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警察如何面對創傷后應激障礙

2022-08-19 03:23:10編譯田穎
現代世界警察 2022年8期

編譯/田穎

警察經常會遇到可能導致創傷后應激障礙的事件,例如目睹尸體、遭遇襲擊、槍戰等,使身心健康遭到損害。創傷后應激障礙是一種嚴重的心理健康疾病,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人們通常認為只有經歷過戰爭的人才會受其困擾,但90%的患者是虐待、交通事故、自然災害和其他創傷的幸存者。

認識創傷后應激障礙

雖然醫學界對它的發生原因還沒有定論,但專家普遍認為,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是由經歷或見證恐怖事件而引發的心理健康疾病。大多數經歷了創傷性事件的人有可能出現在短時間內無法應對的情況,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和適當的自我護理,情況一般會逐漸好轉。如果癥狀加劇,持續數月或數年,并且干擾了身體機能,則可能患上了創傷后應激障礙。

患者常感到強烈的羞恥感,覺得自己丑陋、愚蠢、令人厭惡,自尊心大大減弱。它的典型癥狀有:反復體驗創傷性事件——閃回;回避與創傷事件有關的刺激;情感麻木;心境和認知改變;過度警覺。此外,還會出現失眠、做噩夢;注意力難以集中;無法自主做決定;煩躁不安;情緒低落;自我封閉,不愿離開房間;遠離人群和社交活動等。

從突如其來的打擊開始

2000年5月1日凌晨3時50分,澳大利亞昆士蘭警察戴爾·艾略特·格林和兩名同事像往常一樣在街上巡邏。接到指揮中心分派的任務后,三人駕車前往事發現場——布里斯班市郊徹姆賽德的漢伯里街。一位居民撥打報警電話說他多次受到鄰居威脅,這天又是如此。“他說明天要干掉我!你們快來救救我吧!他說明天要打斷我的腿……他已經對我的狗下手了,它全身都是油漆!”報警人還說,他的鄰居有不止一把槍,“還有很多很多子彈”。

格林警官問清情況,向上司克里斯·莫哈的警車走去,匯報情況,對這名鄰居進行背景調查。在這幾分鐘里,為了方便記錄信息,他打開了車內燈。他們以為幾分鐘就可以查清楚,然后采取下一步行動,所以一直開著車門。

這時,這位惹事的鄰居——奈吉爾·帕羅迪突然從黑暗中冒了出來,向他們開槍。他手持經過改裝,安裝有自制消音器的22毫米步槍,向三人連開十余槍。

格林當年27歲,連中兩槍。奈吉爾·帕羅迪近距離向他射擊,第一發子彈擊碎了格林的部分上顎,5顆牙齒被打掉。第二槍射中了格林的肩膀。雖然傷勢嚴重,格林還是拔出手槍,前去追趕兇手。

克里斯·莫哈和另一名同事沙奈爾·科爾也接連中槍。克里斯·莫哈中了兩槍。他掙扎著敲開附近住家的房門,聯系警局請求支援。

兇手消失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格林回身尋找兩位同事,沒有見到上司莫哈。他跑回警車,見到副駕駛座位上的科爾還活著。格林倚靠在引擎蓋上,忍著劇痛安慰著受傷的同事,鮮血不斷地從他口中涌出。

格林因為英勇行為被授予昆士蘭警察的最高榮譽——英勇獎,可是這并沒有避免另一場災難降臨在他身上。他即將面對的是無盡的黑暗日子。

三周后,奈吉爾·帕羅迪的尸體被發現。他飲彈自盡,子彈穿過了他的太陽穴。

三名警察遭槍擊七周后,洛克漢普頓警犬隊高級警官諾姆·瓦特在處理一宗家暴時中彈身亡。他的股動脈被子彈打斷,在四分鐘內止血才有可能存活。救護車沒有能夠及時趕到,諾姆·瓦特死于失血過多。

諾姆·瓦特的死令格林的精神突然崩潰。他感到后怕,如果自己沒有這么幸運的話,會是怎樣的結果;如果自己當時不是坐在車里;如果子彈擊中的是后腦。“如果那樣的話,我現在很可能是個植物人,或者殘疾,余生需要父母照顧。”格林的大腦不斷地被這些“如果”啃噬著……之后的幾個月里,他被一個又一個的噩夢折磨。有的夢與那次中槍有關,有的則是他自18歲成為一名警察后所經歷的種種危急時刻。他被診斷患上了創傷后應激障礙。

