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亮,譙銀萍
(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00)
自從2015年國家放開計量校準等經營服務費,取消強制檢定收費以來,該行業逐步邁向市場化。提供此類服務的事業單位,為了提升自身市場核心競爭力,需要注重人才吸引和培養,歸根結底需要有效、科學的薪酬管理作為有利的支持與保障。
薪酬管理就是對單位員工進行薪資方案的調整,從而形成完善有效的薪酬管理體系,在薪資方案調整的過程中,單位需要結合員工勞動情況,與其進行溝通,并進行薪酬方案的相應調整。
薪酬管理是針對單位的薪酬戰略、薪酬制度、薪酬功能等方面的確定、控制和調整的過程,科學高效的薪酬管理能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確保工作協調穩步推進。其特有的補償作用,使員工的勞動與回報成正比,從根本上調動了員工的工作熱情,使其能夠更好地為單位工作,創造更高的效益。因此,在人力資源管理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關系著單位目標的實現,對單位戰略的達成具有十分緊密的關系。
檢測校準行業是檢驗檢測機構接受政府監管機構、生產商或產品用戶的委托,通過專業技術手段及儀器設備,在相應標準及技術規范等條件下,對鑒定的樣品質量、安全、性能、環保等方面指標進行檢驗檢測并出具檢驗檢測報告,從而評定是否符合政府、行業和用戶在質量、安全、性能等方面的標準和要求。檢測校準行業具有生產性服務業、高技術服務業和科技服務業的特征,行業受到國家產業政策的重點支持。本文以G單位在標準化模式下的薪酬管理作為研究對象。
G單位是公益二類科研事業單位,是集法定計量技術機構、第三方檢測與校準機構、測試技術與標準研究機構三位一體的國家級綜合性研究院,面向全社會企事業單位提供計量檢定校準、產品檢驗檢測、工程測試與評價等技術服務,為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和技術創新提供服務;受政府委托承擔計量檢定、計量比對、產品抽檢、型式評價等法制計量工作,為政府履行市場監督職能,依法科學行政提供技術支撐。通過對具有行業代表性的G單位進行研究,發現其在薪酬管理中存在以下問題。
薪酬體系應適應現階段單位的戰略目標和發展需要,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外部環境的變化,原來制定的薪酬體系已經不能很好地體現單位戰略目標,在某些方面甚至阻礙了單位進一步發展。比如G單位由于業務快速增長,為了充分發揮職工的能動性,施行了同業績直接掛鉤的激勵政策,讓單位在較短的時間內快速占領了有利地位。單位將獲得的大部分收入,通過工資的形式反饋給作出貢獻的職工,導致了人力成本的攀升。但隨著單位不斷發展,單位原來的薪酬制度的弊端開始顯現,薪酬體系的公平問題逐步暴露,導致新老職工的收入差距明顯,同時由于人力成本居高不下,導致在下一步通過增加職工收入方式進行激勵的力度相當有限。
在薪酬管理還沒有形成標準化的管理模式時,容易出現考慮不全的情況。G單位薪酬的管理偏重于投入和產出的比例,沒有建立起有利于單位長期發展的薪酬管理機制,由于缺乏對單位長期性發展的考量,不利于進一步激發職工的工作熱情;沒有系統地考量職工的發展,不能對能力突出的優秀職工提供有效的晉升空間;專業技術崗位的職業發展通道不清晰,管理崗位傳統行政思想嚴重,沒有清晰地明確職工的發展方向,解決好能上能下問題,阻礙了職工主動性的發揮。
體制內單位的薪酬管理主要是按照級別來區分薪酬,對崗位職能方面的考慮較為欠缺。同級別不同崗位的薪酬差別不大,沒有很好地體現出不同崗位的功能以及職責的重要性。同類職工中,不同學歷層次、不同職稱之間的薪酬區別沒有得到很好地體現,存在一定程度的平均主義,導致某些崗位的晉升空間相當有限,職工對薪酬調整的預期不足,由此產生的激勵效果不明顯,對單位整體發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職工的薪酬上調相對容易,但下調薪酬比較困難。單位在快速發展的階段,常會采取激勵程度較高的薪酬分配方式,一旦發展受阻或出現負增長時,單位會承受較大的成本負擔,其中人力成本是單位一項重要的成本。單位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和人員費占比等方面情況,容易導致單位尋求在短時間內減低人力成本,單位的薪酬體系缺乏同本行業其他單位的對比,造成新進職工低于同行業,而單位內部的老職工因其歷史貢獻等原因,形成老職工比同行業水平高的二元薪酬體制。
基層員工在單位中的人數占比最大,他們的積極性、創造力、能動性以及歸屬感大部分源于績效薪酬的激勵。如果在薪酬方案的設計、分配過程中,僅僅考慮年資較高或管理層人員的利益,將會出現不公平性,欠妥且不全面的績效分配會導致單位的工作開展不順,職工工作積極性降低,質量難以保障,最終導致整個單位的工作氛圍欠佳。
單位的性質、組織構架各有不同,但有效的薪酬管理方向與單位的戰略發展目標進行結合,是所有管理者的共識。事業單位不僅有營業創收的目的,更有培養輸送人才、技術研發等社會責任。因此,在給予職工優厚薪酬的同時,還應該塑造優秀的社會形象,創造卓越的科研地位。因此,人力資源薪酬管理戰略目標的制定,都必須以單位的發展現狀為基礎,最終使單位不斷增強競爭力,獲得長效和健康的發展。
