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婷 何少東 | 成都市錦江區東華小學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雙減”政策,結合學校注重細節教育的“尚小教育”文化定位,規范辦學行為,增強教學效益,促進學校內涵發展,成都市錦江區東華小學以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為突破口,以“尚小管理”為抓手,以課堂教學改革為主陣地,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雙減”長效工作機制,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系,形成家校社共育生態格局,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學校組織全體教師召開“雙減”政策工作布置會,嚴格落實“5+2”課后服務模式的具體要求。在以作業輔導、閱讀指導為重點的基礎服務的同時,開設了“閱讀與生活”“藝術與審美”“運動與健康”“科學與技術”“數學與思維”五大主題的課外提升課程。學校共開設了20多項社團課程,為學生個性化發展助力。
同時,學校結合“尚小教育”的文化定位和“精準施教”的教學思想制定《成都市錦江區東華小學作業“六精”要求》。一是作業內容精準,提倡布置有利于學生創造性學習、能力提升和實踐操作的作業;二是作業難易精適,提倡分層布置作業;三是作業形式精彩,讓學生在精彩紛呈的作業中體驗成功與快樂;四是作業總量精當,小學一二年級不得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小學3—6年級書面家庭作業量不得超過60分鐘,節假日學生每天的書面作業總量不得高于平時作業量的要求;五是作業批改精心,作業批改要及時、認真、規范,做到“凡練必收、凡收必批、凡錯必糾”;六是作業管理精細,實行作業設計提交審核制度,作業設計納入年級學科集體備課項目,加強備課組內的作業設計交流,同時要求不布置需要家長完成或批改的作業,并落實作業公示制度,定期開展優秀作業展評活動。
為提高教師專業素質,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學校秉承“小善育大德,平凡育非凡”的辦學理念和“尚小教育”的文化定位,制訂了以“始于本真、止于至善”為主題的教師研修計劃。從研、讀、寫、說四個維度致力于培養教師立足真實,以求真為導向,注重細節,追求盡善完美的研修精神。組建“教師成長共同體”,喚醒教師內驅力,增強教師科研意識,提高教師科研水平。
同時,建立“學業成長+”的多元評價方式,給學生的全面成長鋪路?!半p減”背景下,教師要轉變評價觀念,改革單一的成績評價方式。在關注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還要重視學生小善習慣、細小體練、細小勞動、小實踐、小創新等綜合素養的培養。采用“學業成長+”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多元評價,相信多一把尺子,就會多一個愛學習、有個性、充滿自信的孩子。
線上宣傳提高育人素養。學校以微信公眾號為載體,開設了“善語信箱”,從家庭課外閱讀、家庭勞動教育、有效親子溝通、新冠疫情防控等方面對家長進行指導,解答家長的疑惑,促進家長育人核心素養的提升。
線下培訓提升家校合力。學校成立FSC家校社聯盟,開展“父母成長營”家校共育課堂,邀請家庭教育專家,開展專題講座。學校開設“家長課堂”。家長自愿報名承擔對學生進行勞動技能、生活技能、職業體驗等方面的培訓。針對家庭教育困惑進行問卷調查,提煉出家長比較關心的議題,開展FSC聯盟系列活動之家長沙龍。
同時,學校致力于實現“營造共育場域、提升共育素養、提高陪伴質量、構建和諧社區”四維目標,精心挑選適合學生和家長閱讀的書籍,與有悠久藏書歷史的皇經樓社區攜手共建“經樓書閣”,開設黨員教師志愿服務崗、家長志愿服務崗、少先隊員志愿服務崗,旨在孕育書香社區,收獲愛與智慧。
“雙減”讓孩子有了更多的時間親近大自然,描繪大自然,感受生活,塑造健全人格,也減輕了家長的負擔。學校力爭確?!半p減”政策和“五項管理”工作的落實到位,讓孩子們的小學生活充滿陽光與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