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三元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山東 濟南,250014)

胡三元,醫學博士,二級教授、主任醫師?,F任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山東省千佛山醫院)院長,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外科學系主任、山東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衛生部和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山東省醫學領軍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在中國腔鏡技術外科領域特別是肝膽胰脾外科中的創新應用與規范推廣、“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全程化管理”治療肥胖癥與2型糖尿病體系的建立和國產腔鏡手術機器人的研發中做出了突出貢獻。
山東省研究型醫院協會會長;
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副會長;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委員、腹腔鏡內鏡外科學組副組長;
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委員;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微創外科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代謝病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智能裝備技術分會會長;
山東省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
山東省醫師協會腔鏡外科醫師分會主任委員
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10余項科技獎勵。
因為筆者既不是醫學大家,也不是醫學高層次人才,總覺得沒有資格討論青年醫生如何成才問題。但是看到許多年青醫生想成為國家棟梁之才,卻不知道如何做起,作為工作35年的醫生,做了十幾年的院領導,參加過國家獎、中華醫學科技獎、教育部科技獎、省科技獎、科技部課題及國家自然基金課題評審以及國家優青評審專家,覺得有責任和義務分享一下自己的粗淺認識和體會,以期對年青醫生有所裨益。
一、 作為醫生首先要做到是合格的醫生。當一個合格醫生是自我發展的基礎和根本。做不好醫生,其他無從說起。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工作。(1)醫者仁心,做醫生要有慈愛之心,要關心關愛體貼病人,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給病人看病就像對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看病一樣對待。(2)要有高尚的醫德醫風,要遵守職業操守,對病人一視同仁。決不能為自己的私利而損害病人利益。(3)要有精湛的醫術,具備為病人服務的能力。
二、 青年醫生一定要有遠大的理想,執著的追求。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領導全國人民戰勝重重困難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就在于他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醫學生從學校走向醫院工作崗位之后,就要開始謀劃自己的未來發展事業,決不能走到哪算哪,讓人生隨波逐流。機遇只偏愛那些有準備頭腦的人,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無遠慮而必有近憂。如何做一個合格的醫護人員?做一個優秀的醫務工作者?做一個臨床科學家?做一個臨床科學家和教育家?大師?宗師?科主任?院領導?臨床型人才?科研型人才?復合型人才?管理型人才?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取得國家級省級各種人才稱號?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獎勵?……上述各種追求都有具體的要求和條件,要想達到某個目標,就必須先研究其具體內容,掌握其必要條件,并為之奮斗,時刻牢記空想誤國,實干興邦!以獲得青年長江學者稱號為例,要想獲得此殊榮,申請者年齡不能超過38歲,博士學位或高級職稱,要有國家級的課題,如國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和面上項目,發表SCI大于10分以上論文4篇及以上。申報者都是精英,競爭非常激烈,都是優中選優,因此,申報者學術水平會逐年增加。
三、 青年醫生一定要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兒童上學年齡是6歲,小學6年,初中、高中6年,順利考上大學時年齡18歲,學臨床醫學5年,讀3年研究生,4年博士研究生,從小學到獲得臨床醫學博士學位,最短本碩博連讀8年學制,畢業時已26歲,一般情況下博士畢業都到了30歲。由于碩士研究生做基礎研究時間有限,做的研究內容不深,發表的論文影響因子不高,因此碩士研究生獲得國家自然基金青年項目的人少之又少。博士研究生做研究工作時間多,做實驗有扎實的基礎,發表的論文水平較高,獲得國家自然基金青年項目的機會就多。一切順利的話,畢業的第二年(31歲)可獲得國家自然基金青年項目。完成課題項目并發表論文需3~4年時間,轉眼間,年齡已35歲。要想成為小杰青或青年長江,限定時間內可供奮斗的時間就不多了,后3年之內必須再次獲得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并發表高水平論文,才有可能獲得小杰青或青年長江榮譽稱號。
四、 年青醫生參加工作之初,就要選擇好亞專業疾病臨床診治方向,并且臨床研究與其對應的基礎研究方向一致,只有這樣才能把某一疾病的某一個領域搞精、悟深、弄透,才能抓著主線講好一個故事,才能取得較大的成果,才能由此獲得更高的榮譽和學術地位。許多年青醫生急功近利,為了應付晉職稱寫的文章內容非常零散,只為了湊論文數量,不能把這些論文說服支撐一件事情,形不成成果。這里強調早選擇亞專業,并不等于不關注其他疾病的診治,因為人是許多器官形成的整體,年青醫生應知識面廣,要輪轉其他專業,為以后的臨床服務能力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 年青醫生要牢固樹立臨床創新意識、科研意識,使這兩種意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許多醫生對科研理解不正確,一提搞科研想到的就是做基礎研究,培養細胞,養動物,在實驗室工作。這些都是以管窺豹、非常片面的理解。醫學科學研究包括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兩者不能分割。臨床工作中遇到搞不清的診治問題,有時候需要做基礎研究弄清楚其機制、機理,為臨床診治提供依據,更好地對疾病進行診療。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診治的病人是有限的,但如果你發現了某個疾病的發病原因、機理、機制,治療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新策略,并能廣泛傳授給更多的醫護人員,就會造福世界無數的患者,這就是臨床醫生搞研究的意義所在,目的所在。
臨床醫生最大的優勢是做臨床研究。寫個案報告、病例總結、回顧性病例診治分析、綜述等都是做臨床研究,只不過是上述臨床研究的循證醫學證據級別較低而已。高級別的臨床研究就要做隨機對照研究。要想做好臨床研究應建立病例注冊系統、建對列、標本庫、數據庫,要注重申請專利并將其轉化為產品,產學研一體化發展 。
六、 之余工作,年青醫生要講奉獻、講團結、顧大局、識大體。要尊重師長、同事以及下級醫師。要積極融入團隊,合作才能共贏;
之余人生,要有寬大的胸懷,不能只顧個人得失。要站的高,看的遠,廣交益友。做事要堅韌不拔,持之以恒。要有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不能依靠別人,要相信世上沒有救世主,要靠自己,打鐵要靠自身硬。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奮斗勤奮才能成就偉業;
之于生活,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年青醫生除追求事業之外,還要照顧好家庭和父母,要做到常回家看看,事業、家庭皆美滿才是幸福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