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霞 江蘇省江陰市要塞中心幼兒園
隨著課程游戲化的不斷深入,幼兒教育的黃金法則之一是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其潛在的目的是通過讓幼兒獨立完成一件事情,培養幼兒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我園以自主簽到為切入點,讓大班幼兒在自主簽到的過程中能運用數字、符號、圖畫等記錄與表達自己晨間來園時的狀態。
幼兒園傳統的簽到方式是幼兒把從晨檢老師那里拿到晨檢牌(通常由紅色的塑料積木代替)插入晨檢表,然后在固定的時間點,老師統一點名,幼兒喊“到”,然后老師在花名冊上打“√”,表示今天幼兒已到。在花名冊上打“○”的表示幼兒今天沒來幼兒園。對幼兒來說,日復一日領取晨檢牌只是一個形式,毫無新意。老師的點名也是一種應付,增加了幼兒大量的消極等待時間。
自主簽到是我園大班幼兒晨間入園時,在園所提供的簽到墻或者簽到板上完成簽到,以證明自己來園的一種記錄方式。我們鼓勵幼兒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進行自主記錄、自主簽到。如在幼兒晨間入園過程中,有的幼兒早早來園,有的幼兒來園比較晚,我們通過在自主簽到時寫上自己來園的時間的方式,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時間觀念,形成遵守時間的意識。在簽到的過程中,有的幼兒在簽到墻上寫上自己的名字,有的幼兒寫上自己的學號,有的幼兒畫上自己的自畫像,有的幼兒畫上自己專屬的符號……在此過程中,我們發現幼兒的自我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指出:“幼兒的發展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因此我們要交還幼兒的自主權,創設新奇、動態的物質環境,合理規劃,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基于《指南》精神,我園在探索“自主簽到”過程中,嘗試了以下方式:
游戲是孩子們喜歡的活動方式,在自主簽到中,我們把樂高游戲融入其中。晨間入園時,我們把樂高玩具放在活動室門口,先來園的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樂高積木進行拼裝,并在樂高玩具盒上貼上自己的名字,說明你已經完成簽到了。每個孩子在簽到的時候拼搭一塊積木,最后拼搭的積木有的像輪船,有的像飛機,有的像魔法棒……我們可以看見孩子們每天不同的創意。
我們在教室走廊的墻面上設計了可擦洗并可以重復使用的“今天我來園”的環境,并按照活動室里的座位劃分了6組,孩子們在自己的小組內進行自主簽到。在簽到時,我們可以看見每個小組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有的小組按照來園的先后順序進行排序簽到,有的小組按照男女生不同進行分陣營簽到,有的小組按照學號的大小進行簽到……在老師點名前,組長會去關注今天組員到園的情況,再匯報今天沒入園幼兒的人數及姓名,而每小組的組長我們也進行了輪崗制度。小組簽到,大大提高了點名環節的樂趣和效率,減少了孩子們的消極等待時間,更提高了孩子們關心同伴的友好情感。
我們給孩子們提供了人手一本的小簽到表,每一頁就是一周,簽到本上標注了周一到周五的日期。每天,孩子們根據自己的來園情況在簽到本上自主簽到,每周五離園前進行統計:這個星期你來幼兒園幾天?為什么沒有來幼兒園呢?學期結束時再次進行統計:這學期你上了多少天幼兒園?缺勤了幾天?通過查看統計表,孩子們能一目了然,清楚自己的入園情況。
《指南》中提出:“我們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教師運用以下策略,提高幼兒晨間簽到的自主性、游戲性、積極性。
大班主題活動“我是中國人”中,孩子們對甲骨文、象形文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通過視頻,孩子們直觀地看到了甲骨文、象形文、現代文字。比如水的象形文跟河流很像,火的象形字就像火焰的輪廓線。結合當下流行的以物代物,我鼓勵孩子動手設計自己的名字,并把自己設計好的名字簽到了簽到墻上,正面是圖畫,反面是自己真正的名字,讓大家都來猜,并看看自己猜對了沒有。比如有個小朋友畫了一個皇冠,又畫了很多像芝麻一樣的小黑點,最后畫了一根木頭,你能猜到他的名字嗎?他叫王梓睦。他說皇冠代表他姓王,小黑點代表的是“梓”,木頭就代表他的“睦”,還可以用眼睛來代替“睦”,因為眼睛也可以稱為“目”。還有個小朋友畫了一個梨,又畫了一顆星星,一個月亮,你能猜出她的名字嗎?她叫李妡玥,是不是很形象?孩子們天馬行空地設計自己的名字,我們班的簽到墻變成了幼兒園最靚麗的風景,每天餐后散步時,總有不少班級的老師和小朋友圍在那里猜名字。孩子們的興趣就是活動的基點,找到孩子們的興趣點,跟隨孩子,讓自主簽到成為孩子們展示想像的舞臺。

之前隨著天氣逐漸變冷,孩子們入園的時間明顯變晚了。在認識了整點和半點后,我把時鐘放在了簽到處,讓孩子們在簽到的時候把自己的入園時間寫在簽到表上,激勵孩子們遵守時間,準時入園。在觀察中,我發現孩子們能看懂整點8點,但對于不是整點的時間就不會認,每次都會問:“老師,現在是幾點?”根據幼兒的需要,我提供了電子鐘和機械鐘兩種不同類型的鐘,滿足不同需要的幼兒。大大的電子屏幕讓孩子們一眼就能看清楚時間,并準確到秒。再結合一旁的機械鐘鐘面上的指針位置,有的孩子學會了認識時間,知道長長的分鐘走一小格就是一分鐘。孩子們也在記錄時間的過程中比較自己入園時間的早晚,逐漸養成準時入園的好習慣。
《指南》中指出:“我們應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要注意領域之間、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焙灥綁Σ粌H僅是孩子們晨間入園時簽到使用的,我們融合了多種教育功能于其中。1.喝水記錄。在簽到墻中,我們融入了喝水記錄的功能。孩子們喝完水后,在自己的簽到卡上畫上相應的標記代表今天喝水的數量。有的小朋友用短線記錄,有的小朋友用圓圈記錄,有的小朋友會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2.心情記錄。對于入園情緒不高的孩子,他們也會在自己的簽到卡上用哭臉或自己的方式表示。如果老師和同伴關注到了孩子的心情記錄,也會及時地關注并調節孩子的情緒。3.評比記錄。我們把評比欄和簽到卡相結合,孩子們拿到了各色獎勵貼紙或者印章,都會用來裝飾自己的簽到卡。有的貼在簽到卡的四周,變成了邊框;有的貼在角落,形成特有的圖案;有的整整齊齊排列,代表小主人的榮譽。多種教育功能的整合,讓教師既節約了布置環境的時間,又能一物多用,讓環境與幼兒之間互動,讓環境真正屬于幼兒。
自主簽到的改革,是一種創新性的教學活動形式,也是教師教育理念轉換的表現。讓我們一起不斷探索和學習更加新穎的保育保教知識和技能,更好地為孩子服務,關注每個孩子的需求,跟隨每個孩子的發展,支持和鼓勵孩子們去探究和發現,讓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