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佚名 編輯:一沙
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體檢變得越來越普及。最近經常聽到朋友問:甲狀腺結節三級了,會不會是惡性的?乳腺增生會不會變乳腺癌啊?膽囊息肉越長越大,會癌變嗎?……
大家似乎總是會把結節、息肉這些和癌癥關聯起來,一旦發現異常就開始十分焦慮。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盤點關于結節、囊腫、息肉這三種常見問題。
我們常說的“結節”其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影像觀察。局部發炎,組織增生等都可能表現為身上的結節。
● 甲狀腺結節
癥狀:前期無明顯癥狀,結節較大時脖子前方腫大,伴隨著情緒、排便、體重、出汗等異常
惡性風險:多數是良性的,總體上只有 4%~6.5% 是甲狀腺癌
危險信號:邊界不清、低回聲、形狀不規則、沙礫樣(細沙)樣鈣化鈣化、縱橫比 >1
治療方案:一般良性結節定期復查,如果結節較大或惡性結節由專業醫生判斷是否需要進行手術切除
● 乳腺結節
病因:乳腺結節是多種乳腺疾病的表現,如乳腺囊腫、乳腺纖維瘤、乳腺癌等
惡性風險:4%~10% 是惡性腫瘤
危險信號:邊界不清,形態不規則、邊緣毛刺樣、簇狀鈣化、縱橫比 >1
除此之外,肺結節也比較常見。如果有吸煙史、結節大小 ≥ 8 mm、邊界不清、呈磨玻璃狀等情況,建議立即就醫。
無論是哪種結節,最重要都是明確診斷是否惡性,而不是盲目地緩解。特別是報告上有“有毛刺、分界不清,豐富血供”等這些危險描述,需要重點關注。
簡單來說息肉是黏膜表面出現的小肉球,一般喜歡生長在人體的鼻腔、聲帶、腸胃,膽囊,以及子宮等多個部位。有的息肉會出現癌變惡化的情況,如果發現息肉應該及時確認情況。
● 膽囊息肉
癥狀:無明顯癥狀,少數可能會有右上腹疼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
病因:不規律飲食及作息、吸煙、乙肝病毒感染、囊結石及膽囊炎
危險信號:直徑 >1 CM、增長速度快
惡性風險:息肉越大,癌變的風險越高;年齡越大,癌變的可能性越大
● 宮頸息肉
癥狀:大部分無明顯癥狀,少數可能出現經期或同房后出血、白帶增多
危險信號:息肉直徑 ≥ 1cm、有明顯不適癥狀
風險:宮頸息肉有復發可能;有生育需求的女性需要注意
息肉在初期一般不會有明顯的癥狀,大部分是在體檢時發現。雖然多數是良性的,但并不排除癌變的可能,特別是體積大、增長快的息肉。而且息肉一般都有復發的可能,治療后也需要定期檢查。具體會不會癌變、是否需要切除,還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建議根據自己的情況咨詢專業醫生。
首先囊腫不等于腫瘤,腫瘤也不等于癌癥。它是長在人體體表或是內臟中的囊狀包塊,雖然多數為良性,但也有癌變的可能,還是要密切關注它的變化。
● 卵巢囊腫
癥狀:初期無明顯癥狀,增大后出現腹脹、尿頻、便秘、心悸、氣急等;劇烈運動可能會出現腹痛
可能疾病:多囊卵巢綜合征、子宮內膜異位癥、卵巢癌
危險信號:囊腫持續存在或體積增大、出現壓迫感,以及絕經后新出現的卵巢囊腫多為惡性
危害:可能導致不孕、月經失調
● 肝囊腫
癥狀:初期無明顯癥狀,體積增大時出現右上腹不適、腹脹、腹部鈍痛及腹部包塊
病因:多為先天性原因所導致,小部分肝囊腫由創傷和炎癥所致
惡性風險:一般不會癌變,但如果較大會壓迫鄰近器官
危險信號:大小>5cm 且生長速度較快,囊腫位置距離肝臟邊緣近
很多人覺得囊腫和腫瘤兩個詞看起來很相似,就感覺自己得了“絕癥”。囊腫其實是身體中很常見的一種腫塊,不僅僅是體內器官會有,皮膚、手、足都有可能會長囊腫。但對于囊腫的大小,癥狀,惡變風險,這三點需要重點關注。
如果發現囊腫,建議第一時間問問醫生。把自己的情況和檢查報告給醫生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