三名警官遭槍擊后,偵探在做現場勘查

奈吉爾·帕羅迪向三名警察開槍后,警方開展全城搜捕

他找到心理醫生,醫生給他開了一些減輕癥狀的藥。他還去見了昆士蘭警察局的心理醫生。醫生曾是一名越戰退伍兵,在越戰中受了重傷,也曾患有創傷后應激障礙。和醫生的交談很有幫助。格林相信,自己也能回歸正常生活,也許不再完美,但會是美好的生活。

一年八個月后,在經歷了數次的口腔修補再造手術后,格林回到了工作崗位,但是留在他心中的陰影遠未消散。在之后的七年里,格林又接受了兩輪17次的頜面再造大手術,包括骨骼和牙齦移植以及其他口腔手術。一次又一次痛苦的手術令格林身心俱疲。

“雖然已經過去了這么多年,但是手術在我內心留下的陰影依舊揮之不去。手術刀、剃須刀和任何鋒利的東西都會讓我感覺脊背發涼。實際上,手術是對我的二次創傷——比中槍痛苦得多。”格林警官說。

2018年,澳大利亞精神健康和幸福援助組織“藍色超越”對21014名澳大利亞警察和應急反應人員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發現11%的警察可能患有創傷后應激障礙,幾乎是全民患病率(4%)的3倍。

其他研究顯示了更高的數據。據《美國心理治療期刊》估算,12%~35%的警察具有創傷后應激障礙癥狀。

格林警官的傷情X光片,可以清晰地看到子彈和榴霰彈片

從警察的工作性質來看,他們每天面對著眾多危險,承擔著強大的身體和心理壓力。面對自殺者的尸體、吸毒過量致死的癮君子、謀殺現場、公路上的高速追捕、交通事故、受虐兒童、與持刀持槍歹徒殊死搏斗……這些普通人接觸不到的場景,體驗不到的危險損害著他們的身心健康。

此外,有同事自殺的消息也在重創著警察的內心。據澳大利亞警察慈善組織“藍色希望”的統計數據顯示,相比于普通人的自殺率(每10萬人有12人),警察自殺率更高,達到每10萬人有18.1人。

2001年至2014年,63名澳大利亞警察自殺,其中只有四人因為出現心理問題向他人求助。

全球范圍的調查顯示,警察在職業生涯中面對可能導致嚴重精神心理創傷的事件達到168至188件。

患上創傷后應激障礙的人最常出現的癥狀是大腦中不斷、無法控制地閃回當時的恐怖畫面、噩夢連連,伴隨有出汗、心悸和驚恐。

維多利亞警察局警長、“編碼9”(在網絡語言中表示“家長守護”)基金會創始人馬克·托馬斯在講述自己遭受創傷后應激障礙的感受時說,他的大腦中不斷地、清晰地、不遺漏任何細節地閃回2003年4月8日的那個可怕畫面。那是一個自殺者的尸體。他見過不少自殺者的尸體,但這個成了壓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是一個二層公寓樓。我的大腦中總是出現那些臺階,樓梯扶手。門鎖銹跡斑斑,地面上鋪著小地毯。”托馬斯講述道,“我的眼前不斷地浮現出水池里堆著的鍋碗瓢盆,還有死者……他穿著的衣服,他臉上的表情。”

七年前,當托馬斯走進維多利亞警察學院時,他以為已經為自己選擇的職業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學習期間,他觀摩過尸檢,觀看過現場勘查的錄像帶。血淋淋的畫面沒有讓他退縮。“我把尸體看作偵破案件的證據,對死者的家人充滿了同情。走出教室,我能夠迅速轉換心情。”

格林警官登上乞力馬扎羅峰

畢業后,對日常工作中各種恐怖的場景、聲音、作案手段等,托馬斯逐漸地習以為常,“那些都是超出普通人想象的場面。人們不理解為什么警察,即便是經驗豐富的警察,也會對一些案件束手無策,因為他們沒有見過,更別說理解罪犯的兇殘和喪心病狂。”

