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食品與健康》主編 全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健康管理師天津市衛計委科普專家庫入庫成員
盛夏時節,可能大多數人會感覺不舒服,尤其是老年人,以下幾點也許對您有所幫助。
夏季因汗液散失、代謝提高,飲水量應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的1 500~1 700 毫升的基礎上適當增加200 毫升。如因通勤、購物等需要,在戶外長時間逗留的朋友,則還應再增加一些。不建議用濃茶、咖啡作為補水飲品,咖啡因有利尿作用,會減少水分在身體內的停留時間。因純凈水不含礦物質,不建議在夏季經常飲用,大量飲用甚至會引發低鈉血癥。因汗液中含有大量電解質,因此可用綠豆湯、運動功能飲料、淡菊花茶、淡蜂蜜鹽水、少糖熬制的酸梅湯等補水。老年人應做飲水記錄,并熟悉掌握常用水杯的容積,以保證每日水分攝入充足。
夏季氣溫高,全國各地普遍雨水較多,因此外部“濕邪”較重。無論冬夏,當空氣相對濕度維持在50%左右時,人體會感覺很舒適。而較高的環境濕度則會與高溫攜手,增加機體患病的可能性。空氣的相對濕度決定了水從皮膚蒸發的速度。當濕度較高時,汗液無法順利蒸發,體溫不能保持相對穩定,憋悶感將會十分明顯,情況嚴重的則會導致中暑。此外,在南方地區,由于床上用品、貼身衣服很難晾曬至干透,給微生物提供了適宜的生存環境,也很容易引發過敏性疾病和皮膚病。您可以在天氣晴好的時候晾曬枕頭、床單。有條件的家庭可以購買使用除濕機、衣物烘干機。
古人農事繁忙,夏日勞作耗費體力,上蒸下烤,自然會出現種種不適。現代人的生活則發生了巨大變化,尤其是對都市人而言,我們有種種便利條件可以躲避酷暑。而因為戶外溫度較高,人們自然減少了戶外運動和接受光照的機會。
建議您在早上八點鐘以前,下午五點鐘以后適度進行戶外活動,如健步走、騎自行車等,也可以在通勤路上用步行替代乘車,以增加身體消耗。建議適度裸露小腿、小臂,并不涂防曬霜,接受光照。每次戶外活動以半小時為宜,全天接受陽光照射的時間以一個小時以內為好。光照除可以增加人體維生素D 的合成量,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提高骨骼健康水平,還能刺激血清素、褪黑素的正常分泌,消除無力感,建立良好的睡眠周期,并幫助穩定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