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翔
(龍巖市新羅區村鎮建設管理站,福建 龍巖 364000)
城鎮老舊小區的各項基礎設施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和自然的老化,一些問題逐漸浮現。2020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全面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對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推動惠民生擴內需、推進城市更新和開發建設方式轉型、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币虼?,老舊小區的改造工作刻不容緩,并且是重中之重。老舊小區的改造包括對其基礎設施的改造,以及對小區內大環境的改造。其中,對小區地基和管道的處理,必須考慮老舊小區建筑構造的安全[1]。針對城鎮老舊小區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創新改造對策,以期對改善社區生活環境,提高小區居民生活幸福感有所幫助。
以貯木場生活區的小溪小區為例,該小區建于1979年,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區出現一些問題:首先,水電的基礎設施老化,容易出現安全隱患;房屋外墻被風化,會造成高空危害;當年用水管網設計與現今時代要求不符,用水管網壓力過大,而且管網及其檢查井都容易被異物堵塞。該小區雨水主要通過建筑周邊明溝和蓋板溝排放,而今排水不暢,雨水溝存在淤積和局部損壞。其次,老舊小區在設計之初沒有全面地考慮到現今經濟飛躍發展所造成的車位緊缺和道路承載能力不足現象。最后,老舊小區的建筑過于單一,難以與現代設計的市政基礎設施接軌,不僅下水道易堵塞,路面也易出現凹陷或坍塌現象。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車輛不斷地增加,老舊小區道路對車輛的承載能力不足,路面下陷現象十分普遍。此外,日積月累的自然侵蝕也是導致路面被損的重要原因。被損毀的道路嚴重影響了小區居民的日常出行,對居民的人身安全形成威脅。因此,道路的硬化建設是老舊小區改造的重中之重。
2.1.1 對道路硬化的設計要求
小區內道路承擔著對外交通功能,交通量較大,路面凹凸不平,在既有道路基礎上對路面結構進行改造。將既有水泥路面(15cm厚)挖除清運后,按照設計15cm厚天然碎石墊層+15cm厚C30現澆混凝土面層進行施工。小區內設置禁停及停車區域,采用黃色熱熔反光漆標識,寬度為15cm。保留小區內原有樹木,增加路緣石砌筑花池、增加局部的綠化種植等。圖1 為小區路面改造的設計視圖。

圖1 小區路面改造的設計視圖
2.1.2 道路硬化施工過程要求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應當由項目質檢員隨時對會導致工程質量問題的操作進行巡視檢查,對違章和不符合規程要求的操作,必須及時予以糾正。
工序質量交接檢查:必須堅持上道工序不合格就不能進行下道工序施工的原則,在生產班組完成工序自檢的基礎上,由質量檢查人員進行工序質量交接檢查。如質量不合格,必須堅決予以返工,返修工作完成后應進行復檢,經認可后,方能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隱蔽工程檢查驗收:對于該工程基層在隱蔽前一定要由施工項目負責人通知建設單位和監理檢查驗收,在檢查時發現問題應進行處理,并經復檢合格后方準將其隱蔽。
由于雨污分流工程能節約水資源,在目前環保政策的要求下,對老舊小區的雨污分流改造工作不容忽視。隨著城市的發展,不少老舊小區的排水網絡和基礎設施并不完善,排水網絡與市政網絡管理系統的發展水平不同步,這樣會導致大量的生活污水通過雨水管道網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河流。長期如此會導致自然河流的天然水域出現污染,從而會造成嚴重的水環境污染問題。故此,推進雨污分流工程的實施,是城市發展必不可少的推動力。
2.2.1 貯木場生活小區雨污分流管道存在的問題
以貯木場生活區的小溪小區為例,該小區建于1979年,隨著時間的推移,直至被改造之前,該小區內的雨水和污水管道堵塞境況嚴重,排水極不通暢,有污水溢出的現象。在降雨量過大時雨水積聚,嚴重影響到了小區居民的日常生活。不止如此,地下管道由于使用時間長,有的管道已經破裂,存在污水污染地下水現象。
2.2.2 雨污分流管道的改造原則
