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賢利 魏歌 于治遠
276817 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南湖中心衛生院1,山東日照
276800 山東省日照市人民醫院2,山東日照
276800 山東省日照市疾控中心慢病科3,山東日照
人口老齡化已成為我國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壓力和養老負擔。隨著年齡增長,疾病負擔增加,生活質量下降,更是給老年人及其家屬造成了沉重的生理和心理壓力[1-2]。體育鍛煉可以有效增進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質量,被認為是促進健康老齡化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對山東省某市農村老年人體育活動情況與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以期為促進農村老年人體育鍛煉、推進健康老齡化提供借鑒與助力。
本研究所用數據均來自2019年6月在山東省某市的調研資料。采用多階段分層隨機抽樣的原則,按照經濟發展水平的好、中與差,在該市市轄區內抽取了8個鎮街,每個鎮街隨機抽取6個社區(村),對>60歲的老年人開展隨機抽樣調查,共調查老年人814人。
統計學方法:利用SPSS 26.0 統計學軟件,采用單因素分析、二項logistic 回歸分析等統計學方法,計算老年人體育活動參與率、體育活動時間等指標,分析影響老年人體育活動的主要因素。
調查對象基本情況:在調查的老年人中,女性比例較大,達到64.2%;以已婚人群為主,占90.3%;平均年齡(65.72±4.93)歲;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小學及以下,占73.6%;職業以居家務農為主,占79.7%;多數老年人的勞動強度為輕度,占63.9%;日均工作時長為(8.86±3.08)h;年人均純收入為(19 529.04±55 270.08)元;98.0%的受調查老年人參加了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84.4%的老年人簽約了家庭醫生;36.1%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壓,另有60.6%的老年人不確定自己是否患有高血壓;17.0%的老年人患有糖尿病,另有76.4%的老年人不確定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大部分老年人認為自己的健康狀況不太好,占60.2%。
老年人參加體育活動情況與人群差異:33.9%的老年人除了日常勞動以外會參加體育活動,所占比例不大。老年人主要的鍛煉方式包括散步(占66.7%)、跳舞(占21.5%)、慢跑(占15.8%)、太極拳(占1.1%)、游泳(占0.7%)、登山(占3.6%)、速跑(占0.7%)、球類運動(占0.4%)等運動方式所占比例較小。每周鍛煉1~2次的老年人所占比例略高,為33.6%,每周鍛煉3~5次的次之,為25.4%;老年人平均的鍛煉時間為(34.49±34.45)min/次。
簽約了家庭醫生的老年人體育活動參與率為35.8%,高于其他老年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非高血壓患者的體育活動參與率為52.0%,高于其他老年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重度勞動強度老年人的體育活動參與率為19.6%,低于其他老年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性別、婚姻狀況、文化程度、醫保情況、糖尿病患病情況的老年人,其體育活動參與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活動時間方面,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時間為(52.61±88.17)min,顯著高于其他老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性別、婚姻狀況、文化程度、醫保情況、家庭醫生簽約情況、高血壓患病情況、勞動強度情況的老年人,其運動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特征老年人的體育活動情況
老年人參加體育活動影響因素的多因素模型分析:以老年人是否參加體育活動為因變量,家庭醫生簽約情況、高血壓患病情況、勞動強度情況、年收入情況、自感健康情況等為自變量,進行二項logistic回歸分析,共識別3個影響因素,包括家庭醫生簽約情況、高血壓患病情況、勞動強度情況,年收入情況、自感健康情況未進入模型。在家庭醫生簽約方面,簽約老年人參加體育活動的概率高于未簽約老年人,后者參加體育活動的概率僅是前者的0.59倍。在高血壓患病情況方面,高血壓患者參加體育活動的概率小于未患高血壓的老年人,前者是后者的0.39 倍。在勞動強度方面,中度和重度勞動強度的老年人參加體育活動的概率小于輕度勞動強度的老年人,分別是其0.44倍和0.38倍。見表2。
表2 老年人參加體育活動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本文結果表明,老年人體育活動參加率不高,且活動項目相對簡單。體育活動有助于改善老年人健康狀況,是實現健康老齡化的重要途徑。然而,僅有33.9%的老年人除了日常勞動以外會參加體育活動,總體參與率并不高。這可能與農村老年人的勞動方式有較大關系。調查對象中,79.7%的老年人仍在從事農業勞動(63.9%為輕度勞動),沒有固定的休閑時間,且由于老年人基礎體能較弱,多數老年人完成勞動后不想再參加體育活動[3]。老年人參加體育活動的形式,以散步、跳舞和慢跑等簡單運動方式為主,與丁雪芳等[4]的研究相似。可能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受體育活動的場地、器材限制,多數老年人無法采取相對復雜多樣的運動方式;二是受經濟水平影響,多數老年人對于需要器械、場地來完成的運動方式缺乏支付能力和消費意識[5-6]。
家庭醫生簽約是老年人參加體育活動的保護性因素。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顯示,簽約家庭醫生的老年人參加體育活動的概率高于未簽約的老年人。其可能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簽約家庭醫生后,家庭醫生對簽約老年人開展有效的健康教育,促進簽約老年人參加體育活動,以提高其健康水平;二是簽約老年人固有的健康意識相對較高,因而參加體育活動的比例較大[7-8]。
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促進老年人科學健身。家庭醫生依托基層醫療機構開展基本醫療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是居民健康的守門人。尤其是鄉村醫生,其具備地理可及性好、經濟可負擔性強、村落社會網絡通暢等一系列特點而備受農村居民青睞[9]。政府有關部門應充分發揮家庭醫生尤其是鄉村醫生作用,在健康教育和慢性病隨訪中,向老年人傳播健康的體育觀,引導老年人積極開展科學鍛煉,促進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