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峻豪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根據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調查數據顯示,乳腺癌在全球女性中發病率高達24.2%,嚴重危害女性的生命健康[1]。乳腺與甲狀腺同為激素應答器官,均受下丘腦-垂體-腺體軸的調節,與腺體疾病及內分泌功能都有著密切關聯,甲狀腺疾病及乳腺疾病的發生均有一定程度的相互影響[2]。甲狀腺激素不僅可以刺激乳腺小葉增殖和分化,對乳腺癌細胞的增殖、代謝也有一定的作用,包括腫瘤的形成、生長和轉移。甲狀腺激素還具有雌激素樣作用,與雌激素協同表達增強雌激素的作用,從而促進乳腺癌的發展[3]。目前,國內外也有許多關于乳腺癌與甲狀腺激素關系的研究報道[4],但對于甲狀腺激素與乳腺癌臨床特征的研究較少,本研究旨在探索甲狀腺激素水平與其臨床病理特征的相關性,為乳腺癌的診療提供思路。
1.1 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9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05例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年齡26~64歲,平均(37.23±9.46)歲。納入標準:①女性;②經臨床診斷,確診為乳腺癌;③患者的臨床資料完整,包含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ree triiodthyronine,FT3)、游離甲狀腺素(Free thyroxine,FT4)、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促甲狀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的檢測數據。排除標準:①有甲狀腺疾病病史、使用過抗甲狀腺藥物替代治療的患者;②合并其他嚴重疾病的患者。
1.2 統計指標 采集患者空腹狀態下的靜脈血4ml,離心后,取上清液于4℃環境下儲存,并在3天內完成所有檢測。使用美國貝克曼ACCESS 2化學發光儀及其配套試劑對患者的FT3、FT4、T3、TSH進行檢測。
1.3 結果判定 ①絕經一年以上判定為絕經狀態;②TNM分期根據目前AJCC公布的乳腺癌分期標準。通過病理分級,并根據患者的腺管形成程度、核分裂能力、細胞核多形性進行評分:3~5分判定為Ⅰ級,6~7分判定為Ⅱ級,8~9分判定為Ⅲ級;③腫瘤大小的判定以最大直徑2cm為界;④根據患者的影像學檢查和病理報告結果,未發生局部、遠處淋巴結轉移及其他臟器轉移者為未轉移。發生腋窩淋巴結、鎖骨下淋巴結轉移者為局部淋巴結轉移,其他臟器轉移以及鎖骨上淋巴結、縱隔淋巴結轉移者為遠處轉移[5]。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3.0對數據進行處理,其中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兩兩比較行t檢驗;多個數據比較使用方差分析。使用Spearman分析乳腺癌患者的甲狀腺激素水平與其臨床特征的關系。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女性乳腺癌患者臨床病理特征與 FT3、FT4、T3、TSH之間的關系 105例乳腺癌患者中無轉移患者的FT3水平明顯高于局部轉移患者和遠處轉移患者,而局部轉移和無轉移患者FT4水平明顯高于遠處轉移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臨床分期為Ⅰ期的患者T3水平明顯高于Ⅱ、Ⅲ期患者,且Ⅱ期患者T3水平明顯高于Ⅲ期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腫瘤直徑>2cm的患者T3水平低于腫瘤直徑≤2cm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2.211,P<0.05)。見表1。

表1 女性乳腺癌患者臨床病理特征與FT3、FT4、T3、TSH之間的關系
2.2 女性乳腺癌患者臨床病理特征的相關性分析將以上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影響因素進行Spearman分析,FT3水平與淋巴結轉移呈負相關(r=-0.651,P=0.005);FT4水平與淋巴結轉移呈負相關(r=-0.639,P=0.012);T3水平與乳腺癌患者的腫瘤直徑、TNM分期呈負相關(r=-0.624,P=0.018;r=-0.710,P=0.002)。
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乳房腺上皮細胞在多種致癌因子作用下,發生基因突變,致使細胞無序、無限制的惡性增生[6,7]。增生的細胞擁擠成團,擠壓并破壞乳房周圍的組織和結構。其中,催乳素和雌激素在乳腺癌中有重要作用。而甲狀腺激素作為促進調節人體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的重要激素,其與細胞的增殖、凋亡息息相關。研究表明[8],除了雌激素、孕激素,甲狀腺激素也和乳腺細胞的分化有密切關系,更有研究指出,甲狀腺素和雌二醇共同使用一個信號通路對乳腺癌細胞的增長進行調節[9,10]。且正常甲狀腺細胞和甲狀腺腫瘤細胞可對雌激素受體和孕激素受體進行表達,從而影響細胞的增殖分化。
由于乳房腺上皮細胞的異常增長,突變后的乳腺癌細胞連接松散,組織結構紊亂,失去正常細胞特性,因此癌細胞容易脫落游離,可跟隨血液或淋巴液等擴散至全身,形成轉移[11]。本研究發現FT4、FT3水平與淋巴結轉移呈負相關,這可能與乳腺癌患者體內雄激素異常相關,由于雄激素異常影響了甲狀腺激素的分泌,負反饋調節導致了患者甲狀腺激素的減少。FT3、FT4分別是T3、T4與血清蛋白結合后形成的游離體[12,13],部分淋巴結轉移少的乳腺癌患者,由于血清中碘降低使其與激素受體結合力降低,激素脫碘加強以及下丘腦垂體對T3的分泌減少且T4水平降低,從而表現為FT3、FT4的轉化減少[14]。FT3、FT4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乳腺癌淋巴結轉移情況及病情發展狀況,當FT3、FT4水平變化時可及時采取相應的檢查及干預措施。本研究表明T3水平與乳腺癌患者的腫瘤直徑、TNM分期相關。T3和T4是具有生物學活性的甲狀腺激素,其對機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王勇[15]的研究表明,甲狀腺激T3有促進乳腺癌細胞增殖作用,因此T3與腫瘤大小相關。張寧等[16]研究也表明,腫瘤細胞增殖可能需要大量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狀腺素,提示隨著腫瘤的發展,T3的消耗也增多,因此,腫瘤越大則T3水平下降越明顯,且由于TNM分期越晚的患者肝細胞損傷越嚴重,5′脫碘酶的活性降低、合成減少,也導致了T4向T3的轉化減少,T4和T3自腎臟丟失增多,因此TNM分期越晚的患者T3水平越低[17,18]。
本研究中,FT4、FT3水平與有無淋巴結轉移相關,T3水平與乳腺癌患者的腫瘤大小、TNM分期相關。但國內外對于甲狀腺激素水平與乳腺癌關系的研究眾多,且結果不一,其可能與研究方法、樣本數量、觀察時間、研究對象種族差異有關,故需大量的病例進一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