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國家首次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概念,創新創業成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力。在這一重大發展戰略的指導下,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在高等職業教育領域提出了完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結合專業教育推進教學改革深化,從而創新人才培養目標,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提供新的動能
。高職院校服務地方發展,要承擔起培養新型人才的使命,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培養出專業素質扎實且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素質、高技能創新型專業人才
。文章以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為例,提出“專創融合”背景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策略,為創新創業教育和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的融合發展提供參考。
以上幾方面是筆者在臨床帶教的幾點體會,應不斷提高臨床帶教質量,注意培養醫學上臨床操作能力。總之,在臨床教學中,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學生的興趣及主觀能動性,注重教書育人,提高臨床帶教的質量和教學效果,為醫學生將來工作打下基礎。
目前創新創業教育在頂層設計層面的規劃缺乏系統性,嚴重制約了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由于制定的政策不明確,針對性、實效性、操作性不明晰,導致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和進行雙創實踐的學生沒有準則可循,嚴重影響了實施性和積極性。這種不明晰的現象還出現在院校內部缺乏統一的創新創業教育管理部門。目前在高職院校中,參與創新創業教育的協同管理部門很多,包括教務處、學工處、科技處、就業處、團委等
。有些院校雖然設立了專門的創新創業管理中心,但實際操作中仍涉及多部門共同管理的情況,導致職能管理定位不明。
從當前高職院校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定位和實踐情況來看,不少院校將創新創業教育的關注點放在創新創業競賽上,其實施的教育內容和關注的訓練重點往往圍繞著競賽內容和需求展開。而大部分創新創業競賽的考核點,卻與學生實際的專業技能需求和今后的職業崗位需求沒有太多聯系,甚至存在嚴重脫節的情況。有些學院也會把創新創業教育作為單純推動學生就業和完成學生創業收益指標的方法,其關注的重點往往是引導學生快速完成公司創建,開展商業經營,但并不關注其后續的可持續發展。這些情況究其原因在于院校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定位中將創新創業能力孤立于專業技能之外,將創新創業教育簡單定位為競賽培養教育或創業速成教育,而忽略了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應當立足于職業崗位創新創業的基本出發點。
藝術設計專業的創造性和實踐性特點決定了在人才培養中創新創業的理念一直被大力倡導和宣傳,然而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雙創教育卻始終沒有得到貫徹和落實。究其原因,一方面從整體層面看,創新創業教育沒有納入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創新創業相關課程沒有列入必修課名單,可供選擇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也不多,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沒有真正融入教學理念和培養模式之中;另一方面從專業層面看,創新創業教育與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缺乏結合性,融合度較低,單純地認為創新創業教育是就業教育的一部分,割裂了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關聯,教師傳授專業課程和指導專業實踐時無法有效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學生也無法在專業教育中培養和發展創新創業能力
。
目前高職院校中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主要分為理論型、實踐型和綜合型三種類型,但在目前的創新創業師資隊伍中,無論哪種類型都缺乏真正優秀的師資力量。其原因在于,很多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師資力量來自學校行政人員和輔導員,其理論性遠大于實踐性,對藝術設計專業更是幾乎沒有了解,當然也就難以達到指導學生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創新創業實踐。另一部分師資來自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其往往缺乏相關創新創業教育的系統理論知識,難以在平時的專業教育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更難以將創新創業教育有效融入藝術設計專業教育中,這也導致了專業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缺乏指導學生在專業中開展創新創業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專創融合”背景下藝術設計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不是將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兩者簡單地羅列在一起,而是重點探索兩者融合的切入點和有效耦合機制。首先,應明確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兩者的功能和定位,以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為基礎,將原本游離于專業之外的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人才培養的完整過程,明確創新創業在藝術設計專業中的價值,讓創新創業教育推動專業教育,讓專業實踐服務創新創業實踐。其次,“專創融合”背景下的藝術設計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是將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兩者相互融入和相互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能提升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質量,推動藝術設計專業的可持續發展,使專業教育能借助創新創業實踐完成專業成果的推廣與轉化。
從社會層面上看,創新創業教育與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的融合能有效拓寬社會的就業路徑。現今高校學生畢業后面臨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自主創業成為畢業生新的就業途徑,自主創業不僅能給創業者和社會帶來財富收入,創造就業機會,緩解社會就業壓力,同時符合國家發展的戰略方向。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藝術設計專業教育,學生將了解基本的創新創業知識,掌握必要的創新創業技能,同時創業意愿和創業競爭能力也會增強,即使在畢業后沒有立刻進行自主創業,在今后的職業生涯中自主創業的意愿和機會也會大大提高。
