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飛,孫紅梅,沐存芳,周 軍
(江蘇省鹽城環境監測中心,江蘇 鹽城 224002)
揮發性有機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通常是指常溫下沸點在50~260 ℃之間的有機化合物的總稱[1,2],這類化合物具有相對分子量小、沸點低、飽和蒸氣壓高、亨利常數大等特點[3,4]。VOCs在大氣化學變化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一些地區甚至對全球性環境問題有著重要的影響[5],VOCs可與大氣中的NOx、OH自由基等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二次污染物臭氧和有機酸、醛酮類、過氧酰基硝酸酯(PAN)等氧化劑,這些二次污染物進一步反應會得到顆粒態物質光化學煙霧[6,7],而光化學煙霧己經對城市環境和人類的生存構成了嚴重威脅[8]。環境空氣中部分VOCs例如苯系物、鹵代烴還具有顯著的毒效應,能夠直接危害人類健康[9,10]。VOCs來源廣泛,主要有天然源和人為源兩種,人為源又可分為流動源、無組織源和固定污染源三大類[11]。其中固定源主要包括工業生成過程、化石燃料及廢棄物燃燒、石油的存儲和轉運、有機溶劑使用等[12,13]。近年來,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持續加快,由固定污染源排放所產生的VOCs污染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所以開展固定污染源中VOCs監測,對控制大氣污染,分析地區范圍內VOCs濃度、組成、來源和轉化具有主要意義[14]。
目前我國固定污染源中廢氣VOCs監測方法主要為《固定污染源廢氣 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 固相吸附-熱脫附/氣相色譜-質譜法》(HJ 734-2011),查閱相關文獻發現謝倩紅、馮麗萍等對固定污染源中廢氣VOCs的監測做了大量研究工作[15,16],但這些研究均采用了Tenax GR吸附管,在繪制標準曲線時需要先制作校準系列吸附管[17],該方法操作較為繁瑣,且實驗過程中吸附管的消耗量較大。本研究將氣袋進樣器(ENTECH 7032)和熱脫附儀(O.I 4660)通過管路連接,在熱脫附儀端配有進樣口,繪制標準系列曲線時可直接進液體標樣,極大地提高了檢測效率,節約了實驗成本。本文結合鹽城市監測工作實際情況,對《固定污染源廢氣 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 固相吸附-熱脫附/氣相色譜-質譜法》(HJ 734-2011)進行優化,探索了固定污染源廢氣中VOCs監測條件,以期為固定污染源廢氣VOCs的實際監測工作提供參考。
氣相色譜質譜儀(Agilent 8890-5977B);熱脫附儀(O.I 4660);氣袋進樣器(ENTECH 7032);氣袋清洗裝置(FBW-100);氣體稀釋裝置(Entech 4700);氣袋采樣系統(嶗應3012);氣袋(3 L);微量注射器(10 μL)。
甲醇中22種VOCs(2000 mg/L);甲醇中乳酸乙酯和苯甲醛(2000 mg/L);高純氮氣(純度≥99. 999%);高純氦氣(純度≥99. 999%)。
2.2.1 熱脫附條件
(1)干吹流量:30 mL/min;干吹時間:3 min。
(2)吸附管脫附溫度:180 ℃;吸附采樣管脫附時間:3 min;脫附流量:30 mL/min;聚焦冷阱初始溫度:室溫;聚焦冷阱脫附溫度:190 ℃;冷阱脫附時間:0.5 min。
(3)傳輸線溫度:150 ℃。
2.2.2 色譜條件
進樣口溫度:200 ℃;分流比:20∶1;載氣流量:20.0 mL/min。
色譜柱:DB-624;柱長:30 m;內徑:0.25 mm;膜厚:1.40 μm 。
柱溫:35 ℃保持5 min;以5 ℃/min升至80 ℃,以10 ℃/min升至180 ℃,保持1 min;輔助加熱溫度:230 ℃。
2.2.3 質譜條件
離子源:Xtr EI 350;掃描方式:選擇離子掃描(SIM);離子源溫度230 ℃;MS四級桿溫度:150 ℃。
2.3.1 采樣前準備
將3 L氣袋用氣袋清洗裝置(FBW-100)清洗3次后備用,全程空白用氣體稀釋裝置(Entech 4700)充氮氣至氣袋體積的80%備用。
2.3.2 樣品采集與保存
采樣前先檢查采樣系統的密封性,再將清洗過的氣袋安裝在采樣系統真空箱中,打開抽氣泵開始采樣。當氣袋內采樣體積達到氣袋最大容積的80%左右時結束采樣,采樣結束后關閉氣袋閥門,樣品在常溫下避光保存,8 h內分析完畢。
