手術失敗的原因[4-5]。結石嵌頓程度、嵌頓部位、輸尿管近端擴張的程度及術中灌注壓等與結石的漂移程度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為了減少結石向腎盞、腎盂回落,需要采取一定的預防措施:①使灌注液的壓力盡可能地降低,通過人工注水對灌注液進行緩慢、間斷地推注,從而使鏡下視野的清晰度得到保證;②對體位進行合理調整,例如采取頭高腳低位,利用結石自身的重力與逆向的水流對抗;③鄰近腎盂的情況下,將結石使用異物鉗拉回遠端,將結石使用探針壓向輸尿管壁,再予以碎石[6-7]。相比于彈道,超聲波產生的能量較小,其方向性較好,與息肉直接接觸不容易引起出血,使用負壓泵進行連續抽吸和沖洗,能夠獲得比較清晰的手術視野,通過負壓吸附也會導致輸尿管近端發生塌陷,防止結石出現大幅度的移動[8-9]。輸尿管鏡術中容易出現進鏡困難情況,輸尿管壁內段狹窄或輸尿管開口粘連的情況比較常見,在此狀況下,成功插入安全導絲是關鍵,進境過程中,操作者需要具備良好的鏡下立體空間感,并對輸尿管的解剖結構充分熟悉,嚴格按照手術的原則實施相關操作,千萬不能盲目強行進鏡[10-11]。為改善預后恢復,術后需要對尿液的量、性質、顏色等密切觀察;囑患者在術后6 h 多飲水,一般需要>2 000 mL,進而有利于排出碎石;囑患者攝入新鮮的水果和蔬菜,進行24 h制動,同時注意臥床休息,避免傷口發生出血情況;妥善固定腎造瘺管,防止有扭曲、受壓、牽拉等不良情況出現;引流袋的位置需要比腎盂水平低,引流管需要保持通暢狀態。下床活動過程中需要拿好造瘺袋,防止脫出;密切觀察造瘺管周圍的敷料,如果有漏尿、潮濕等不良情況出現,需要警惕造瘺管是否被碎石或血塊堵塞,可以對管道進行從上而下的擠捏,如果沒有效果,需要使用注射器抽吸生理鹽水20 mL,對導管進行沖洗。除此之外,還需要積極預防并發癥的發生:結束手術后會有少量的流血情況存在,1~3 d內出血量會逐漸減少,如果呈現為鮮紅色的引流液,且量比較多,則需要囑患者臥床休息,同時將腎造瘺管關閉10 min,進而升高腎內壓,實現止血的作用,如果出血比較嚴重,則需要協助醫師立即進行手術止血治療;術后需要給予患者針對性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療,并囑患者增加飲水量。
本文通過探究對輸尿管結石患者運用輸尿管鏡聯合超聲碎石術治療的臨床價值,結果顯示,觀察組結石清除率較高,并發癥發生率較低。在輸尿管結石治療中,使用輸尿管鏡聯合超聲碎石術治療的優勢:相比于氣壓彈道,結石不容易上行漂移,可以減少再次治療的次數;縮短術后殘石的排出時間,使殘石導致的感染風險降低,術后早期可以將雙J管拔除,使患者由于長時間留置雙J管導致的并發癥減輕;如果結石有息肉包裹,手術期間可以減輕對息肉的刺激,減少出血情況的發生;對于較大的結石,在處理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優勢,可以減輕碎石對操作空間和視野產生的影響,獲得較高的清石效果[12-13];治療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均較高,分析原因主要為通過超聲的引導,在輸尿管內碎石塊清除的效率較高,能夠使器械反復操作導致的尿路損傷減輕,進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對輸尿管結石患者運用輸尿管鏡聯合超聲碎石術治療,可以提高結石清除率,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使其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