績效考核是人力資管薪酬管理非常重要的部分。在開展績效考核工作中,一個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薪酬管理方案,可以讓績效考核開展得更加順利,通過更加具體化和條例化的方式,使得薪酬管理更具操作性和高效性。事業單位人力資源薪酬管理方案的制定,應當以單位的實際發展現狀為基礎以及單位長期戰略為目標,結合國家政策法規、行業標準、財務會計管理制度等法規制度的規定,充分了解同行業、同地區的發展情況,客觀科學地制定以按勞分配為基礎的、符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人力資源薪酬管理方案,如圖1所示。
從圖1可以看出,人力資源薪酬方案既包括一線技術崗位,也涵蓋更高一級的管理崗位。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則,通過上年度的收入總量來確定下年度技術崗位工資總量。技術崗位工資總量的確定需要考慮對校準技術行業的自身特點、單位的發展階段以及本地區、本行業的收入水平進行綜合考量。在進行二次分配的時候強調了與崗位的關聯性,一是要突出核心崗位、重要崗位、特殊崗位,對這些崗位,在薪酬分配時要進行適當的傾斜,特別是技術核心崗位,此類崗位上的職工對單位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務必確保待遇上的保障;二是單位其他崗位同技術崗位薪酬掛鉤,將單位的全體職工看為一個整體,通過將其他崗位的收入同技術崗位掛鉤、技術崗工資總量同單位的效益掛鉤,讓單位所有崗位同單位的效益掛鉤,從而實現單位的穩步發展,帶動個人收入持續增長,更好地激發大家的工作動力;三是同類崗位上要合理區分績效優秀者和績效平平者,讓績效優秀的員工感受到更多的獲得感,強化導向作用,將單位組織戰略落到實處。

圖1 G事業單位人力資源薪酬管理方案
人力資源績效考評機制是人力資源薪酬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人力資源管理水平高的單位,其績效考評機制一定是較為完善的。因此人力資源績效考評機制的制定和完善,應當以實際發展現狀為基礎,結合各個崗位所要求的技能、知識、工作的壓力、工作責任以及工作復雜程度等要素進行科學評估的結果,確定各個崗位的價值屬性,以此作為支出薪酬的標準,確保單位內部薪酬的公平性?,F圍繞圖2中的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3.3.1 主營業務
創收是盈利單位所追求的單位戰略目標之一,目前G單位的主營業務有計量檢定校準、產品檢驗檢測、工程測試與評價等技術服務。通過明確主營業務在考核指標體系中的占比,強化創收對單位薪酬分配的決定性作用,將市場競爭的壓力轉化為推動創收工作的動力,從而實現同職工個人薪酬密切相關。
3.3.2 科研能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蒲心芰褪莿撔履芰Φ挠辛w現,為了確保在激烈的競爭下生存,G單位在主營業務范圍外,應注重科研能力的提升,在考核指標體系中,將科研能力放在僅次于主營業務之后,突出科研能力對主營業務的支撐作用,將對未來發展和同當下單位工作有機結合,將未來發展同現在的職工薪酬相統一。

圖2 檢測校準技術行業G事業單位薪酬考核指標體系
3.3.3 行政管理
G單位為公益二類科研事業單位,對標對表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開展工作,承擔了大量的行政管理等事務性工作。“開源”的同時,還要做好“節流”工作,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讓單位的管理更加制度化、規范化既是客觀要求,也是自身的需要。通過進一步優化資金預算進度、完善制度建設、完成審計整改、做好安全生產和保密工作等確保單位平穩有序運行,保障職工薪酬的穩定。
3.3.4 培訓提升
人是價值創造過程中最為主動的因素,G單位應將職工看作“利潤中心”,通過思政學習、廉政教育、技能大賽、繼續教育等方式提升職工核心競爭力,讓職工技能、行為和態度能夠契合單位發展的需要,將培訓指標納入薪酬考核指標體系,強調職工通過培訓的提升對單位利潤實現所作出的重要貢獻。
另外,類似于G單位的事業單位需要設置專門的部門,開展人力資源薪酬績效考評工作??荚u部門需要相對獨立,同時又需要同其他部門的交流保持暢通,多渠道收集職工的反饋信息,充分聽取各部門和職工的意見和建議,圍繞崗位工作內容,不斷完善人力資源薪酬績效考核機制。將修改后的人力資源薪酬考核內容,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指導部門及職工的日常工作和能力提升。對人力資源薪酬考核機制中面臨的新問題和以前存在的疑難雜癥,應及時改進,不斷優化,確保單位人力資源薪酬績效考評機制的健全和完善,保障單位健康地、持續地發展。
當前我國的檢測校準行業正處于飛速發展和變革的階段,市場競爭力巨大。為了更好地完成新時代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事業單位必須更加重視人力資源管理,發揮好薪酬管理對戰略目標的支撐作用,從而進一步激發職工工作的積極性,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