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付冰冰
從香港上環到北京圓明園有多遠?答案是2200公里。2200公里要走多久?180余年前的答案是19年。1841年1月,英國“硫磺號”戰艦從上環入侵香港,此后,一路北上,于1860年聯合法國洗劫了當時的萬園之園——圓明園。文物流失海外,文脈風雨飄搖,文明枕戈泣血,歷經兩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日寇入侵三輪浩劫,近代華夏兒女顛沛流離、生靈涂炭。直到1921年浙江嘉興南湖誕生了中國共產黨、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軍隊用生命在黑暗里點亮了反抗侵略、民族復興的燭火,95年來,這支用熱血與忠誠鑄就的燭火光芒萬丈,守護著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綿延不絕。
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軍隊,是守護一國文明與歷史的最后一道防線。倚劍長嘯強軍夢,鑄就軍魂向復興。201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十里長安街旌旗飄揚。伴隨著雄渾豪邁的《鋼鐵洪流進行曲》,展現我五大戰區軍魂的一百面戰旗集體接受檢閱。在全國人民的注目禮中,我軍歷史上唯一由民眾授予的“鐵軍”戰旗、見證我軍發展壯大光輝歷程的“犧牲決勝團”戰旗、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偉大歷史轉折關鍵時刻立下戰功的“強渡烏江模范連”戰旗等悉數榮列儀仗陣列,吸引著人們回望一段段追念及之、可歌可泣的共和國軍史。
土地革命時期,江西瑞金?!澳7都t十二團”護衛中央脫險,西渡金沙江、翻雪山、過草地,以“紅心向黨、敢打勝仗、守紀如山、勇當模范”的精神,獲得由毛澤東親自頒發戰旗的殊榮。
抗日戰爭時期,蘇北淮安。面對人數30余倍于己的敵軍,為保障地方黨政機關和主力部隊安全轉移,“劉老莊連”82名戰士全員殉國,書寫了“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的戰旗精神。
解放戰爭時期,山西臨汾。面對國民黨在山西晉西南死守的最后一座孤城,“光榮的臨汾旅”與當地百姓齊心挖掘破城坑道,突擊攻城,成功全部解放晉南地區,順利策應中原、西北戰場,書寫了“鐵心跟黨”“所向披靡”的戰旗精神。
抗美援朝時期,1071.1高地,“楊根思連”。在長津湖戰役中,當陣地只剩自己一人時,連長楊根思毅然抱起炸藥包,與敵人同歸于盡,書寫了“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的戰旗精神。
新中國成立后的國土防衛中,面對美國U-2高空隱形戰斗機旁若無人的入境偵察、由明轉暗的軍事挑釁,代號543的首批地空導彈部隊憑著獨創的近快戰法,以“打,就打你的高精尖”的精氣神警示美方,我國空域遼闊,但任何一寸都不允許敵機容身。
…………
回顧我軍95年間的不同歷史時期,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為什么能夠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答案就在于,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身先士卒,必所向摧陷?!闭缌_援將軍所言,“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區別于其他一切軍隊的本質標志就在于,危急關頭,其他軍隊的軍官會高呼‘給我上!’,而共產黨的軍官會高呼‘跟我上!’。一個‘跟’字道出了我軍勝利的秘笈。”一寸山河一寸血,正是這些用英雄鮮血染紅的戰旗,一次次使中華民族轉危為安。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敬重愛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庇⑿蹘恿藲v史的進步,戰旗引領著后人的成長。當鮮活的生命化作鋼鐵堡壘,能叫高山讓路,可讓河水低頭時,新時代的我們應懂得,英雄的價值不在于被仰望和崇拜,而體現在激勵與學習上。紅色江山來之不易,戰旗精神須代代傳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