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曉洮
(蘭州文理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甘肅 蘭州 730010)
甘肅濕地旅游景觀是一種以生態保護為基礎,對濕地資源進行充分利用的一種方式。濕地旅游景觀可以使原有的自然景觀保持最好的狀態,同時對其中的各種生物品類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為了使游客更好的認識濕地的生態系統,就必須建立起科學、全面、系統的服務基礎設施,對游客進行生態系統的科普教育,使他們充分意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這樣不但可以給游客以良好的引導作用,還能夠帶給游客以豐富的人文環境感受,提高旅游景點的指導性、趣味性。文章以甘肅濕地旅游導視系統為切入點,分析出與甘肅濕地生態環境相符合的,具有當地特色的導視系統。
甘肅濕地游客前往的目的性比較強,在這片具有生物多樣性的濕地中,良好的導視系統設計可以為游客提供最佳的旅游體驗。因此,濕地公園是一個集生態旅游、原始森林探險、科普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休閑勝地。
甘肅濕地景區導視系統的總體設計將多層次的綠色通道與多級驛站連接在一起,其基礎服務設施建設需要考慮到各個方面的要求。據相關統計甘肅省有多個著名國家濕地公園:如甘肅的張掖國家濕地公園,其總面積達到1 347.65 hm2;甘肅的嘉峪關草湖國家濕地公園,其總面積達到3 000 hm2;甘肅的金川金水湖國家濕地公園,其總面積達到236 hm2等等。甘肅濕地旅游景觀導視系統總投入約760萬元,建設標識牌約12 840塊。導視系統主要由標識、標識系統以及導視系統三者組成(如圖1所示),標識和標識系統都是導視系統中的重要一部分,甘肅各個濕地公園導視系統分別是景區信息標識、區域位置引導信息標識、重要節點信息標識、區域公共信息標識。

圖1 導視系統組成圖
甘肅濕地公園內部綠道總長度為83 km,整體交通運輸網是一條完善而又方便的內部交通網絡。同時,在原有的綠道系統基礎上,按需布置濕地驛站,以便于服務整個游園區域內的基礎設施,為游人提供了一些導游及線路導航等業務;同時提供游人觀光電瓶車、觀光自行車以及水上游船換乘服務。根據有關的調研,為方便旅客使用旅游巴士等交通工具,相關景區管理者推出了“綠道一卡通”,讓游客能夠更加方面地進行觀光旅游,享受景區各個驛站的優質服務。
甘肅省是一個相對落后的省份,在濕地旅游規劃的研究上,也缺乏相關的理論基礎,在導視系統規劃上也沒有專業化、科學化的實踐方案,而且在濕地公園的推廣和保護上的投入也十分有限。在前期的各種園林開發中,各類公園中的導視系統發展就表現出各種形態,這些導視系統往往把人們作為一個獨立地存在于園內,其最開始的作用只是簡單的局限于基本使用指示作用,并沒有深入設計研究旅游景觀美化效果,只追求于功能性作用而未考慮到優化景觀的美化、情趣的營造等內涵,并且單個指示之間并沒有過多的內在聯系,由此可見景區導視系統性欠缺嚴重,而且從外觀上來看,形式太過簡單,也比較單調,不利于濕地公園的整體環境,不能成為公園的亮麗風景線。然而,由于導航系統是由多個不同的交叉學科設計而成的,其體系比較復雜,涉及到很多領域,所以,旅游景點的設計者必須將多個領域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系統的分析和研究。
甘肅濕地旅游景觀導視系統設計屬于缺乏系統規劃研究以及設計理念的階段,因此,甘肅濕地旅游景觀導視系統與整體景觀不協調、功能性無法發揮的問題層出不窮。據調查,甘肅濕地旅游景觀導視系統設計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多個方面:①濕地園區內導視系統的實用性未起到實質性作用,存在分類不清楚的情況;②園區內的導視系統設計方式與園內植物景觀并不協調,缺少人與景之間的有效互動設計;③信息導視系統的標準程度還不夠,中間出現了大小不勻、不協調的色彩搭配等情況;④由于缺少人性化設計方面的研究,導致了在某些條件下,信息導視系統的服務不完善,特別是對部分殘疾人、老年人、幼兒等人群起不到作用;⑤景區內的導視系統缺乏管理和維護。在濕地公園內,游客能夠自主、高效地實現自己的相關旅游活動,并在其中享受到一種完美的美學方面的體驗,這是衡量濕地生態環境的重要指標。因此,甘肅濕地公園應當在充分尊重當地空間環境的前提下,積極搜集導視系統方面的相關理論,并對其進行理論上的研究和規劃設計。