以保留時間和特征離子定性,以外標法定量。
將配制好的標準使用液在分析條件下進樣,經熱脫附色譜分離得到24種VOCs的總離子流圖,詳見圖 1。由于對/間二甲苯無法分離,所測結果為對/間二甲苯之和;乙酸丁酯與環戊酮沸點相近,無法完全分離;鄰二甲苯與苯乙烯沸點相近,也無法完全分離,其他18種組分能夠完全分離。實驗中使用的GC-MS可根據不同組分的特征離子實現定性和定量目的。
分別取甲醇中22種VOCs原液和甲醇中乳酸乙酯與苯甲醛原液,等體積混合配制成濃度為1000 mg/L的標準使用液。用該標準使用液,利用系列稀釋法配制得到濃度依次為5.00、10.0、20.0、50.0、100 mg/L的標準溶液,分別取1.0 μL進樣,得到VOCs含量依次為:5.00、10.0、20.0、50.0、100 ng的系列標準曲線。
1—丙酮;2—異丙醇;3—正己烷;4—乙酸乙酯;5—苯;6—六甲基二硅氧烷;7-—正庚烷;8—3-戊酮;9—甲苯;10,11—乙酸丁酯&環戊酮;12—乳酸乙酯;13—乙苯;14,15—對、間-二甲苯;16—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17,18—鄰二甲苯&苯乙烯;19—2-庚酮;20—苯甲醚;21—1-癸烯;22—苯甲醛;23—2-壬酮;24—1-十二烯
在標準系列濃度范圍內所得24種VOCs的相關系數范圍為:0.9990~0.9999,詳見表1。一般認為標準曲線第一個點的濃度接近儀器檢出限(MDL),配制濃度為5.00 mg/L(5.00 ng)的標樣,連續測定7次,利用公式MDL=s×t(n-1.099)(其中t=3.143)先計算得到各組分的含量檢出限,再用含量檢出限除以氣體進樣體積(300 mL)得到24種VOCs的方法檢出限。24種VOCs方法檢出限范圍為:0.001~0.007 mg/m3,詳見表1。
表1 標準曲線及方法檢出限
取濃度為1000 mg/L的標準使用液,配制得到濃度為30.0 mg/L(0.3C)VOCs含量為30.0 ng和濃度為80.0 mg/L(0.8C)VOCs含量為80.0 ng(C代表標準曲線濃度最高點100 mg/L)的兩個標準樣品,連續測定7次,計算相對標準偏差(RSD),詳見表2。由表2可知,濃度為30.0 mg/L(0.3C)時RSD范圍為:1.89%~13.2%;濃度為80.0 mg/L(0.8C)時RSD范圍為:0.32%~13.0%,結果表明:不論是低濃度等級還是高濃度等級,RSD均小于13.2%,說明該方法精密度良好。
表2 方法精密度與準確度實驗結果
取濃度為1000 mg/L的標準使用液,配制得到濃度為30.0 mg/L(VOCs含量30.0 ng)的空白加標樣品,連續測定7次,計算加標回收率,詳見表2。由表2可知空白加標回收率范圍為:92.0%~112.0%,結果表明該方法準確度良好。
用建立的方法分析了鹽城市某企業污染源廢氣VOCs,同時做實驗室空白實驗,實驗室空白實驗中所有項目都低于檢出限,實際樣品測試結果詳見表3。
表3 實樣測試結果
由表3可知,該樣品中共檢出14種VOCs,其中濃度較高的VOCs有11種,依次為:丙酮0.067 mg/m3、乙酸乙酯0.011 mg/m3、甲苯0.016 mg/m3、乙酸丁酯0.021 mg/m3、乙苯0.042 mg/m3、對、間-二甲苯0.021 mg/m3、鄰二甲苯0.023 mg/m3、2-庚酮0.022 mg/m3、苯甲醚0.023 mg/m3、苯甲醛0.030 mg/m3、2-壬酮0.020 mg/m3。
《固定污染源廢氣 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 固相吸附-熱脫附/氣相色譜-質譜法》(HJ 734-2011)給出了固定污染源中24種VOCs的通用檢測方法,本文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驗室實際情況,建立了一套適合本實驗室的方法。當測定范圍為5.00~100ng時,VOCs各組分的線性關系良好,24種組分相關系數范圍為0.9990~0.9999;當進樣體積為300 mL時24種VOCs的檢出限范圍為0.001~0.007 mg/m3;兩種不同濃度空白加標樣的相對標準偏差(RSD)范圍為0.32%~13.2%;準確度試驗的加標回收率范圍為92.0%~112.0%。用建立的方法分析了鹽城市某企業污染源廢氣VOCs,結果顯示:該樣品中共檢出丙酮、乙酸乙酯、甲苯、乙酸丁酯、乙苯、對/間-二甲苯、鄰二甲苯、2-庚酮、苯甲醚、苯甲醛、2-壬酮等14種VOCs。實驗結果也表明:該方法操作簡單、準確性好,能滿足固定污染源中24種痕量VOCs的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