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下,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更加趨于成熟和理性,品質消費正引領著白酒消費轉型,這也決定了白酒行業發展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在今年5月份汾酒召開的“踐行汾酒復興綱領,全方位推動汾酒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汾酒董事長袁清茂也強調了汾酒已經到了必須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歷史節點。
從源頭筑起酒業高質量發展護城河
自2021年,汾酒開始舉辦“走進汾酒第一車間”全國主流媒體原糧基地行活動。去年10月,汾酒在山西沁縣汾酒高粱基地首次舉辦“走進汾酒第一車間”活動。今年,這一IP在走進甘肅張掖山丹大麥原糧基地中得以延續和騷化。對此,汾酒集團董事長袁清茂表示;“汾酒希望通過實地考察,讓大家深入了解汾酒在糧食安全、原糧基地建設、生態佰環產業鏈等方面作出的努力,切實感受汾酒的'糧心和品牌自信,進一步推動汾酒的品牌發展。”
汾酒自建原糧基地的工作早在十年前就已展開,在白酒行業內也頗為領先Q除了山西沁縣、甘肅張掖,汾酒在河北、吉林、內蒙古等地規劃建設原糧基地,今年種植規模達到120萬畝。
對于以“清”“香”而聞名的汾酒而言,大麥、高粱和豌豆在“塑造”汾酒品質韻味上各自承擔了一份責任。汾酒根據這三大原糧農作物生長與輪作特點及區域環境優勢,選擇在國內原糧主產區、核心區、優勢區進行空向布局。其中高粱基地主要布局在東北松遼平原、山西汾河流域、內蒙古黃河流域等地;豌豆基地主要布局在甘肅永登地區、河北張北地底。
“測天下吉壤為我所種,匯天下好糧為我所用”。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汾酒原糧基地也加大了對新品種的選育推廣工作,依托山西農業大學等強大的專家技術團隊,加強新品種、新技術引進和推廣。大麥新品種“汾麥30”和高粱新品種“汾粱30”將以更高的標準為汾酒品質增益。
萬畝原糧基地樹立綠色標準
這些遍布全國各地的原糧基地是汾酒生產的第一車間,是推動汾酒高質量發展的起始點,也是汾酒踐行復興總綱領的前沿。
就汾酒如何走好原糧基地高質量發展道路,袁清茂將“綠色發展”放在首位。他表示,汾酒將始終堅持綠色發展,深入貫徹汾酒復興品質綱領,走好“釀好酒、儲老酒、售美酒”的品質路線,強化生態環境保護、田間管理、貯存運輸等全過程管控,嚴格質量標準和技術標準,確保原糧質量,保障產品品質,為消費者提供滿意的產品。
在山丹馬場的陣陣麥浪以及撲鼻的清香味道中,“綠色”能夠清晰感知勃勃生機中傳達出原糧基地純凈、健康的訊息。自2012年汾酒原糧公司成立以來,就積極推動原糧基地綠色認證工作,并同時開展原糧品種規格專有化、標準化工作。不僅是在生產的源頭,綠色發展實則貫穿于汾酒生產的全產業鏈中。據了解,在釀造工藝上,山西汾酒'采用古法釀造與智能化生產并行,同時推廣運用新能源、新技術,確保生產工藝和生產園區綠色、低碳。
汾酒從源頭開始以高標準、嚴要求把控原糧品質,確保讓消費者喝到“最干凈、最衛生”的綠色汾酒,展示了清香汾酒的匠心品質,引領了白酒行業綠色健康發展g以綠色原糧基地為生產的第一車間,堅持綠色發展,將是推動汾酒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點,也將成為汾酒深入貫徹復興品質綱領的重要路徑。
品質推動汾酒復興
汾酒擁有6000年的釀酒史、1500年的名酒史、800年的蒸餡酒史和300年的品牌史,文化底蘊深厚。從過去到現在,從微觀到宏觀,一粒種子在清香汾酒的誕生以及汾糖文化的延綿上扮演著最基礎也最重要的角色。如今,汾酒將第一車間敞開于公眾視野之中,通過其在糧食安全、原糧基地建設、生態循環產業鏈等方面的努力,展現出不變的“糧心”和品牌自信。
每一代汾酒人都有兩大歷史使命:一是繼承、弘揚、倉U新6000年汾酒傳統文化和釀造技藝;二是抓好汾酒事業的改革、發展、穩定。當下,汾酒正以“三分天下有其一”為目標,向白酒行業第一陣營進軍,全力實現“汾酒復興”。在這一過程中,汾酒希望能吸引更多優質產業、優質資源要素集聚汾酒,以開放的主動贏得發展的主動。汾酒在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帶動其復雜產業鏈上所涵蓋的農業、工業、服務業等多種產業實現發展。
汾酒發力綠色原糧基地建設,持續加大原糧生產過程中的科研力度,與各合作方形成緊密供應鏈聯盟,通過后向一體化戰略有效控制關鍵原材料等投入的成本、質量及供應可靠性,助力長期目標突破性實現。這些實踐是汾酒在行業內深入探索的表現,亦給行業發展帶來啟發。未來,汾酒也以開放之姿攜手更多行業方量共同筑牢中國白酒品質高地,讓世界看到中國白酒的品質與實力。
環球時報2022-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