定理1.2 假設問題(1.1)的解存在,則由Dykstra算法定義的序列{xk}和{yk}強收斂于問題(2.1)的解。
從院校層面上看,創新創業教育與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的融合能有效提高院校的持續發展能力。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是滿足人力資源市場的需求,滿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在現今的人才市場,除了原本必備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以外,更緊缺的是具有創意思維、創新意識、創造能力,敢于開拓創業的新型專業人才。因此,高職院校要提升自身人才的培養質量,建立專業品牌特色,除了重視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傳授之外,更應將培養重點著眼于創新創業能力,以及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生存和發展。
從個人層面上看,創新創業教育與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的融合能有效增強學生的競爭能力。藝術設計作為具有較強實踐性的專業,歷來倡導“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這一特點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目標不謀而合,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符合其專業特點和發展要求。經過“專創融合”的教育培養以后,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交流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也會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參加工作時自身的競爭能力也將增強,在就業選擇時自主創業意識也會更加強烈。
我們的競爭者不僅有國內的同行們,還有強勁的國外大型數字企業向國內的大舉擴張。這些國外大型數字企業不但擁有先進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還具有完善的營銷策略。面對這些挑戰,我們要擺正心態,將注意力集中到自我發展上。好的競爭對手更能激勵我們不斷地前進。
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是培養學生掌握藝術設計的專業知識,具備藝術設計的專業技能,從而建立專業知識體系進行設計實踐和設計服務。創新創業教育是引導學生激發創意思維,提高創新意識,培養創造能力,樹立創業精神,進而開展創新創業實踐。開展專業和創新創業融合式教育,一方面以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為基礎,將創新創業的意識、知識、技能融入其中,提升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的創新性和實踐性;另一方面,藝術設計本身的專業特點是能夠提供設計服務,為創新創業實踐提供豐富的基礎資源,實現創新創業的目標。“專創融合”可以探索出專業教育成果與創新創業實踐互為適用、互相促進的有效途徑,從而推動兩者的良性發展。打造真正意義上的“專創融合”教育教學,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專業課程教學質量,推動藝術設計專業的發展,從而有效地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是為了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因此,探索兩者的融合從根本上講應該是人才培養目標的融合,而不是簡單的在專業課程體系中增加幾門創新創業課程,課后舉行幾次創新創業的專題講座,也不是組織幾個學生社團,開展幾次技能競賽。“專創融合”是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在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的整個過程中,是兩者目標的有效銜接和深度結合。
安徽財經大學財政學專業經過國家級特色專業、安徽省特色專業、安徽省一流學科(專業)、安徽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等學科建設后,在專業人才教育模式上開始全面改革。在大類招生時,以財政學類進行全面培養,同時在全校范圍內選拔優秀學生組建財政學拔尖實驗班,以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精英化教育。財政學拔尖實驗班以創新能力培養為基本目標,以全校優秀師資為依托,以培養學生優秀邏輯思維、科研創新能力、數據處理能力等為導向,在原財政學人才培養方案基礎之上,全面引入外文文獻、中高級計量經濟學、仿真模擬等技術處理課程,提高實驗班學生的數據處理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為下一步科學研究打下良好的經濟學基礎和數據處理基礎。
將創新創業的理念、知識和技能貫穿到藝術設計專業課程設計中,構建“創意思維激發+創新能力培養+創業精神樹立”的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體系,通過三年遞進式課程教學,潛移默化地融入創新創業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是實現“專創融合”的核心。
傳統的高職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當前國家發展戰略提出了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全新要求。因此,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必須在人才培養目標上做出相應的調整,改變以往只關注專業能力的培養目標,將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納入新的人才培養目標中來,立足于“專創融合”的背景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同時將創新創業教育內化到專業教育之中,在培養學生掌握藝術設計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掌握創新創業能力,實現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性融合。
按照高職三年制學制特點,將創新創業教育分成三個層級融入藝術設計專業教育,大一傳授創新創業教學的基礎性理念和知識,結合藝術設計通識課程激發學生的創意思維;大二加強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和活動,結合藝術設計專業課程訓練學生的創新技能;大三開展創新創業模擬訓練和大賽實踐,結合藝術設計實訓課程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通過三年的遞進式培養,將創新創業教育目標細化為知識、技能、情感等要素,與藝術設計專業的知識、技能、情感目標有機結合,使創新創業教育內化到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的每個教學和實踐環節,實現“專創”的深度性融合
。除了第一課堂的專業教學以外,還應積極拓展第二課堂的專業實踐平臺,通過社團工坊、社會實踐、實訓實習、畢業設計、成果展覽、專業競賽等多種形式,構建一個更為立體、更為全面的“專創”課程體系,使學生在進行專業學習和開展專業實踐的過程中切實有效地提高創新創業能力。