澳大利亞聯邦警察局前高級指揮官格蘭特·愛德華曾是一名優秀警察,同時也是一名出色的運動員。在34年的警察生涯中,他處理過詐騙案件、緝毒、打擊人口販賣等,但是他沒有想到,自己會患上創傷后應激障礙。

他1985年入警,成為一名聯邦警察。他熱衷健身運動。1996年4月4日,在新南威爾士州的塞米爾,他單只手將重達201噸的蒸汽火車頭在鐵軌上拉動了36.8米;在1997年堪培拉舉行的一次慈善活動中,他拉著220噸的火車頭走了25米,為需要幫助的人募集善款。他還在澳大利亞第九頻道電視節目中拉動過C130型軍用飛機。他多次參加世界最強壯人比賽,并在1997年奪得了冠軍,被稱為澳大利亞“最強壯的男人”。2001年入選吉尼斯世界紀錄。就是這樣一位世界級的強人,在一名同事自殺身亡后患上了創傷后應激障礙。他把這段經歷寫在了自傳《強人》(2019年出版)中。他寫道:“警察日常工作中所見的一個又一個駭人的場景,猶如一塊塊小石子,被不知不覺地填進了肉眼看不到的‘背包’里。我每天把它背在肩頭,日積月累。”

“日子一天天過去,你會發現這個‘背包’越來越重,但是你無能為力,只能背著它。直到那一天,你再也背不動它的那一天。”

但是,面對同樣的工作壓力,為什么有的警察患上創傷后應激障礙,而其他警察卻沒有?

心理學家艾倫·科斯舒曼認為,一些個人的內在因素,包括恢復能力、工作之外的壓力、之前是否遭受過創傷,是否存在抑郁狀態、藥物濫用等都會有所影響。同時還有一些外在因素,比如背叛、網暴、歪曲事實的媒體報道、被群體排斥以及無法得到來自警察局的支持等。

國際創傷壓力研究協會發布的治療指南中指出,80%的創傷后應激障礙患者伴有精神疾病。馬克·托馬斯承認自己除了患有創傷后應激障礙,還患有抑郁癥和焦慮癥。他自嘲說:“這簡直是買一送二啊!”

創傷后應激障礙治療

《澳大利亞預防和治療創傷后應激障礙和復雜的創傷后應激障礙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推薦通過心理干預進行治療,包括聚焦于創傷的認知行為療法(CBT)(主要為曾經歷創傷,如兒童身體虐待/性虐待、家庭暴力、意外事故、喪親或其他創傷性事件的3至18歲兒童及其照顧者提供短期心理治療)和眼動脫敏再處理療法(EMDR)(又稱眼動身心重建法,是由弗朗辛·夏皮羅在1990年代創建的心理治療方式。其做法是讓心理創傷患者再去回想令人不悅的場景,治療師給予雙側刺激,例如讓眼睛左右移動,或是敲擊患者手部)。這兩種療法都是讓經歷者在安全、可控的情況下直面自己的創傷,挑戰令他們無法擺脫的認知扭曲。

《指南》還推薦了社會心理干預,目的在于在治療過程中減少其他共生問題,如無法自理、高危行為、社交活動不足或失業等。

警察局為格林警官頒發英勇獎

現在,越來越多的患病警察有了更多的幫助渠道,其中工作犬的表現非常出色。它們對主人無條件的愛和忠誠,徹底改變了他們的生活。

2013年,維多利亞警官羅布·阿特金森被診斷患上了創傷后應激障礙。自從吉米,一只拉布拉多犬,進入他的生活后,他的不安、過度警覺等癥狀大大緩解。有了吉米的陪伴,他再不用獨自面對病癥帶來的痛苦。他說:“吉米來了之后,我就停用了苯二氮平(一種常用的安眠鎮靜藥物)。吉米像行走的安定片一樣,讓我能夠再度駕車,正常地與人交流。”

羅布·阿特金森警官和吉米的故事

那天,阿特金森帶著獵槍進山打獵。等到他忽然間恢復清醒的時候,他發現自己跪在山腰的一小塊平地上,口中含著獵槍的槍管。

“我當時真的打算扣動扳機。大山里寂靜無聲,空無一人。我的尸體很久很久以后才會被人發現。”但是,隨行的工作犬吉米非常警覺。“它使勁把鼻子伸進我懷里,看著我,舔著我的臉。” 阿特金森說,“這足以讓我改變主意。那天,吉米救了我。”

