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12月9日至12月20日,南向資金呈波動下降趨勢,從成交額來看,滬港股通合計成交金額132.86億元,深港股通合計成交金額113.62億元。
港股通前十大活躍成交股包括美團-W(03690)、碧桂園服務(06098)、友邦保險(01299)、華虹半導體(01347)、恒生中國企業(02828)、比亞迪股份(01211)、中芯國際(00981)、旭輝控股集團(00884)、碧桂園(02007)、三葉草生物-B(02197)。
資金凈買入最多的標的是美團-W(03690),金額達19.50億元。公司三季度業績超預期,各業務向好,或是資金買入的重要原因。
公司今年三季度利潤端超預期,總收入達626.2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20%,環比增長22.90%,高于市場一致預期0.40%。受益于7-8月疫情后業務恢復良好。2022三季度公司核心本地商業收入實現24.6%的同比增長,收入增速環比明顯改善;新業務板塊收入保持強勁,同比增長39.7%。得益于核心商業板塊用戶補貼減少、訂單結構優化以及新業務有效的成本控制,期間公司經調整凈利潤由去年同期的55.30億人民幣虧損轉至盈利35.30億元人民幣,連續兩個季度實現盈利,大幅超出市場預期320.60%,經調整凈利潤率環比提升1.60個百分點至5.60%。
公司各大業務線不斷拓展,仍舊未達天花板。美團主要業務外賣及到店酒旅,我國居民餐飲消費依舊處于后疫情時代的上升通道,預計未來三年餐飲行業保持年化7%~10%的增速。到店綜合、線上酒店預定等業務線上滲透率呈現出逐年遞增趨勢,表明美團主要業務仍未達到天花板。
同時,公司新業務虧損率持續優化,優選品牌定位升級。今年三季度公司新業務分部收入同比增長39.70%至162.9億元人民幣,經營虧損為67.70億人民幣,相比二季度虧損67.9億人民幣基本持平,經營虧損率環比改善6.40個百分點至41.60%,主要得益于零售業務及其他新業務經營效率提升。期內,美團優選由于業務規模恢復及夏季冷鏈迭代投入虧損環比小幅提升至約57億人民幣(二季度為54億人民幣),美團買菜保持強勁增長,季度GTV同比提升近80%。10月美團優選品牌定位升級為“明日達超市”,與閃購及買菜的即時零售定位形成互補,目前已覆蓋近3000個市縣。機構認為隨著供應鏈及物流能力的持續改進,新業務長期高質量發展趨勢確定性進一步增強,虧損率有望持續改善。
整體港股走勢上,近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透露對明年的經濟政策定調,港股市場出現“買入預期,賣出事實”的行情,但總體獲利壓力不算太大。
行業投資方向上,去年以來,教培、地產、游戲、平臺經濟、電子煙是政策主要整頓的行業,但今年以來政策有轉向跡象,預示一系列的行業監管及整頓已屆尾聲,例如游戲版號已開始重發;電子煙監管細則落地;出臺支持房地產供需兩端的政策,包括極具震撼力的金融16條及恢復房地產股權融資等。接下來,預期教培或平臺經濟有望吹政策暖風。


上周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均提及教育,綱要指出要提升教育服務質量,健全國民教育體系,促進教育公平。并提及完善職業技術教育和培訓體系,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鼓勵社會力量提供多樣化教育服務,支持和規范民辦教育發展,全面規范校外教育培訓行為。港股教育板塊連日大漲且成交金額明顯增加。
此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亦指出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平臺經濟所雇用的員工達十萬甚至百萬人,在吸納青年就業方面發揮出巨大的作用,穩住平臺經濟背后就是穩住就業市場,料后續針對平臺經濟的政策會變得更為友好。中泰國際表示,會議提及要在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這或對阿里巴巴-SW(09988.HK)最為有利,公司的云業務、電子支付、電商早已打出國際,加上一直困擾公司的退市壓力已被大幅消除,阿里是大型平臺企業中最具修復潛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