導視系統對于甘肅濕地公園的整個旅游項目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是不可或缺的關鍵服務設施,不是單純的解譯景點,它還具備一定的實用性,可以讓游客更好的理解景區,讓游客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靈活選擇自己喜歡的線路以及游玩的速度,同時豐富旅游景點的觀景效果。根據甘肅現有的濕地生態環境、空間的利用程度和游憩的特點,構建具有獨特性的導視系統設計方法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甘肅濕地公園的建設必須以甘肅現有的濕地生態資源為前提,因而,甘肅的濕地景觀最應突出的應該是其自然資源,而甘肅濕地旅游導視系統的精髓就在于要凸顯濕地的特性,因此,在充分發揮甘肅濕地的相關功能性的同時,要滿足不同的生態系統的科譜性知識功能,并和各類型的生態系統的特征相符合等。具體的措施可以是掛科普指示牌,也可以在宣傳單上設置專門介紹甘肅濕地生態環境的相關說明。
甘肅濕地生物景觀中,其植物和動物也與一般的公園有許多不同之處。通常來說,濕地植物景觀是由不同種類的植物組合搭配而成,在景區的標示系統中,應該使用真實的植物圖片和文字來對游客進行展示和描述,以助于游客更加直觀的了解各類植物。
甘肅濕地景區是對外開放的一種類型,它的導視系統主要功能是為游客提供服務。如果一個人處于一個開放的旅游景區空間中,人與人、人與景的互動與溝通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景區內,無論是對旅游中心的反饋,還是旅游景點的溝通標志,都是非常重要的。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增強交流互動的媒體類型日益豐富,旅游景點標識的功能主要表現為信息的時效性,所以除了相關信息標識牌之外,還可以拓展二維碼、交互游戲等各種媒介,加強信息的時效性,同時也不斷提高游客的旅游興趣;在多媒體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園林導視系統的設計還可以適時進行諸如聲學、動態等多種形式的設置,使旅游景點具有真正的科普教育作用。
在現代科技發展的今天,無障礙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各種生理和心理需要,所有的設置都要對人進行服務。在濕地公園的導航標識中,首先要設置多種不同的語言,為各國游客提供方便,使他們可以進行無障礙的游園活動;其次,語音播放設備中也要有各種不同的語言翻譯播報,可以讓一些視力不太好的游客得到更好的服務。
旅游景點的導視系統是每一位管理者和建設者都必須要重視的一種設施,為了提升旅游景點的整體形象和服務品質,必須要“以人為本”,才能讓不同類型的游客對景區的服務滿意,才能有效提升旅游景區的服務質量,改善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
甘肅濕地公園的導視系統還必須考慮到甘肅省當地的風貌特色和文化內涵,它的目標是將景點的整體和區域文化融合在一起,同時還要考慮到它的美感,只有這樣設計出來的導視系統才能真正成為完整的設施。比如張掖國家濕地公園,它是甘肅第一個國家級濕地公園,它的導視系統把甘肅的張掖文化和當地的民風都完美地展現了出來,其入口的標識設計從造型、材質、形狀等方面體現了甘肅張掖的自然古樸之美。
結合人造濕地和水禽而設計出既簡潔又體現生態的標識設計,體現出平實和現代感,符合張掖這個極具歷史性的城市內涵。
甘肅的濕地景觀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個區域,同時也是公共教育的一個重要資源,它生動表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所以在開發的過程中應該堅持保護濕地資源優先的原則,突出動植物和周圍環境的協調性發展。景觀導視系統的設計可以說是最真實的體現游客的情感活動的一種設計,在規劃的時候要兼顧景觀的特點、開發功能和內部資源的保護,要把景觀的功能和作用表現得淋漓盡致,既要讓游客在和諧自然的生態環境中領略到現代的藝術之美,也要讓他們感受到這里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