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中發 吳 賢 金憲輝 郭希紅
(云南省公路科學技術研究院道路所,云南 昆明 650000)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工程建設投資不斷增大,公路已不單針對車輛行駛,建設專為人行與自行車騎行的美麗公路綠道已是時代需求,然而美麗公路綠道上的彩色超表處新材料應用才剛興起,質量控制中的試驗檢測并無相關規程依據。
筆者根據試驗室內檢測數據,結合工地現場施工,對瀝青路面彩色超表處粘結強度與溫度關系提出思考,為今后規范瀝青路面彩色超表處粘結強度指標檢測,為建設高質量美麗公路提出建議。
我國地理氣候復雜,晝夜溫差大,四季明顯,冬嚴寒,夏酷暑。在復雜環境下建設高質量的公路綠道工程,不僅需要從材料和施工中控制質量,規范試驗檢測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美麗公路綠道彩色超表處的應用是一種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其原理是利用水性高分子聚合物、復合耐磨剛性粒子等為助劑,以水為分散介質合成的環保型道面涂層類材料。通過調配色漿達到色彩、圖案的多樣化,從而達到美化道路環境的目的。
彩色超表處基底為AC-13F瀝青混凝土,瀝青混合料采用70號A級道路石油瀝青,軟化點在46℃(±1℃)[1],在瀝青混凝土鋪筑壓實降溫后,對路面拋除瀝青膜后刮涂底涂,待底涂實干后刮涂主涂,最后在主涂實干后噴涂罩面層。三層施工總厚不小于2mm。
先鋪筑AC-13F瀝青混凝土,在瀝青混凝土降至室溫后,利用拋丸機對瀝青路面拋丸,拋除瀝青混凝土上表面的瀝青膜(使瀝青混凝土骨料直接與彩色超表處粘結,增強粘結強度)。
現場對彩色超表處底涂攪拌均勻,利用硅膠地刮將底涂均勻平整地刮涂在準備好的瀝青混凝土路面上,經4h底涂表干后覆蓋薄膜,確保底涂不被灰塵和雨水污染;24h底涂實干后,拆除薄膜,相同工藝刮涂主涂和覆蓋薄膜;在主涂施工24h后,利用高壓噴涂機將罩面層噴涂在主涂上,在4h罩面層表干后覆蓋薄膜,在24h后拆除薄膜方可進行粘結強度檢測。注意在三層施工都必須均勻,不得出現露底。
在鋪筑瀝青路面時,拌合站取混合料,試驗室內按規范制出5塊車轍板(300mm×300mm×50mm),待車轍板冷卻至室溫后,將車轍板送至施工現場進行拋丸。在彩色超表處施工時,按相同的施工工藝刮涂彩色超表處,待彩色超表處實干后移至試驗室。
用AB組分的高強膠將粘結強度檢測的拉拔頭粘在車轍板面上,拉拔頭直接20mm,拉拔頭粘結間隔不小于40mm。在24h高強膠完全固化后,用環刀切割高強膠和彩色超表處,切割至瀝青面[2]。溫控箱中控溫度從0℃開始,最高至45℃控溫,在0~20℃內每次升溫5℃(±0.5℃),恒溫3h后進行粘結強度檢測,且升溫時間需在30min內。在20~45℃內,用電熱鼓風干燥箱升溫控溫,每次升溫3℃(±0.5℃),恒溫3h后再進行粘結強度檢測。
在達到恒溫時間后,快速移出車轍板進行粘結強度檢測,同一溫度檢測多個值,記錄粘結強度數值和每個拉拔頭瀝青面破壞的面積,檢測在3min內完成,完成后迅速將車轍板移至溫箱內控溫。
檢測數值列于表1,現對檢測結果分析。
表1 粘結強度試驗檢測匯總
溫度-強度關系見圖1
圖1 溫度-強度圖
從圖1來看:在0~5℃間,溫度升高對彩色超表處粘結強度無明顯影響;在5~45℃間,溫度升高對彩色超表處粘結強度有顯著影響,溫度升高,粘結強度降低,且呈線性關系(y= -0.0699x+ 3.2059),由此分析可得出現場溫度對粘結強度的校正,公式如下:
式中:
a——設計或規范要求現場檢測溫度下的粘結強度;
b——現場檢測實際溫度下的粘結強度;
x——現場檢測實際溫度;
y——設計或規范要求現場檢測溫度。
從圖2可看出:現場檢測溫度在0~15℃間,瀝青基面破壞面積隨溫度升高變化不顯著,且破壞面積均在100mm2以下;在15~32℃間,瀝青基面破壞面積隨溫度升高有顯著影響,且32℃時瀝青基面破壞面積和拉拔頭面積接近,基本可達314mm2;在32~45℃間,瀝青基面破壞面積和拉拔頭面積相當,都達到314mm2。
圖2 溫度-破壞面積圖
從圖3可看出:現場檢測瀝青混凝土基面破壞面積在100mm2以下,隨著基面破壞面積增加,粘結強度急劇減小,破壞面積在100~314mm2間,隨著破壞面積增加,粘結強度緩慢減小,破壞面積達到314mm2時已是完全破壞。
圖3 破壞面積-強度圖
從現場檢測(見圖4)分析來看,瀝青路面彩色超表處粘結強度數值偏小主要由以下幾點造成:
(1)瀝青用量過大;
(2)瀝青路面的壓實度不足;
(3)瀝青路面拋丸時未拋除瀝青膜,或漏拋;
(4)高強膠在彩色超表處上粘結力不足;
(5)彩色超表處層間粘結力不足;
(6)檢測時溫度過高。
圖4 粘結強度檢測
(1)優化瀝青混凝土級配,嚴格按要求施工;
(2)拋丸瀝青路面時掌控好速度,不得漏拋,也不可過拋;
(3)選用合適的高強膠,提高粘結力;
(4)控制好彩色超表處的材料和施工,使施工后的彩色超表處具有更高的粘結強度;
(5)嚴格監控粘結強度檢測時的溫度,盡可能地避開高溫檢測,對于在高溫下檢測的粘結強度,可用4.1的公式進行校正。
本文所述來源于試驗室內試驗檢測和工地現場施工檢測,只針對AC-13F瀝青混凝土上的彩色超表處粘結強度檢測,且瀝青采用70號A級道路石油瀝青,軟化點在46℃(±1℃)。
通過本次室內試驗檢測,結合工地現場施工來看,彩色超表處粘結強度檢測值與瀝青混凝土基地有關,與彩色超表處材料及施工工藝有關,檢測溫度對檢測值也具有顯著的影響。嚴格控制原材料、施工工藝與現場檢測環境,對高質量工程的建設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