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商艷燕

1
孩子天生具有想象力,他們說出話時常天馬行空,令人嘖嘖稱奇。
兒子給我講過這樣一件事。有一個男孩子和他一起上興趣班,那孩子特別能說,給兒子講了七八個膠水的故事:想和弟弟出去玩,又怕爸爸罵他們,于是就趁爸爸睡著后拿502膠水把爸爸的被子粘了起來,爸爸醒來后從被子里掏了個洞鉆了出來;參加奧運會獲得了冠軍,但是獎杯被502膠水粘在了獎臺上,怎么弄都拿不下來;走在回家的路上,一只腳突然邁不動步子了,原來是踩到了一瓶502膠水,鞋被粘住了;因為自己話太多,爸爸媽媽把他的嘴用502膠水給粘了起來……
兒子那時才七八歲,分不清這些事是真是假。他講得哈哈大笑,我也聽得哈哈大笑。多么富有想象力的孩子,這個孩子的家長一定很包容民主,因為孩子能夠一下子編出這么多故事情節(jié)來,可見家長平時是允許孩子自由表達的,家庭氛圍一定是輕松愉快的。
有一次乘高鐵,車上有個小女孩一直不停地說話。也許是怕吵到其他人,小女孩說話聲音很小。她一直在講一些童話般的話,比如“以前是面包吃我,現(xiàn)在是我吃面包,以前是帽子戴我,現(xiàn)在是我戴帽子……”因為聽著太有趣,我拿出小本一一記下來。
她爸爸大概怕吵到別人,一直竭力攔著孩子:“你歇會兒吧,怎么總說話呢。”而媽媽卻一直很耐心地回應(yīng)著孩子:“哦,原來是這樣啊,還有什么呢?”我在心里暗暗為孩子母親點了贊。這位母親以耐心和愛,保護了孩子金子般的童心。
2
我特別喜歡美國童書作家蘇斯博士的《桑樹街漫游記》。故事主人公是一個叫馬克的小男孩,馬克的爸爸每天都叮囑馬克注意觀察放學路上的情景,并與自己分享。馬克以一雙童真的眼睛看世界,展開自由的想象,向爸爸描述一個個古靈精怪的畫面。每次說完,他爸爸都聲色俱厲地說:“你的眼睛真是尖得出奇。別再編造奇怪的故事給我聽,別把小魚兒說成巨鯨。”
馬克的爸爸想要了解孩子一天的生活,卻沒有真正地走進孩子的世界。在他的眼里,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孩子應(yīng)該把看到的如實說出來,應(yīng)該如實匯報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添油加醋。想想吧,哪個孩子愿意和這樣的大人說說心里話呢?
和爸爸回家說什么呢?這變成了小馬克的苦差事,他不得不想些東西來應(yīng)付爸爸。小馬克走在路上,看到一匹馬,他覺得應(yīng)該換成一匹斑馬,可是斑馬怎么能拉普通的馬車呢?應(yīng)該配一輛黃藍相間的戰(zhàn)車,轟轟隆隆得像打雷才好。接下來,斑馬變成了馴鹿拉著雪橇飛跑,不不,不如變成大象,這還不夠,要有樂隊歡快地穿過大街,警察趕來維持秩序,這簡直是一場歡樂集會啊,于是市長來了,飛機飛過,有中國人,有魔術(shù)師,有長胡子老頭,看吧,原本安安靜靜的桑樹街變成了一場多么聲勢浩大的游行隊伍……
小馬克越想越快活,這么精彩的故事,必須得告訴一個什么人才行。可是他在跑上樓時,聽到了爸爸冷漠的聲音:“你在放學路上都看到了什么?”爸爸把他拉回到了現(xiàn)實那寂靜的房間里,小馬克一下子愣住了,腦子里一片空白。
爸爸追問著:“難道什么都沒看到?沒跟什么人問聲好?也沒有什么讓你興奮,或者讓你的心怦怦直跳?”
而小馬克此時只能結(jié)結(jié)巴巴地說出一句說:“沒有,桑樹街上只有一輛平平常常的馬車。”
這是一個叫人歡樂的故事,也是一個讓人難過的故事。因為小男孩明明那么開心,那么有想象力,可是卻沒有一個愿意傾聽的爸爸。
3
孩子的世界是單純的,美好的,覺得自己不夠勇敢,會夢想自己變成超人,擁有無窮的力量拯救世界;他們搭建城堡,哪怕只是一個小木頭塊,都給它安上眼睛、嘴巴、翅膀,所有的東西在孩子眼中都有生命力,在孩子眼里,他玩的并不是沙子與石頭,而是一個了不起的王國。
假如你的孩子喜歡“胡說”,像大人戲謔的那樣“滿嘴跑火車”時,請好好珍惜這個滔滔不絕與你交談的孩子,好好地傾聽他那些天馬行空的話語,好好保護他那份無與倫比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