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高空跌落,環境因素是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比如不安全的兒童產品或設施,高層住戶的飄窗、落地窗,未安裝防護欄的屋頂、陽臺或樓梯,不安全的游戲場所等等,都有可能導致幼兒跌落。
注意事項:
告訴孩子,動畫片里演的飛行場景都是虛假的,不能模仿;不要把孩子單獨反鎖在家里,無論孩子是醒著還是睡著。
給玻璃窗或者紗窗裝安全鎖;不要抱著孩子靠在窗邊或者陽臺邊和樓下的親朋好友打招呼;確保窗戶附近沒有讓孩子攀爬的東西,以免孩子踩著玩耍出意外。
有的時候,孩子只是在乘電梯時亂蹦了幾下,或者只是在扶梯上手腳亂動了幾下,就有可能造成電梯急停或是手腳被扶梯卷入。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應對孩子進行必要的引導和正確的安全教育。
注意事項:
告誡孩子不要獨自一人搭乘電梯。
平日孩子乘電梯的搗蛋行為,父母應及時制止、教育。
一些基本的應急常識要告訴孩子,比如電梯突然停住不動,先按亮每一層電梯的按鈕,以防止電梯突然墜落,引發傷害,之后按緊急呼救鍵或是撥打電梯中的電話求救。當電梯急速下落,要將背部緊靠電梯,然后膝蓋彎曲,腳往外站,最大限度緩沖過大的沖擊。
孩子有很強的模仿欲,看見媽媽打開煤氣灶,也想試一試;看見爸爸使用打火機,覺得有趣,也拿著小紙片點燃,這些舉動都存在燒傷風險。室內消防安全不得掉以輕心,父母應在日常生活點滴中教育孩子,使之明確危險物品種類有哪些。
注意事項:
告誡孩子不玩火,不攜帶火種,不玩打火機、煤氣、電源等;對于未具備獨立操作能力的孩子,要嚴禁他們使用各種火源和熱源。
中國生產出第一臺智能馬桶蓋,據說是在1995年。當事人曾撰文回憶:“1992年,我們一個零件一個零件地拆除、拍照、研究、組裝,在復旦大學等眾多國內名校的學者指導下,1995年終于研發出國內第一臺智能馬桶蓋!”文章寫得很實在,但如果把其中的“研發”改為“仿制”或“制造”,就更準確了。
在灶臺前加一個防護罩,把長鍋柄轉向灶臺的后側,對著墻壁,以防兒童夠著后燙傷。
幫助孩子了解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識,發現火災不得逞能上前滅火,要及時報告大人或直接報警。
讓孩子遠離燒水壺、熱水杯、湯鍋等危險熱源,盡量把它們放到孩子碰不到的地方;如果孩子發生燙傷,一定要第一時間用涼水沖洗,并立即趕往醫院。
孩子天生好動、好奇心強,很多孩子喜歡“探究”家中的各類電器。父母不但要灌輸安全概念,還要定期排查家用電器的安全隱患,以確保暑期孩子在家中的安全。
注意事項:
電源插座最好安裝在孩子摸不到的地方,如果插座位置較低,則可用茶幾、邊柜等小家具遮擋。
不準將手或導電物插進插座孔中;不能用濕手或濕布觸摸電源插頭、插座等。
當電風扇高速運轉時,千萬不能用手或其他物品去觸摸。
對初中生以上的孩子,可告訴孩子如何正確使用家用電器,如在使用微波爐時,不能加熱帶殼(如雞蛋)、帶皮(如玉米)的食物。也不能將加熱時間設置得過長,否則容易燒焦食物。另外,當微波爐啟動后,孩子應與其保持一定的距離。
窗外電閃雷鳴,狂風大作,樹木搖曳,孩子可能因為好奇靠近窗邊觀賞。這時,爸爸媽媽要趕快拉住他。雷雨天不僅在室外要小心,在室內也要防雷電。
注意事項:
雷雨天氣時關好門窗,防止球形雷躥入室內造成危害;應拔掉電話線、電視天線以及音響、空調機等一切可能將雷擊引入室內的電源插頭。
打雷時,不要靠在墻壁邊、門窗邊、陽臺,坐在房間正中央最為安全,但不要停留在電燈正下方,以免在打雷時產生感應電而發生意外。
不要靠近室內金屬設備,如暖氣管道、自來水管、鋼柱等,以防雷電電流經它們躥入人體;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或者其他淋浴設備洗澡。因為雷電有可能會沿著水流襲來。
盡量不要接聽和撥打手機,固定電話也應避免在雷擊時使用;及時關掉煤氣,并時刻注意煤氣是否泄漏。
陌生人來敲門時,可能是收牛奶費、上門推銷的,也有可能是朋友、不認識的親戚,還有可能是敲錯門的。遇上這些情況,獨自在家的孩子該如何應對呢?
注意事項:
教孩子靈活應對。如果來人是送東西的,可以請他先把東西放在門口;如果來人說是檢查煤氣管道的,或者說是父母讓來取東西的,可以與父母通電話確認一下。總之,孩子獨自在家時一定不要放陌生人進門。
教孩子勇敢面對壞人的技巧。一些壞人發現孩子獨自在家時,可能用好聽的話騙孩子開門,或者用兇狠的話嚇唬孩子,孩子千萬不要上當,可大聲喊:“你快走!不走我就報警了!”
父母提高防范意識。想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技巧,父母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