雨污分流管道的構建,除了要明確改造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要求,詳細了解工程特點、機械設備性能、資金投入能力和施工小區的實際情況;要充分發揮各級單位現有的施工者和施工管理者的經驗、技術水平;還要采用優先級施工原則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相結合的原則,具體如下:
(1)合理組織施工的原則。
根據小溪小區雨污分流管道改造工程的實際情況,要秉持經濟、可靠、合理的原則,完成此次施工方案的設計。需要準備足夠數量的適合本次工程施工的機械設備和其他資源,使其滿足施工要求;對于整個施工過程實施信息化的動態管理,以此滿足合理組織和不斷優化施工方案的要求,從而保質保期完成施工任務。
(2)技術先進和可靠性原則。
根據此次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施工特點,吸收同類型工程施工的先進技術和成熟的管理技術、管理經驗,結合優秀施工經驗,選用先進的、具有優異性能的施工機械,采取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強的施工技術方案進行施工。
以檢查井的整改為例,對技術先進和可靠性原則進行說明。施工前,通過調查,對直壁式塑料檢查井構造(如圖2)進行了研究,發現該構造具有以下優勢:

圖2 直壁式塑料檢查井構造圖
——施工安裝便捷:塑料檢查井采用分體組裝的結構,可以多點同時進行安裝,極為方便,同時可在現場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切割、調整,并且在施工完成以后無需養護,這樣可以大幅度地縮短施工周期;
——節約成本:塑料檢查井同等載荷條件下重量遠小于同規格的傳統檢查井,這樣減少了運輸成本,不僅節約了材料而且降低了成本;
——密封性好:塑料檢查井采用橡膠圈或熱收縮套柔性進行連接,可靠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水力特性好:由于塑料管道內壁光滑,在相同條件下排水量可比混凝土管提高30%;
——耐腐蝕,抗磨損:生活污水和雨水通常帶有腐蝕性,塑料材質的耐腐蝕性遠勝于混凝土制品。
(3)確保工期原則。
根據小區業主對此次工程的工期要求,合理規劃各種資源,科學組織施工,最大化地利用資源,進而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進度。依據整體工期和不同進度工期的安排,對工期進行分解,劃定日進度、周進度和月進度,做到各項分部工程施工街接有序,實現總體計劃穩步推進,保證在限定時間內高質量地完成全部工程。
(4)質量保證原則。
明確本次工程質量大綱和質量目標,全面監控施工過程,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和控制程序,嚴格對材料質量和施工質量進行要求,雙管齊下,達成高質量施工的要求。不僅如此,還要結合工程特點與實際情況制定可行、有效的施工方案,確保施工質量、進度的高效達成[2]。
2.2.3 改造雨污分流管道設計要求
管道溝槽未超挖,碰到軟基時,采用回填天然砂石(壓實度≥95%)進行地基處理。溝槽深度按不大于5m計取(超過5m時進行分臺開挖)。開挖時若地質條件較差,不能保證施工安全時,經業主、監理、設計和施工單位會商后,確定新的開挖邊坡或采取其他處理措施。管道溝槽上堆土距槽邊1m以上,且堆土高度不大于1.5m。管道溝槽開挖遇地下水時,進行施工降水以保證干槽施工。管道溝槽開挖到設計標高時,組織設計人員及有關部門人員驗槽認可后,再進行下一道工序。除圖紙有特殊說明外,管道溝槽地基承載力特征值保證≥100KN/㎡,不足時進行地基處理。靜力觸探按有關要求作業,并把有關數值反饋給設計單位[3]。
總的來說,創新地改造城鎮老舊小區要利用城市更新理念,實施城市社區整治改善,將社區功能補短板貫穿于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之中,實現城市基礎設施全面提檔升級。城鎮老舊小區治理是一項繁雜的系統性的社會工程,涉及面廣,存在眾多矛盾問題,不可急功近利,一蹴而就。更不能將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視作一項短期任務和政府單獨性任務。老舊小區的改造需要建立長效治理機制,需要政府、各職能部門單位以及居民自身協同并進、共同發力,共同將老舊小區打造成一個便捷高效、綠色環保、文明和諧并且富有溫暖的居住環境,讓城鎮老舊小區居民過得更舒心、更美好,滿足老舊小區居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