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劉東 文:JR

# 如何看待富士重啟國行膠卷銷售業務?#
以前是口糧卷,公認的良心價,現在漲價離譜。但不得不說,這卷比柯達全能 400 強多了。
富士真是拿捏住了所有屬于“膠片”“復古”“情懷”的營銷方式。
富士因為沒有電影卷底子去支撐流水線,民用膠卷再貴也不會賺錢。

掃碼參與討論
# 為什么 5 年前發布的富士 GFX 50S/GFX 50R 才是目前最適合入手的中畫幅相機?#
適合入手有多方面原因,第一是價錢便宜。二手市場上的 50S 和 50R 都快跌破1萬了。而1萬元你在全畫幅只能買索尼 A7c,而富士自家的 X-T4 也近 1 萬元了。更別說中畫幅的 COMS是全畫幅的 1.7 倍,畫質當然比全畫幅好。
閑魚上 1 萬多元的二手機一大把。但這機器的問題是不能快拍。其實我有一段時間好想買一部玩玩,轉接一下全畫幅的大光圈鏡頭會很爽。
這個預算買中畫幅很多都是考慮轉接全畫幅鏡頭的,所以是否是新機型就無關痛癢了。對焦也不必太糾結,畢竟轉接老鏡頭就沒有自動對焦了。

掃碼參與討論


# 你會為數字藏品買單嗎?#
AI 攝影、生成攝影、代碼攝影會改變受眾的審美傾向,塑造新的視覺藝術標準。請注意,這并不意味著會替代已經形成的視覺藝術標準,是補充。
相比于 NFT,我覺得打印機黃點那樣的技術可能更有價值。與其用簽名來證明,不如讓作品的復制流動可被辨認和追蹤。不然只有一個NFT 證明你有正品了,但大家還是該看該觀賞。你真的擁有它了嗎?
看到這個話題的時候我并不驚訝,而是有一種“啊,這件事情也終于輪到攝影了”的感覺。

掃碼參與討論
# 預算相同,中畫幅和全畫幅你會選擇哪個?#
器材很難一步到位,而且所謂器材并不僅僅包含機身和鏡頭。其實對很多需求而言,完全是不需要中畫幅,甚至全幅都是不需要的。
器材應該一步到位,二選一的話,我會選擇中畫幅。有些接觸攝影時間不長的朋友可能會認為這只是單純地追求性能參數,實則不然,這句話蘊含的哲理在于 ——你愿意投入多少精力去玩攝影。
單論拍攝畫質,你想一步到位,沒個大幾十萬下不來,尤其是飛思 XT 系統或者使用 Alpa。

掃碼參與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