很多像阿特金森這樣的創傷后應激障礙患者都有過輕生的念頭。他們被禁錮在無限循環的閃回里,無始無終,無法控制,被糾纏,無法自拔。

事情發生在2003年。阿特金森奉命負責一個兒童意外死亡案件的調查工作。調查終結,他以為這個案子會就此結束,但是他的腦海中總是出現那個孩子兄弟姐妹們撕心裂肺的痛哭聲和臉上的驚恐表情。“孩子們的痛哭聲尖銳而凄慘。我總是忘不掉。之后,每次聽到孩子們玩耍時興奮的喊叫聲,我的大腦里立刻出現那個死去的孩子。”阿特金森說。在家里,自己三個孩子追跑打鬧時的興奮叫喊聲也不例外。“我躲到屋外的門廊上,淚流滿面,腦子里閃回那個死去的孩子。日復一日……”“我還會大聲地呵斥孩子們,而原因是我無法忍受他們玩得那么高興。這種狀況持續了六年。”他說。

時間來到2009年2月初,維多利亞州發生大規模山火,造成173人死亡,1萬多人無家可歸。阿特金森接到去火災現場查找尸體的艱巨任務。此前在交通部門工作的時候,他出過數以千計的交通事故現場,見過嚴重受傷的傷者、車輪下血肉模糊的尸體;聽到過傷者痛苦的尖叫聲……“工作要求我寫完這個事故報告,馬上又要開車去下一個事故現場。那時,一名交通警察要干兩個人的活兒。”

當時,阿特金森沒有感到自己有什么不妥,但是之后回想起來,他那時總是發火,脾氣越發暴躁,已經說明他的精神狀態出現了問題。應急救援人員常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他們只知道要隨時準備進入“作戰”模式,沖向現場,而不知道在產生焦慮時應該停下來,求助。“我越是努力工作,越是無法控制自己的火氣。我覺得周圍的人都是混蛋。” 阿特金森說。

2013年,在妻子反復的催促之下,阿特金森去見了心理醫生,被確診為創傷后應激障礙。他嘗試了常規的“談話療法”,并開始吃藥,但收效甚微。

2015年,他得知美國有一種被廣泛使用的治療方法——工作犬協助治療創傷后應激障礙。他聯系了澳大利亞工作犬工作站。工作人員為他匹配了吉米。“我們一見面就產生了感應。你可不是能和任意一只35公斤重的拉布拉多有這種感應的。”

吉米的出現立刻對阿特金森產生了治愈效果。他們成為了形影不離的伙伴,阿特金森腦海中的惡魔開始被吉米驅散。吉米能感知到他所有細微的身體語言、在外人看來如撲克牌一般的臉上出現的細微表情;感知到他雙手的抖動、聲音中的顫抖。

吉米時刻保持警覺,發現主人狀態異常時會立即用身體去提醒他回到現實,用鼻子溫柔地碰觸他;舔舔他的手和臉;或是把兩只爪子搭在他胸前。“它好像在說,嘿,醒醒,伙計。看著我。停下你在想的事,呼吸,然后把你帶出噩夢。”

工作站的理查德·勞德說:“人與狗之間的親密關系能夠讓人產生安全感,對創傷后應激障礙患者有非常好的治愈作用,能夠幫助減少他們身體和心理上的過度反應。”

工作犬自出生便開始接受嚴格訓練。在公共場合或者擁擠的場所,它們為主人營造私人安全空間;當感知主人在做噩夢時,它們會去觸碰主人。哪怕僅僅是撫摸它們柔韌順滑的大耳朵也能帶來治愈的感覺。

理查德·勞德說:“法律允許工作犬進入公共場合。它們可以全天24小時陪伴著主人。”

澳大利亞工作犬工作站創辦于1996年,至今已派出470只工作犬。雖然每只工作犬4萬澳元的價格不菲,但他們也會通過慈善捐贈免費派出工作犬。

患病后的生活

2011年,澳大利亞聯邦警察馬克·凱利結束了13年的警察生涯。他曾負責調查一系列跨國大案:跨境販毒、打擊恐怖分子、跨境拐賣兒童等。2002年前往巴厘島,負責夜總會恐怖爆炸案的調查工作。常常目睹被拐賣到其他國家、被虐待、過著悲慘生活的兒童,他受到了極大的刺激,直至被診斷患上創傷后應激障礙。“我知道我在工作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最終還是堅持不下去了。我無法再幫助更多的受害兒童。我承受不住了。”凱利去看了心理醫生,醫生要他立刻停止工作,接受治療。

