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杰
(河南能源焦煤公司趙固二礦,河南 新鄉 453600)
趙固二礦西膠帶大巷埋深740~820 m,屬于深部埋深巷道,巷道圍巖的性質主要是砂質泥巖、炭質泥巖及泥質膠結等,表現出松軟破碎特點,整體呈現出承載性能較差的特點。巷道原支護采用的是錨網索噴支護,巷道多數地段在施工不到15 d均出現了明顯的變形,在很多部位變形量超過了1 400 mm,給巷道維護工作帶來了較大的難度,在嚴重影響到巷道整體使用的地段進行了多次返修,返修后巷道仍舊處于不穩定狀態,給礦井西部煤炭資源的開采帶來了較大的影響。
為了更為精準地掌握西膠帶大巷變形破壞機理,對巷道變形破壞情況進行了現場勘查,得到了巷道變形破壞特征如下。
從西膠帶大巷現場開拓情況來看,在巷道掘進過程中,出現了明顯的整體破壞情況,頂板破裂的圍巖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大面積垮塌的情況明顯,如圖1所示。

圖1 巷道整體變形破壞嚴重
通過現場勘查來看,雖然部分巷道未出現巷道整體坍塌的情況,但是頂板下沉量非常大,根據勘查表明,巷道頂板下沉量平均達到了320 mm,最大的位置超過了500 mm,且表現出明顯的蠕變變形,巷道整體圍巖變形持續時間非常長。巷道頂板下沉如圖2所示。
巷道底板鼓起量較大是西膠帶大巷又一明顯特點,通過現場勘查,巷道底板鼓起量平均超過了400 mm,最大位置超過了620 mm,巷道底板鋪設的軌道在很多地段整體被掀翻,已經不能正常使用。同時,通過現場勘查發現,巷道兩幫的下部和底板兩個底角的位置,出現了明顯的雨水膨脹的情況,進一步加劇了巷道底板的變形,如圖3所示。

圖2 巷道頂板下沉明顯

圖3 巷道底板隆起明顯
巷道兩幫整體出現了明顯收斂,根據現場勘查發現,巷道兩幫整體的收斂量平均超過了350 mm,最大收斂量接近500 mm,兩幫嚴重的內擠,不僅影響到巷道正常的通行,同時也給巷道通風等方面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如圖4所示。

圖4 巷道兩幫收斂明顯
此外,從現場勘查情況來看,巷道錨桿、錨索外移的情況較多,這表明錨桿、錨索在圍巖變形過程中出現了被拉斷的情況,整體的支護已經失效,如圖5所示。

圖5 錨桿支護失效圖
為了更加深入地掌握圍巖變形破壞的原因,選擇使用X射線衍射的方式對現場圍巖取得的巖樣進行分析,選擇使用的儀器是D/Max-3A型X射線衍射儀,具體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從巷道圍巖巖性定量分析情況來看,巷道整體包含的膨脹型軟巖成分較高,且從巖石整體的組成情況來看,巷道圍巖整體巖性較差,承載強度極限強度較低,容易出現大變形破壞的情況。

表1 巷道圍巖巖性成分分析 單位:%
根據西膠帶大巷所處位置的地質資料表明,巷道埋深平均達到了780 m,整體的垂直應力非常大,且通過現場對巷道所處位置地應力進行測試表明,垂直主應力為28.5 MPa,最大水平主應力為30.8 MPa,最小水平主應力為18.2 MPa,測壓系數達到1.4,巷道整體所受的地應力非常大。在如此大的地應力作用下,巷道圍巖巖性又相對較差,在高應力作用下,已經表現出明顯的高應力軟巖的特征。
為了掌握巷道圍巖整體變形破壞的范圍,設計使用聲波法對巷道2個位置的圍巖松動圈的厚度進行了測定,如圖6所示。

圖6 巷道圍巖松動圈范圍
從圖6可知,巷道圍巖整體的松動圈的范圍較大,為1.8~2.5 m,按照巷道圍巖松動圈的范圍來分析,屬于大松動圈巷道。
通過對巷道變形破壞特征和導致變形破壞的機理進行分析,本次返修設計提出了巷道初次支護采用柔性“固”,在此基礎上給巷道一定的變形破壞的空間,引導巷道釋放內部積聚的高能量;最后,采用高強度“抗”的方式,形成“剛柔并濟、耦合支護”的總體返修支護方案。
首先,設計采用“錨網索噴”支護的方式,在巷道內形成第一道主動支護結構,對巷道圍巖的力學性能進行完善與加固,最大限度保證巷道圍巖的完整性,將圍巖的自承能力發揮到最佳,在經過了初期的加固之后,給巷道留有一定變形空間,允許巷道有一定的變形,實現有效讓壓,釋放巷道內部高能量。最后,實現對巷道變形整體的“抗”,通過在巷道內形成高剛度、高強度鋼筋混凝土殼體結構的形式全面實現對巷道變形的整體限制,確保巷道穩定。
1)初期錨網索噴支護設計方案。錨桿支護設計參數為:φ22 mm×2 500 mm,間排距為700 mm。幫錨索支護參數為:φ17.8 mm×4 300 mm,間排距為1 400 mm。其中設計錨桿的預緊力均為65 kN,錨索的預緊力均為75 kN。鋼筋網參數為φ6 mm,網格大小為100 mm×100 mm,初噴設計為C20混凝土,厚度控制在50 mm左右,復噴仍采用C20混凝土,厚度控制在60 mm左右。
2)中期預留變形量設計。本次支護留設的給巷道變形的空間為200 mm左右。
3)全斷面封閉格柵拱架鋼筋混凝土支護設計。格柵拱架的斷面為350 mm×200 mm,間距為700 mm,主筋為縱筋,根數為6根,參數為φ22 mm。箍筋選擇使用為圓鋼,參數為φ12 mm,間距設計為200 mm。在拱架架設好之后,進行鋼筋網全面鋪網,通過使用鋼絲進行全面的綁扎,形成一個支護整體。在全部工作完成后,進行混凝土澆筑,通過泵送的方式進入澆筑,混凝土澆筑的厚度在400 mm左右,強度等級可達到C50。具體支護結構如圖7所示。

圖7 返修支護方案效果圖
為了驗證本次返修后支護效果,選擇使用十字布點法對巷道圍巖變形情況進行了監測分析,通過觀測,得到了巷道圍巖變形曲線,如圖8所示。

圖8 返修后巷道圍巖變形曲線圖
從圖8可以看出,巷道在選擇使用新支護方案后,整體的巷道圍巖穩定性得到了較好的控制,頂底板最大的移近量接近120 mm,兩幫的相對移近量接近80 mm。這說明新支護方案在控制巷道圍巖穩定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大量深部煤炭資源開采實踐表明,在深部巷道支護時,其相對于傳統巷道支護方式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通過設計預留變形空間的方式,可取得較好的泄壓承載效果。影響深部巷道圍巖穩定性的因素相對較為復雜,在進行巷道支護時,須綜合考慮,實現對巷道圍巖穩定的整體性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