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媛媛 牛喜信 周偉 田軍
新醫改以來,我國醫療服務體系尤其是公立醫院運營效率、公立醫院管理能力建設已經成為提升衛生體系效率、決定醫改成敗的關鍵[1,2]。中醫作為一種“簡便驗廉”的醫療服務,得到了患者的普遍認可,成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3]。公立中醫類醫院作為公立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4],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主陣地,其效率是反映我國中醫醫療資源配置情況的重要指標,也是我國公立醫院改革關注的重點問題[5]。本研究通過分析2016~2020年甘肅省公立中醫醫院的運營情況,了解近年甘肅省公立中醫醫院資源配置效率,以促進醫院高效發展,提升全省公立中醫醫院醫療服務能力。
調取國家中醫醫療服務監測網絡直報系統中2016~2020年甘肅省所有中醫醫院衛生資源與醫療服務的相關數據。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數據整理與統計分析。
2.1 基本情況 2016~2020年共調查各級公立中醫醫院344家,其中三級公立中醫醫院由2016年的6家(8.82%)上升至2020年的9家(12.68%);5年間,二級公立中醫醫院數量基本保持平穩,見表1。

表1 2016~2020年甘肅省各級公立中醫醫院基本情況[n(%)]
2.2 甘肅省公立中醫醫院人員、床位情況分析2016~2020年甘肅省公立中醫醫院職工總數、專業技術人員數及床位數均不斷增長。其中,二級公立中醫醫院在崗職工中70.12%為專業技術人員,而三級公立中醫醫院專業技術人員占在崗職工總數的76.81%,三級公立中醫醫院專業技術人員比例高于二級公立中醫醫院,而二級公立中醫醫院5年床位總數明顯高于三級公立中醫醫院,見表2。二級公立中醫醫院人員、床位均逐年增長,5年間二級公立中醫醫院在崗職工總數平均增長11.31%,專業技術人員數平均增長12.91%,實有床位數平均增長4.17%,而三級公立中醫醫院分別平均增長20.77%、22.20%、12.19%。2020年3家二級公立中醫醫院升級為三級乙等,三級公立中醫醫院人員、床位均數較之前略有降低。

表2 2016~2020年甘肅省公立中醫醫院人員、床位情況
2.3 甘肅省公立中醫醫院收入情況分析 5年間,二級公立中醫醫院總收入平均增長13.29%,財政補助收入平均增長17.63%,醫療收入平均增長9.92%;三級公立中醫醫院總收入、財政補助收入和醫療收入分別平均增長5.97%、12.77%、4.47%,二級公立中醫醫院各項收入增長速度明顯高于三級公立中醫醫院;二級、三級公立中醫醫院收入的主要來源均為醫療收入,但二級公立中醫醫院財政補助收入比例明顯高于三級公立中醫醫院,而醫療收入比例低于三級公立中醫醫院,見表3。

表3 2016~2020年甘肅省公立中醫醫院收入情況
2.4 甘肅省公立中醫醫院門診、住院情況分析2016~2019年,甘肅省二、三級公立中醫醫院門診及住院人次逐年增長,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級中醫醫院門診及住院人次均出現較大程度的減少。二、三級公立中醫醫院門診人次5年平均增長率基本持平,而二級公立中醫醫院住院人次平均增長率明顯高于三級公立中醫醫院,見表4。

表4 2016~2020年甘肅省公立中醫醫院門診、住院情況
3.1 合理分配衛生資源,提高基層醫院救治能力2016~2020年,甘肅省公立中醫醫院人員及床位持續增長。二級公立中醫醫院人員及床位總數高于三級公立中醫醫院,但平均增長率低于三級公立中醫醫院,同時,二級公立中醫醫院的專業技術人員比例明顯低于三級公立中醫醫院。衛生人才缺乏和衛生資源配置不合理是甘肅省公立中醫醫院面臨的突出現狀,應合理利用現有醫療衛生資源,改革人事制度和薪酬分配制度,完善人才保障和長效發展機制[6],提高基層醫療機構專業技術能力,從而全面提升中醫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能力。
3.2 完善中醫醫院補償機制,保障基層公立中醫醫院的公益性 2016~2020年,二級公立中醫醫院的各項收入增長速度明顯高于三級公立中醫醫院,尤其是財政補助收入高出近5個百分點,新醫改以來,政府對于基層中醫醫院的投入力度明顯大于三級中醫醫院。甘肅省二級中醫醫院多為縣級中醫院,普遍規模偏小,各級政府需要加大對縣級中醫醫院的補償,可以通過提高中醫特色醫療服務定價,將中藥飲片使用量納入補償標準,增設藥事服務費等方法來完善補償機制[7],在保證基層中醫醫院發揚中醫藥特色的基礎上,促進中醫醫院穩步運營、健康發展,保障基層公立中醫醫院的公益性。
3.3 健全衛生服務網絡體系,發揮各級中醫醫院自身優勢 二級公立中醫醫院門診人次5年平均增長率與三級公立中醫醫院基本持平,但二級公立中醫醫院住院人次平均增長率高于三級公立中醫醫院近3個百分點,分級診療制度引導患者有序就醫,真正實現了“小病到社區,大病到醫院”[8]。當前,政府特別關注全民基本健康保健的實現,提出人人享有健康保健的目標,建立健全衛生服務網絡體系,通過“雙向轉診”,落實分級診療制度,有效引導患者就近就醫,有利于節約有限的醫療資源,同時也有利于醫院經濟效益最大化[9]。
有研究指出,應進一步加大對基層醫院的建設,控制省級大醫院的盲目規模擴張[10]。各級中醫醫院在自身發展過程中,需不斷尋找突破口,制定可行措施,發揮中醫藥特色,突出專科優勢,提升服務能力,促進中醫醫院高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