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可 青木 王逸 于文
(上接第一版)切尼的敗選是特朗普對共和黨持久影響力的最新跡象。特朗普暗示他會在2024年競選總統,并將結束切尼的國會生涯作為首要任務。如果共和黨在11月贏得對眾議院的控制權,他們預計將解散國會山騷亂調查委員會。新一屆國會議員將于明年1月上任。
《紐約時報》17日梳理了特朗普支持者近期的勝選記錄,稱“他已成為少有的在黨內擁有巨大影響力的落選總統,有能力結束其他人的政治生涯,并將默默無聞的候選人變成贏家”。“在風格和實質上,現在的共和黨仍然是特朗普的政黨。”
“拜登至今仍活在特朗普的陰影下”
當地時間16日,拜登在白宮簽署《通脹削減法案》,這是他在中期選舉前爭取支持率的重要動作。但《紐約時報》稱,簽字儀式上沒人提到特朗普,但仍讓人感覺到他無處不在。“拜登的成就在公眾視野中常常顯得黯然失色,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特朗普下臺啟仍在制造混亂。”“即使是白宮的莊嚴講壇,也無法與特朗普的真人秀相提并論。”
16日,特朗普與美國司法部的爭執仍占據美國媒體的頭條。他堅持要聯邦調查局(FBI)歸還在海湖莊園沒收的文件,他的兒子宣稱將擇機公布搜查錄像。
《洛杉磯時報》16日稱,今天的美國已經變了,民選官員們為一些本不應該存在分歧的事情而爭吵,如森林大火的原因、選舉后和平移交權力。“共和黨和民主黨的爭斗無所不在。甚至。些明顯的非黨派問題,也成了這個國家極端'政治極化文化的犧牲品。敵意已經變得如此強烈,尤其是在共和黨方面,以至于本應完全無關政治的話題現在成了激烈分歧的原因。”
“壓力下的民主——美國有多撕裂?”德國西南廣播電視臺最近以此為題播出一部紀錄片,歷數美國政壇亂象。瑞士《新蘇黎世報》說,美國與“美利堅合眾國”已經沒有什么關系了,“沒有傾聽,沒有共同點,沒有妥協的意愿”。美國政治越來越激進化,兩極分化如此嚴重,以至于一些人警告爆發內戰。▲
環球時報2022-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