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惠琴 ,呂曉亮 ,盛桂林 ,張 怡 ,沈迎春 ,于永軍
(1.無錫市錫山區羊尖鎮農業農村局,江蘇無錫 214000;2.無錫市錫山區農業農村局,江蘇無錫 214000;3.江蘇省農藥總站,南京 210036;4.錫山區先鋒家庭農場,江蘇無錫 214000)
二斑葉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是月季上的常見害蟲,屬葉螨科葉螨屬,是世界性害螨,分布范圍廣,二斑葉螨主要從月季植株下部的葉片開始為害,逐漸向上蔓延,具有很強的結網群集特性[1-3]。二斑葉螨多在月季葉背棲息為害,若螨取食葉背的葉肉細胞,成螨以植株幼嫩部位為食[1,4-5]。初期受害葉片葉柄主脈兩側出現大量針頭大小失綠的黃褐色小點,后期出現灰白色或枯黃色的細小斑,嫩葉則皺縮、扭曲、變形。隨著危害加劇,葉片變成灰白色或暗褐色,少數葉片失綠變硬,嚴重影響光合作用,降低月季觀賞價值。截至2018年5月,國內無任何藥劑登記用于防控月季二斑葉螨,生產中盲目用藥、超劑量用藥現象較為普遍。因此,本研究選用螺螨酯、乙螨唑2種農藥單劑對月季二斑葉螨進行室內活性測定和田間藥效防治試驗,探索防治靶標害蟲的適合藥劑,為科學防控月季二斑葉螨提供試驗依據。
二斑葉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無錫先鋒家庭農場。月季品種為‘尼迪婭’(Nydia)。
20%乙螨唑SC,南通泰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40 g/L螺螨酯SC,江蘇龍燈化學有限公司;15%噠螨靈乳油,江蘇克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3.1 對二斑葉螨成蟲室內毒力測定
2018年5月采用噴霧法[6]測定20%乙螨唑懸浮劑、240 g/L螺螨酯懸浮劑對盆栽月季二斑葉螨成蟲活性。首先將二斑葉螨成螨接到月季葉片上,待成螨穩定后計數基數;然后將配制好的藥液按從低劑量到高劑量的順序均勻噴霧,每株2 mL,每處理3次重復,另設空白對照。72 h后調查死活成螨數,計算死亡率,并用DPS軟件計算LC50值。
1.3.2 對二斑葉螨卵的毒力測定
首先將月季葉片打成大小一致的葉碟,背面向上放置在盛有濕潤濾紙的培養皿里,每皿3葉碟,每葉碟接5頭雌成螨產卵,產卵后去除雌成螨并計數卵基數。將乙螨唑配置成18、22.5、27、31.5、35 g a.i./hm2,然后按試驗設計從低劑量到高劑量的順序用POTTER噴霧塔進行噴霧,每處理2 mL,沉降20 s,每處理3葉碟,另設空白對照。于空白對照卵完全孵化時進行調查,記錄孵化卵粒數及未孵化卵粒數,計算卵的孵化率,并用DPS軟件計算EC50值。
田間試驗于2018年于無錫錫山區先鋒家庭農場溫室內進行。于二斑葉螨害蟲始盛期,2018年5月10日和5月15日各施藥一次。施藥劑量如表1所示。試驗操作參照農業部《農藥田間藥效準則》執行。施藥前調查蟲口基數,每個小區隨機標記10片有二斑葉螨危害葉子,調查、記錄10片葉子上二斑葉螨總數。第1次施藥后5、7、10 d各調查1次藥劑處理后標記葉片上的活蟲量。

表1 供試藥劑試驗設計
依據藥前基數和藥后各天存活成蟲數,按下列公式(1)、(2)分別計算各處理區和對照區的蟲口減退率和防效,采用DMRT法測定處理間防效差異顯著性。

室內毒力結果表明,乙螨唑和螺螨酯對二斑葉螨成蟲的LC50值分別為14.152和11.350 mg/L,對照藥劑噠螨靈為11.160 mg/L(表2),表明試驗藥劑的室內毒力略低于對照藥劑。乙螨唑和螺螨酯對二斑葉螨卵的防效較好,EC50值分別為0.019和0.035 mg/L,對照藥劑噠螨靈為4.150 mg/L(表3),則試驗藥劑乙螨唑、螺螨酯對卵的毒力優于對照藥劑。

表2 試驗藥劑對二斑葉螨的活性測定結果

表3 試驗藥劑對二斑葉螨卵的活性測定結果
田間試驗結果表明,20%乙螨唑懸浮劑對月季二斑葉螨速效性一般,藥后5 d,防效為71.98%~77.95%;施藥劑量為30~45 g a.i./hm2時,240 g/L螺螨酯懸浮劑防效超過80%,速效性較好;二者持效期較長,藥后15 d防效均超過88%,且2種藥劑對月季二斑葉螨的防效隨著劑量增加而上升,藥效遠高于對照藥劑15%噠螨靈乳油(表4)。20%乙螨唑在施用劑量為22.5~33.75 g a.i./hm2時,33.75 g a.i./hm2防效最好,但3種劑量間防效差異不顯著;240 g/L螺螨酯在施劑量為30~45 g a.i./hm2時,37.5和45 g a.i./hm2劑量下的藥后7、15 d防效顯著高于30 g a.i./hm2。在總體而言,240 g/L螺螨酯懸浮劑對月季二斑葉螨防效優于20%乙螨唑懸浮劑。

表4 試驗藥劑對月季二斑葉螨的田間防效
月季二斑葉螨是月季常見害蟲之一,吸食植物汁液,嚴重降低月季經濟價值。當前,無任何藥劑登記用于防控月季二斑葉螨,導致生產上亂用藥、超劑量藥效現象較為普遍。螺螨酯是拜耳作物科學公司研制并開發的螺環季酮酸類殺螨劑,可通過抑制害螨的脂肪合成,阻斷其能量代謝而殺死害螨,在二斑葉螨上有較好的防效[4,7-9]。乙螨唑是日本八洲化學公司開發的唑類殺螨劑,能夠抑制螨正常蛻皮過程并具有殺卵活性,對成螨防效較差,目前已有研究證實乙螨唑對山楂葉螨、柑橘全爪螨等有較好的活性[10-12]。本研究通過試驗證明,240 g/L螺螨酯懸浮劑為30~45 g a.i./hm2劑量時,防治月季二斑葉螨速效性與持效性最佳,藥后15 d防效仍達88.99%以上;20%乙螨唑懸浮劑在22.5~37.5 g a.i./hm2劑量時,藥后5 d防效較240 g/L螺螨酯懸浮劑略低,但持效期與前者相當,藥后15 d防效在88.6%以上,與螺螨酯無明顯差異。此研究結果與前人使用螺螨酯和乙螨唑防治山楂葉螨試驗結果一致[11]。因此,建議生產中交替使用螺螨酯和乙螨唑2種藥劑防治月季二斑葉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