但是,休滿病假后,他的狀況依舊沒有好轉,無法工作。無奈之下,凱利只得遞交了辭職報告。失去工作給他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妻子與他離了婚。他失去了房子,開始酗酒。“我覺得生活沒有了希望。我想到了自殺。”

澳大利亞原聯邦警察高級指揮官格蘭特·愛德華,澳大利亞1997年“最強壯男人”獲得者,將自己的創傷后應激障礙經歷寫成《強人》一書

一個朋友聯系到了自己的精神科醫生。醫生給凱利打來了電話,要凱利一定去找他。凱利重新開始了治療。他的狀態慢慢好轉。“首先,我接受了現實,我的精神狀態出現了嚴重問題。我要面對它。我知道為了讓自己好起來,我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他說:“現在我從泥沼中走了出來。我感謝自己,感謝我的家人。我差一點結束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我就不會知道自己可以這么強大。”

之后,凱利再度走入婚姻,又生了幾個孩子。接連修完心理學本科學位和臨床心理學碩士學位的他,現在是一名注冊心理醫生,在一家私立心理診所工作,為警察提供心理評估和治療。他還在修臨床心理學的博士學位,研究課題為國際通用治療警察創傷后應激障礙實踐。

有一些警察在一段時間的治療和休息后,繼續從事警務工作。馬克·托馬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說:“我很幸運,有一位好領導,有‘回到崗位’這樣的好項目。沒有他們的幫助,我不可能像之前一樣正常工作。可是很多警察沒有我這么好的運氣。”

警方用字母牌標記彈殼位置

托馬斯認為,對于有創傷后應激障礙反應的警察來說,讓他們一邊在警察局接受心理醫生的治療,一邊在原有崗位上正常工作是最好的解決方案。“我很幸運得到領導的支持,同意我在接受了兩年多的治療后回到原崗位工作。最初我每周二、四當班四個小時,后來時間逐漸延長,直到正常。”托馬斯說。很多警察為了避免“觸景傷情”,選擇調換工作單位。

工作能夠讓人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繼續工作能夠加速康復。有些警察的癥狀比較嚴重,無法繼續工作,只得辦理了病退。“對于他們來說,這是解脫還是更大的失望呢?伴隨著病退,他們失去了工作,同時也失去了自我認同。他們需要慢慢習慣。沒有了高強度的工作,對于他們也是件好事吧。”托馬斯說。

盡早意識到自己的狀況,盡早求助是康復的關鍵。但是羞恥感總會成為一個難以逾越的障礙。馬克·凱利說:“警察工作繁忙,壓力大。為了做好工作,他們還給自己增加壓力。他們不愿求助,擔心影響自己的事業發展。其實,糟糕的心理狀態一直在影響著他們的工作啊!”

“藍色超越”組織在發布的報告中寫道,99%的警察認為出現心理健康問題不是患病警察的個人過錯。但是,61%的警察表示他們不會向外人提及自己的心理狀況。這個結果證實了羞恥感的存在。

凱利認為,對于出現心理問題的警察,警察局不應該區別對待。澳大利亞現有6.5萬名在職警察,出現心理問題的警員不在少數。如果讓他們離開工作崗位,他們的健康狀況會惡化,還會引發其他問題,比如酗酒、濫用藥物;他們的婚姻可能會亮起紅燈;他們會入不敷出。

2018年,維多利亞警察局開始實施一項政策,規定病退的維多利亞警察可以享有在職時的福利和臨床治療。維多利亞警察局前局長格雷漢姆·阿仕頓一直與維多利亞警察協會合作,共同研究退休警察應享有的福利。他認為,退休警察不應該被遺忘。

現在很多警察局已經有了多種形式的支持方案:臨床治療、同事間的互助體系、重大事件援助等,但關鍵是要保證患病警察能夠得到這些幫助。

創傷帶來的成長

雖然創傷后應激障礙的種種癥狀令人非常痛苦,但是創傷經歷也有潛在積極的一面,可以產生積極作用。研究人員認為,創傷后應激障礙是大腦的一種應激反應方式,目的是讓我們更好地為下一次可能發生的類似事件做好準備。患者會對生活有更深的感悟;更看重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關系;精神世界升華;對生活有了全新的目標和方向;更了解并堅定個人的力量。

