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密 來源/中國網(節選)
今年年初,全球貿易延續了2021年的復蘇態勢。然而此后,全球局勢風云突變,導致全球市場供需關系出現明顯波動,國際貿易受到嚴重沖擊。
面對挑戰,中國政府和企業并沒有坐等外部環境復蘇改善,而是積極采取應對措施。5月的進出口總值按美元計價同比增長11.1%,重新回到兩位數;其中出口增長16.9%,進口增長4.1%。應該說,進出口數據的可喜變化體現出中國促貿工作的成果,也與全球經濟形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5月24日,國務院印發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通知,為后續中國對外貿易穩定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支持。33項措施涉及財政、貨幣金融、穩投資促銷費、保糧食能源安全等六類政策,為對外貿易發展創造了更好的環境。
國際貿易是各國發揮其比較優勢,調余補缺的重要方式,其發展水平從來都不是由一個國家所決定的。以出口為例,中國出口的商品,滿足的是海外市場的需求,或來自最終消費者,或來自供應鏈、產業鏈上的下游伙伴。因此,從對出口的影響來看,外部市場需求的變化對一國出口有著首先且重要的影響。伴隨疫情管控措施的逐步退出,全球市場進入持續復蘇階段,經濟活力開始釋放,消費者可支配收入增加,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規模增加,層次也更為豐富。
雖然,各國可以從全球市場選擇進口來源,但中國所具備的供給種類豐富、規模大、周期短、韌性強等特點無疑使得中國企業有能力滿足各種需求。與需求量相對應的另一因素是價格,在未來一段時間,由能源、食品驅動的大宗商品價格仍可能在較長時間影響全球市場的要素成本,推動要素價格保持高位,都有利于中國出口商品的銷售。
新冠肺炎病毒的變異,對于各國都是挑戰。在前期經驗積累的基礎上,中國經濟活力有望在6月之后明顯增強。盡管全球供應鏈依舊遠未回到疫情前的狀態,但新的平衡會因中國市場需求和貿易能力的復蘇而加快形成。從前幾個月的數據來看,中國進口增速明顯較慢,國內市場還有較大恢復空間。如能將33條政策真正落實,不僅可保障今年出口的穩定,更可能通過進出口的協同配合實現中國對外貿易的迭代優化,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加快貿易方式創新,使中國在區域乃至全球供應鏈網絡中扮演更重要的“穩定器”和“驅動機”角色。
文/周密 來源/中國網(節選)
作者:張麗俊

當前,我們處于一個劇烈變革和轉型的時代。小企業經營業務,大企業經營組織,組織發展跟不上業務發展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難題。本書通過對數千家企業的長期研究,揭開了企業保持良性增長的秘密,并提供了一整套幫助企業打天下的營運系統,解答了企業管理者主要關注的問題。
作者:胡浩

如何讓戰略目標不止落在紙面,而是轉化為行動?對于大多數企業而言,戰略管理的難點不僅在于明確要做什么,還在于要想方設法確保做到的比應該做的更多。本書從領導者認知轉變、構建策略性目標管理框架、戰略落地過程管控及領導力技巧提升4個方面給出了系統性解答,讓戰略方案不再束之高閣,讓戰略落地有章可循、卓有成效。
作者:拉姆·查蘭 斯蒂芬·德羅特 詹姆斯·諾埃爾

本書以“領導梯隊模型”模式,將從員工成長為首席執行官的管理歷程劃分為六個領導力發展階段,提出每一階段都要掌握特定的領導技能、時間管理能力和工作理念,并給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