“專創融合”教育的師資隊伍既要有優質的創新創業基礎課團隊,又要有懂得創新創業的專業課團隊。其中創新創業基礎課師資團隊除了學校專職教師外,可積極吸納校外具有創業實踐經驗的企業導師。基礎課師資團隊主要提供創新創業基礎知識的教學及創業競賽的指導,為“專創融合”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提供基礎保障。在專業教師的創新創業培訓中,首先要提高專業教師自身對創新創業的思想認知,給予教師相關的專業培訓,提供與企業家或創業成功人士相互溝通交流的機會,從實踐活動中體會如何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只有當藝術設計的專業教師首先建立對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重要性的認知,并且掌握創新創業教育的方法后,才能在專業教育過程中有意識向學生傳輸創新創業的精神和理念,在專業教學中傳授創新創業的知識和技能,實現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保障性融合。
創新創業教育與社會生產實踐結合緊密,可以通過校企融合,讓學生參與到實際項目當中。藝術設計專業教育也需要與社會生產實踐緊密結合,因此通過教師開展橫向課題項目,同時加強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建設,指導學生參加創新創業大賽。通過多方向、多形式搭建多元化的實踐平臺,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增強專業技能,同時鍛煉創新能力,激發創業熱情,體驗創業艱辛。
與課程教學三階段遞進開展的方式相仿,“專創融合”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也可以采用多元化、多層次的方式開展。在大一、大二專業課程主體授課階段,通過專業課程和實訓課程提供匹配項目,為創新創業教育打造實訓平臺,引導學生開展初步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鍛煉學生的能力。在大三專業實訓頂崗實習階段,通過第二課堂的實踐活動、技能競賽、創業孵化項目等,為創新創業教育打造更加真實的實踐平臺,進一步提升學生創新創業的實戰能力,實現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效性融合。
在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的過程中,師資力量的投入和提升是關鍵。只有整合專業教師和創新創業教師隊伍,加強師資培訓,才能保障創新創業教育的知識和技能有效地融入專業教育之中,通過“專創融合”教育以后,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將會更加有效地和藝術設計專業融合在一起。
要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就必須要開展與藝術設計專業相關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檢驗“專創融合”人才培養的成果。
為了保證創新創業教育順利融入專業教育,必須調整傳統的考核評價體系,分別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加強考核評價建設。通過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可以及時發現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判斷教學的實施效果,總結經驗,針對問題及時調整,推動教學改革,完善“專創融合”的教學體系。
對教師的考核評價,包含教師參加企業實踐的時長、開展實踐實訓課程的課時、參與企業合作課題項目等實踐指標,以及對專業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改革等教學指標。院校也應采取各項鼓勵措施,積極搭建支持平臺,提高教師開展“專創融合”教育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高濃度硝酸鹽處理下O2-·大量積累,由于已經超出了細胞內氧化還原體系所能調節的能力,最終表現為抑制生長;而低濃度硝酸鹽O2-·適量積累,則是作為信號分子促進了根伸長生長[17,18]。
美寧:叔叔過世后,三萬元存款,一萬歸你,另二萬請你交給歐陽橘紅。兩間房子,一間給你,出租收點租金,補貼家用;另一間給歐陽橘紅。家具等物品,全部歸歐陽橘紅……
對學生的考核評價,可包含學生頂崗實習的時長、學習實訓實踐課程的學時、參與創新創業競賽的經歷、自主創業的活動等指標,注重考評學生的實踐過程和技能水平,不以最終成績作為評價的唯一標準,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和專業相關度高的創新創業活動,并與學生的評獎評優聯系起來,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的意愿,提升綜合素質
。
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是為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的,近年來高職教育服務地方的能力在不斷增強,但同時院校的專業發展與社會經濟需求還是存在著各種差距。因此,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融入專業教育中,為藝術設計專業發展提出了新的策略。在“專創融合”背景下,創新人才培養目標、改革專業課程體系、搭建雙創實踐平臺、建設教學師資團隊、完善考核評價體系,通過多方面共同整合構建藝術設計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的綜合體系。通過實施“專創融合”的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使學生既具有扎實專業知識素質,又具備創新創業精神能力,改變目前高職局限于單一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深化為培養能力多樣化的新型創新創業專業人才,提升人才培養目標,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藝術設計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選取的這些試卷為實施國家教師資格統一考試后,至2016年為止最新的幾套試題,其綜合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應改革后試題命制的總體現狀.
[1]宋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關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7.
[2]孫洪鳳.高職院校專創融合改革探究:背景、訴求與路徑[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6-88.
[3]席成孝,劉志侃.地方高校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障礙及其對策—以陜西理工學院為例[J].安康學院學報,2014(4):106-111.
[4]佟思睿.高職院校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發展研究[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1(2):47-49.
[5]夏燕蘭,陳加國,丁守剛.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職專業人才培養全過程的探究[J].河北職業教育,2018(8):5-8.
[6]江朝力,張玉偉.基于專創融合的高校人才培養機制研究[J].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