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恩
盤面一言難盡,該怎么應對?
指數短期只看技術意義不大,如果事件不再發酵,短期就會完成震蕩筑底,反之繼續向下來大陰線也是很正常的,甚至不止一根,具體沒人能預判。只能說,越向下恐慌情緒會越濃,中期安全邊際也就越高,雖不及4 月底,但出現這種機會要倍加珍惜。當然,以上這些都是猜測,求穩健可繼續等事件明朗,指數出現企穩信號,比如放量的中陽線站上重要均線,跟上機構的節奏。
具體方向肯定首選景氣度高的賽道,這在本周“滾雪球”視頻中已經重點分析,按照幾個原則。這幾天高位的品種出現補跌,這是正常的,補跌完成后,如果中期邏輯通順、景氣度高的方向與指數同樣出現企穩信號,那就別再猶豫了,具體可以看“滾雪球”。
新能源賽道過于擁擠,這會是風險嗎?
短期高景氣度賽道過于擁擠,很多人都看好,客觀說確實所有人都看好的時候短期機會都不大,這個風險確實要提防,所以說了分批、分倉、多次原則,就是有這種擔心。目前等補跌后再看調整結構做判斷。
至于會不會風格切換,目前看不出來,如果真的切換,比如高位的新能源連續調整,低位的如消費或者基建開始接力,那至少會有一波行情,因為預期的是風格切換,不是輪動反彈。市場真的這么選擇了肯定也可以根據信號再換回來,因為真的切換龍頭翻一到兩倍,多數個股50% 以上都不難,會有時間換股的。如果沒有這種信號,要么還是新能源獨舞,要么就是一起調整,具體再跟蹤。
上月底重要會議表示將“加大力度規劃建設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這有什么影響?
4 月底的會議指出“要做好能源資源保供穩價工作”,對比這兩次的表述變動可以看到,當前,隨著風光裝機規模快速增長,新能源的大規模并網,消納問題要重點解決。
解決綠電消納的核心關鍵是調峰能力,因為風電和光伏發電的特點就是不穩定,比如風能不可能每天的產出都一樣,光伏則是白天可以發電,晚上不能發,二者都不具備持續穩定性。需求端看,晚上用電通常會超過白天,但產出卻是白天多過晚上。這就造成了高輸出時對應低需求,高需求卻供不上。
解決辦法就是在發電側配儲能,發電高峰把電存起來,留給用電高峰。從邏輯上說是沒有問題的,這也是近年來一直在做的,市場也會按照這個順序挖掘機會。
邏輯傳導是通順的,投資者跟蹤需要注意是什么?
邏輯通順但在實際發展過程肯定會有擾動,如在市場化交易狀態下,因為新能源發電和用電曲線不匹配,綠電在部分地區,不但沒有獲得溢價,反而相較火電電價還一定程度折價。還有儲能用的電池主要是磷酸鐵鋰電池,但今年碳酸鋰價格一直維持在歷史高位,配儲能的成本比較高,甚至可以說配多少虧多少,短期靠儲能來調節消納能力有壓力。再比如,硅料價格上漲,硅片、電池片、組件等價格較高,雖然下游需求相對旺盛,但也比價格低的時候少,尤其是下游綠電運營商在此價格上運營性價比不高,積極性不強。
不過從中期看,無論是碳酸鋰和硅料肯定都會降價,前者還沒有明顯的預期拐點,但硅料的拐點大致會出現在四季度,預期拐點會提前反映,從投資的角度要明白,在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受損的產業鏈會在降價時得到修復,雖然是否真的降價在時間和幅度等問題上都存在不確定性,但至少預期會提前反映,這就是波段的機會。
還有一個方向可能會更好地平衡這個問題——火電轉型綠電。既有火電也有綠電,因為火電機組具備靈活性、周期短等特點。在綠電輸出高峰,降低火電供給比例,在綠電輸出低谷,提升火電發力,火電轉型企業在競標綠電時會有比較大優勢,原因就是基于火電企業的未來調峰優勢。轉型的企業主要集中在火力發電企業中,其中龍頭進展和規模最大,這是行業的風向標。不過從彈性上看,肯定是相對規模小的企業改善更大。當然,短期這條線不在風口上,還需要看新的催化劑,中期可以重點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