以格林警官為例。他在遭受各種痛苦的過程中發現了自己的強大。多年以后,他逐漸勇敢地面對創傷,甚至能夠平靜地講述自己的痛苦經歷。他說:“那件事后,我對槍產生了恐懼。但我知道不能逃避。我選擇挑戰自己,面對恐懼。我決定要成為一名槍械教練。我做到了。我感到猶如經歷了一次重生。”

此外,他還打贏了一場歷時10年的刑事賠償官司,拿到了補償金;利用工作之余學習,獲得了金融碩士學位;成為生命線慈善捐款大使;創立“二次打擊”商業演講,進行了無數次的公開演講。2019年,他被澳大利亞職業演講者協會授予“年度最佳演講者”獎。

2014年,凱利參加了自殺同事、也是好朋友的葬禮。他和幾名同事感到“應該做點什么”。隨后,“藍色希望”在“臉書”上誕生,鼓勵正在遭受創傷后應激障礙的警察說出自己的痛苦,尋求他人的幫助。頁面公布后僅一個半小時,他們就收到了第一條求助短信。之后的六個月里,“藍色希望”為50名在職和退休警察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他們或是傾聽,與他們聊天,或是將他們的求助轉給專業的心理和精神科醫生,建立溝通。至今,超過3000人得到了他們的幫助,及時遏止了多人的自殺意圖。

托馬斯警官走出創傷應激障礙后,創立了“編碼9”基金會,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警察

凱利認為,同事的情感支持和專業人士的治療一樣重要,可能更有效。他調查發現,人們不喜歡獨自面對治療。他們很難堅持專業治療中的冥想或者寫感恩日志。他們把這視為需要完成的另一項任務,另一個刺激他們、煩瑣的任務。因此“藍色希望”組織了一系列實地、面對面的活動,例如建立同事間互助小組、戶外探險;建起設備齊全的健身房;組織露營、社交活動、高爾夫球日等,讓同病相憐的人們訴說相似的經歷,得到支持和理解。“藍色希望”無意于評判或指導他人的生活。他們更愿意去傾聽,去理解。

2015年,被診斷后的孤獨感和與人群的疏離感讓托馬斯創立了“編碼9”基金會,為其他患者提供安全的空間,讓他們感到自己并不孤單。最初,托馬斯只是在“臉書”上開設了一個賬戶,現在它已經成長為一個獲得認證的注冊慈善機構,為遭受創傷后應激障礙的人和他們的家庭提供情感和經濟援助。

講出自己的創傷經歷,為他人做些有意義的事,他們為自己或同事遭受的創傷賦予了新的意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亚洲区第一页|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激情成人| 午夜啪啪网|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色哟哟国产精品|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 久热99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аv天堂最新中文在线| 国产色网站| 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操美女免费网站|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免费看a毛片|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亚洲色图狠狠干|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2020| 亚洲欧美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91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导航| 亚洲大学生视频在线播放| 毛片在线区| 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久久综合结合久久狠狠狠97色|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京| 午夜日韩久久影院|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无码中文AⅤ在线观看| 97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永久在线视频|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 亚洲福利视频网址| 九九热这里只有国产精品| 国产在线视频二区| 高清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色婷婷综合激情视频免费看|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亚洲丝袜第一页| 国产午夜福利亚洲第一| 一级毛片基地| 日韩精品无码不卡无码| 91蜜芽尤物福利在线观看| www.91在线播放| 国产真实自在自线免费精品|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欧美一级一级做性视频| 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一本大道在线| 国产喷水视频| 日韩视频精品在线| 网久久综合| 亚洲精选无码久久久|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丝袜无码精品|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第4页| 无码中字出轨中文人妻中文中| 亚洲第一黄色网址| 九九热免费在线视频| 18黑白丝水手服自慰喷水网站| 国产在线视频二区| 永久成人无码激情视频免费| 日本人妻丰满熟妇区|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做a爰片久久免费|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 激情国产精品一区| 中文字幕无码电影| 国产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