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劉小賤
每一年野生動物攝影師們都會通過他們的鏡頭去記錄并突出表現自然中的美麗與壯闊,而這一獎項也如同與自然共同記錄世間美景一般。攝影師的鏡頭不僅僅是單純為藝術而拍攝,還實現了諸多野生動物保護的案例,給科學家提供寶貴的視覺影像。每一位野生動物攝影師都具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有攝影師記錄食蟻獸的回歸,更有攝影師記錄下正在被人類娛樂消遣的動物,以及與人類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的野生動物。不同的攝影師擁有獨特的視角,將目光聚焦在野生動物生活環境的一隅。正因為此,眾多攝影師通過共同努力拍攝影像的,喚起了學術界與整個社會對于野生動物棲息地與人類關系之間的矛盾與協調發展的重視。
在這一全球性質的攝影集錦中,也有幾位出彩的中國攝影師。他們憑借著自己的鏡頭記錄下了野生動物生存的瞬間。


亞當·奧斯威爾被動物園里一頭在水下表演的小象吸引了注意力。雖然這次表演被宣傳為教育和鍛煉大象,但亞當對這一幕感到不安。關注圈養大象福利的組織將此類表演視為剝削,因為它們鼓勵不自然的行為。亞洲的大象旅游業有所增長。在泰國,現在圈養的大象比野外還多。新冠大流行導致國際旅游業崩潰,造成大象保護區被主人無法照顧的動物所淹沒。


布倫特·斯蒂頓介紹了一個康復中心,該中心照顧因食用叢林肉貿易而成為孤兒的黑猩猩。
中心的主任和一只剛獲救的黑猩猩坐在一起,她慢慢地把它介紹給其他人。年輕的黑猩猩得到一對一的照顧,以減輕它們的心理和身體創傷。這些黑猩猩是幸運的,在看到它們族群中的成年猩猩因肉貿易而被殺后,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猩猩獲救。


亞歷克斯·穆斯塔德拍攝了一條幽靈尖嘴魚。他一直想捕捉到這張幼年幽靈煙斗魚的影像,但通常只能在匹配的羽毛海星上找到顏色較深的成年魚。它的形象傳達了捕食者在遇到這種顏色和圖案的萬花筒時可能會面臨的困惑。幼魚的鮮艷顏色表明它在過去 24 小時內降落在珊瑚礁上。一兩天后,它的顏色圖案會發生變化,使其能夠與羽毛海星融為一體。


畫面中呈現出兩條雄性慈鯛魚在蝸牛殼上用嘴巴對戰。半埋殼內有一條準備產卵的雌性。三個星期以來,安吉爾一直在監視湖床,尋找此類糾紛。咬和推一直持續到較弱的魚讓位。這場斗爭在幾秒鐘內就結束了,但持續了足夠長的時間讓安吉爾獲得了他的“制勝球”。

作品是馬杰德·阿里瞥見山地大猩猩在雨中閉上眼睛的那一刻的肖像。攝影師跋涉了 4個小時才見到了將近 40 歲的山地大猩猩——基班德。隨著涼爽的雨開始落下,基班德仍然在露天,似乎很享受淋浴。山地大猩猩是東部大猩猩的一個亞種,兩個孤立種群在海拔 1400米以上的維龍加火山和布溫迪中被發現。由于人類活動造成的棲息地喪失、疾病、偷獵和棲息地破壞,這些大猩猩瀕臨滅絕。


詹妮弗·海斯記錄豎琴海豹、海豹幼崽和出生時的血液對抗融化的海冰。一場暴風雨過后,乘坐直升機花了數小時的時間才找到這個被豎琴海豹用作分娩平臺的破碎海冰。詹妮弗說:“這是一種讓你屏住呼吸的生命脈搏。”每年秋天,豎琴海豹都會從北極向南遷徙到它們的繁殖地,推遲分娩直到海冰形成。海豹依賴于冰,這意味著未來的海豹數量可能會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


斯蒂法諾·翁特辛爾拍攝的是兩只斯瓦爾巴馴鹿爭奪后宮控制權的作品。攝影師在動物發情季節跟蹤這些馴鹿。觀看這場戰斗,他感到沉浸在“氣味、噪音、疲勞和疼痛”中。馴鹿用鹿角進行決斗,直到占主導地位的雄性(左)將其對手趕走,從而獲得了繁殖的機會。馴鹿在北極廣泛分布,但這個亞種只出現在斯瓦爾巴群島。


這張作品是他在探索當地主題公園的時候意外發現墻上縫隙中的蜘蛛網。一輛當地的嘟嘟車經過提供了帶有色彩的背景,以此來襯托野生蜘蛛的制絲創作。


肖恩·卡林創作的烏鴉求偶表演。拍攝正值隆冬,正是烏鴉繁殖季節的開始。攝影師躺在冰凍的地面上,用柔和的光線捕捉到烏鴉彩虹色羽毛與對比鮮明的雪的細節,揭示了當它們厚厚的黑色喙聚在一起時的親密時刻。烏鴉可能終生交配。這對夫婦交換了禮物——苔蘚、樹枝和小石頭,并用輕柔的顫音互相打扮以加強它們的關系或“夫妻關系”。


五年來他和他的團隊一直在固定的湖泊中潛水拍攝,夜以繼日地拍攝迷彩石斑魚產卵。除了攝影團隊記錄之外,他們的鏡頭也記錄下天黑之后礁鯊與其他魚類的畫面。


扎克·克西爾拍攝的是一只對相機產生興趣的灰熊。扎克認為這些公麋鹿遺骸是設置相機陷阱的理想地點。重返現場充滿挑戰。扎克將涌出的冰雪融水與倒下的樹木搭起來,卻發現他的裝置被毀壞了。這是相機拍攝的最后一幀。
灰熊是棕熊的一個亞種,它會在麻木中度過長達七個月的時間——這是一種輕微的冬眠形式。它們在春天出現,饑餓并食用各種食物,包括哺乳動物。

馬丁·格雷格斯以不同的視角展示了北極熊在夏季上岸時的情景。在炎熱的夏日,兩只雌性北極熊來到淺灘潮間帶消暑玩耍。馬丁用無人機捕捉到了這一刻。對他來說,心形象征著它們之間明顯的姐妹情誼和“我們人類對自然世界的愛”。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獲獎攝影師中也有中國野生動物攝影師的風采。《雪豹之夏》這張作品獲得了高度的贊揚,中國攝影師駱曉耘的作品中極其難得地拍攝到 4 只雪豹的場景。也是由于當地牧民的經驗分享,攝影師駱曉耘每天花 6 小時往返山間,在第 9 天的時候發現一只雪豹和三只幼崽在巖石中,才使用 DJI Mavic 2 Pro 拍攝記錄下這一難得場景。另外的作品,駱曉耘深入當地向導均未知的區域中拍攝,他的鏡頭守在了一只羊的尸體上,經過在寒冷環境中的一小時等待,便有了另外一張眼神銳利滿身傷痕的雪豹照片。
攝影師蔡松達的水下作品《暗夜騎士》拍攝了一對小遠洋者,一只鸚鵡螺騎著一條剃刀魚,是攝影師在夜潛時發現的。雌性的鸚鵡螺會分泌一種貝殼狀的黏液,可以用作浮力裝置,經常附著在其他漂浮物上,但附著在剃刀魚上的畫面,應該是全世界第一次記錄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