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桑梓小學 朱 娜
推動全民閱讀,尤其是青少年閱讀,一直是很多國家政府高度重視的一項工作。閱讀已成為教育領域重點研究的課題。《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20)》更是將英語課程總目標從“培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轉變為“發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分級閱讀的理念最初由美國學者在19世紀初期提出。英語分級閱讀是指按不同年齡段少年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認知、思維水平,并根據語言學習規律為讀者選擇階梯式系列英語讀物,以此推動和促進青少年閱讀能力、閱讀習慣以及品格與價值觀的發展,使他們在體驗閱讀樂趣的同時掌握閱讀的方法。
我國分級閱讀起步較晚,基于歐美國家已經形成的分級閱讀標準,在王薔教授的引領下,我國編著了中國中小學生自己的《英語分級閱讀標準(實驗稿)》,為廣大教師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培養學生閱讀素養提供了重要參考。在核心素養的框架下,傳統的閱讀能力逐漸被閱讀素養這一新概念取代,閱讀素養由兩大維度構成,即閱讀能力和閱讀品格。對閱讀素養的培養不僅強調在閱讀過程中對學習者語言能力、認知能力和社會文化能力的培養,還重視對學習者個體全面、綜合發展所需具備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其關注重點包括理解過程、閱讀目的、行為和態度等。
盡管分級閱讀的重要意義已經在國際范圍內達成廣泛共識,國內也陸續開展了一些分級閱讀的研究與實踐,但在農村地區推行分級閱讀困難重重。
在農村小學,英語分級閱讀尚屬新鮮事物,英語分級閱讀的教材也相對短缺,英語分級閱讀舉步維艱。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缺少英語環境。農村地區缺少說英語的環境,啞巴英語現象非常普遍,語言功底不扎實導致英語閱讀水平偏低。
第二,英語課時不足。為完成教學任務,教師更關注教材的語言知識傳授,教學內容局限,在校期間沒有多余的時間去引導學生開展英語閱讀,學生詞匯儲備不足,閱讀體驗差,缺乏閱讀興趣。
第三,閱讀材料稀缺。教師雖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但缺乏合適的閱讀材料,也缺乏閱讀教學指導,學生沒有學習有效的閱讀方法,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的發展受到制約。
結合農村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實際,有必要在農村小學中高年級開展分級閱讀,借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有效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的習慣,使其習得一定的閱讀方法。
1.借助《多維英語》分級閱讀繪本,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全面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素養。
2.拓展英語學習的詞匯量,開拓學生的眼界和視野,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提升文化底蘊。
3.借助任務單、閱讀卡以及其他閱讀活動,建構學生良好的閱讀品格,提升閱讀能力。
1.此次課題研究以《多維閱讀》作為本次實驗的教材,研究如何指導學生進行有效閱讀,引導學生學會一定的閱讀方法,并體驗閱讀的快樂。
2.研究引導學生掌握自主閱讀的策略,通過多種方式激發閱讀樂趣。
3.研究分級閱讀任務單的制定,編制成校本教材,輔助學生進行自主閱讀,促進繪本知識的內化積累,并有效評價學生的閱讀情況。
根據現狀提出指導自主閱讀的有效方法與策略,激發學生的繪本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從“想讀繪本”“會讀繪本”過渡到“樂讀繪本”,從繪本學習中積累知識、發展思維、擴展視野并沉淀文化,為興趣閱讀,為樂趣閱讀。
研究借助“互聯網+”背景下的多種媒體形式輔助英語分級閱讀開展,讓網絡技術和英語分級閱讀有效融合并積極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英語閱讀素養。
第一階段:
主要通過查閱一些文獻和對班級進行分析,通過分析制定研究計劃,確定研究方法和內容。
第二階段:
1.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同時兼顧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和詞匯量儲備基礎,借助《多維閱讀》分級繪本,根據學生認知水平進行分級別的確定。
2.借鑒市區優秀的繪本教學課例和東莞市教研員張凝老師的專家講座,潛心研究英文繪本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的方法策略。
3.利用多種方式落實課題進程,分別從理論與實驗兩個方面入手進行研究,結合調查問卷跟進課題開展,收集研究的數據和各種材料。
4.定期進行階段性分析、總結,及時整改在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適當調整課題實踐方案。
第三階段:
對總結結題階段的相關材料進行整理并撰寫實踐研究報告。
1.文獻法
搜集并鑒別有關英文繪本閱讀的文獻資料,詳細閱讀有關文獻,邊讀邊摘錄,分析文獻并學習整理文獻。
2.教育經驗總結法
依據平時的教育實踐所提供的事實,按照科學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現象。
3.調查法
調查學生在英語閱讀中存在的困難問題,以及想要得到的幫扶,針對性地進行解決。
4.行動研究法
帶領班級學生進行英文繪本閱讀,開展英文繪本閱讀專項課堂活動等,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和技術,并解決教育問題。
分級閱讀關注學生自由泛讀和深入精讀的能力。學習目標如下:1.閱讀品格方面:①學生能借助注釋和插圖識別主要人物,了解故事基本情節;②克服畏難心理,體驗閱讀樂趣。2.閱讀能力方面:①能找出文中關鍵信息并對故事進行評價,能借助寫作支架寫故事摘要;②能初步運用閱讀策略開展自主閱讀。具體技術路線和實施步驟如下:
具體實施方法:
1.教孩子們用五指選書法,進行自我評級,學會為自己選擇合適的繪本。
2.以圖片環游的方式為先導,以問題為引導,通過封面、插圖等啟發學生主動觀察、預測、思考進行師生共讀或者親子共讀。
3.以閱讀任務單為依托,輔助學生在家中進行自主閱讀。
4.學校充分利用校內已有的英語繪本資源,充分合理規劃課時,爭取每周為學生空出一堂自主閱讀課。開展持續性默讀,享受閱讀之樂。
5.學校采取“小先生閱讀課堂”的模式。在高年級每班選取了一名英語能力強、有責任心的同學擔任輪值“小先生”。同學們共同完成閱讀任務單,繪制故事脈絡圖。
6.開展“領繪本回家”的活動,自愿認領感興趣的繪本,根據理解制作課件,舉行“今天我開講”活動,通過多種方式展示交流。比如:續編或創編繪本、思維導圖梳理繪本、錄制音頻或視頻等。
7.年級內實行“讀書漂流活動”,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閱讀。選擇感興趣的書目制作英語閱讀卡,記錄書名、生詞,最愛語句及書評感悟等,并進行好書推薦。定期選拔出英語閱讀小名士進行表彰。
作為農村學校,英語學習的起始年級是三年級,考慮到三、四年級孩子的認知特點,注重自然拼讀能力的培養,借助繪制“閱讀卡”培養閱讀習慣。五、六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側重于對繪本知識的總結,利用任務單鞏固閱讀技能并積累詞匯量。
希望借此次課題研究,讓學生徜徉在英語分級閱讀的海洋中,潛移默化地愛上閱讀,提高閱讀素養,開拓眼界,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