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達 辛斌 郭媛丹 程東 柳玉鵬
當地時間8日,在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結束“亂臺”之行返美兩天后,美國總統拜登首次公開談及此事。他再次用這是“她自己的決定”搪塞,稱“關切”中方的軍演但“不擔心”。與拜登沒有使用激烈言辭的回應相比,美國國防部官員當天大肆指責中方試圖用“切香腸”的方式制造“新現狀”,并揚言“美軍將在未來幾周內通過臺灣海峽”。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此前也宣稱,臺灣40多年來的現狀改變來自北京,而不是美國。“破壞一個中國原則、改變臺海現狀的正是美國和'臺獨分裂勢力。”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9日反駁說,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保持臺海風平浪靜的定海神針。背棄一個中國原則,就是掀起臺海驚濤駭浪的罪魁禍首。9日,解放軍東部戰區繼續位臺島周邊海空域組織實戰化聯合演訓,重點演練聯合封控和聯合保障能力面對解放軍的強大震懾,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當天召開國際記者會企圖“告洋狀”。對此,國臺辦發出嚴正警告:“我們正告民進黨當局,如果在挾洋自重、謀獨挑釁的邪路上不收斂,必將遭致更加嚴厲的打擊。”
“美‘切香腸切到手”
8日在登上前往肯塔基州的“空軍一號”專機之前,拜登被媒體追問“鑒于美中關系緊張,佩洛西訪臺是否明智?”他回答說:“那是她(佩洛西)自己的決定。”美國CNBC網站稱,拜登使用了幾個星期以來的“標準答案”,這種相對冷靜反映出美國的策略,即不以激烈的武力威脅回應中國。
“美國之音”報道說,在拜登數日來首次公開談論臺灣議題之際,中國軍方“延長”了在臺島周邊海域和空域的演訓,此前外界認為這場演訓7日結束。對此,拜登稱,“我不擔心,但我對他們采取如此程度的舉動表示關切。”他隨即補充說:“我認為他們不會有比現在更多的動作。”
CNBC評論稱,這反映出拜登政府內部的廣泛觀點,即大陸方面至少短期內不會“攻臺”。同一天,美國國防部負責政策事務的副部長科林?卡爾在被問到“鑒于佩洛西訪臺和中方的反應,是否仍認為中國(大陸)不會在兩年內攻臺”時,他回答說:“不會。”美國“政治”新聞網稱,卡爾的回答表明拜登政府試圖淡化中方的軍演,但他指責中國想通過反復越過“海峽中線”,用“切香腸”的方式制造“新現狀”。
“美切香腸切到手。”香港《明報》評論說,面對美臺勾連的一次次“切香腸”,中國大陸的反制都以進一步加強對臺海的實控為結果,這何嘗不是另一種意味的“還施彼身”。佩洛西竄臺受到全球輿論高度關注,卻讓國際社會又丁次認識到“一個中國”。
卡爾聲稱,北京試圖制造一種“新常態”,目的是“脅迫臺灣、脅迫國際社會”。他倒打一耙指責中方對佩洛西的反應是在“制造危機”,還自作聰明狀稱“美國不會上當”。卡爾揚言,現在對美國來說最重要的是,確保中方明白美軍將繼續在臺灣海峽行動,未來幾周內將在那里進行“航行自由”行動。
退役海軍上校、經士智庫國際軍事行動法研究中心主任田士臣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美軍方炒作通過臺灣海峽既試圖給“臺獨”勢力撐腰打氣,也想通過刷存在感向盟友表達所謂的“安全承諾”。
目前不確定的是,美軍將保持常態化通過臺灣海峽,還是會故意制造一些花樣以展示其在該地區的“強勢存在”。最大的懸念在于其是否會仿效1996年“臺海危機”時“尼米茲”號航母直接穿越臺海的先例。9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不能絕對排除美國派航母穿越臺灣海峽的可能性,但概率偏低。一名匿名美國問題專家表示,與佩洛西竄臺不同,派遣航母將是拜登政府的決定,如果這樣做,將是嚴重挑釁,勢必進一步加劇中美對抗。
解放軍每天演訓側重都不同
9日,東部戰區繼續在臺島周邊一海空域組織實戰化聯合演訓,戰區海軍出動驅護艦,戰區空軍出動預警機、殲擊機、加油機、干擾機等多批多型戰機,重點演練制空作戰、空中加油、對海支援等課目,錘煉復雜電磁環境下聯合封控能力。東部戰區公布的畫面顯示,此次演訓出動了運油-20。美國《華爾街日報》評論說,演訓展示了解放軍實際上封鎖臺灣的能力,演訓持續的時間尚不清楚。此外,中國海事局9日發布航行警告稱,黃海南部11日至13日將進行實彈射擊。
島內媒體注意到,從4日開始,解放軍每天演訓的側重都不同。4日是“精確打擊”“區域拒止能力”“遠程火力及常導火力實彈射擊訓練”等,5日是“制空作戰”,6日是“對陸打擊”“對海突擊”,7日是檢驗“聯合火力對地打擊”和“遠距離空中打擊”能力,8日是“聯合反潛”和“對海突擊行動”。
美國彭博社評論說,解放軍的戰略行動給美國帶來更大壓力。在上次“臺海危機”期間,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派出兩個航母編隊進入臺海地區。但如今,拜登面對的是-個擁有世界最大規模海軍和大量反艦導彈的中國。北京方面發出的信息是,華盛頓需要停止加深與臺灣的關系,并恢復過去25年中阻止任何眾議院議長訪臺的外交諒解。
環球時報2022-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