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葉
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總醫院健康醫學科,遼寧沈陽 110000
健康體檢是對健康人群進行全面身體檢查和輔助檢查的方式,同時也是醫生依據檢驗結果作出醫學判定,對可能出現影響身體的各項因素進行分析,并干預的過程。隨著社會的發展,患者對體檢部門的期望也在不斷上升,人們渴望了解身體情況,并對疾病進行有效預防,健康體檢的人員也在不斷增加,因此高質量的護理工作變得十分重要。在護理的過程中注意管理工作細節,可以減少護理糾紛和意外的發生。護理管理屬于有組織、有目的的行為方式,管理水平的質量與護士的責任心、業務能力等有緊密的聯系,為了提高體檢的滿意率,本文針對健康體檢的人員進行分析,探究在健康體檢人群中應用細節管理的臨床效果。
選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總醫院健康醫學科進行健康體檢的88 名人員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參照組(n=44)和試驗組(n=44)。參照組中,男25名,女19 名;年齡22~90 歲,平均(37.52±10.55)歲;學歷分布:研究生12 名,本科17 名,大專15 名。試驗組研究對象中,男24 名,女20 名;年齡21~89 歲,平均(37.26±10.23)歲;學歷分布:研究生13名,本科18名,大專13 名。兩組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學歷分布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 ①入選試驗的研究對象自身沒有嚴重疾病,均為健康受檢人員;②臨床資料齊全,自主加入試驗的人員。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的臟器性疾病;②精神障礙,無法正常進行溝通的人員。本研究經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總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入選研究對象和家屬均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
參照組:常規體檢管理,即進行體檢登記,體檢注意事項的告知,體檢指導等。試驗組:在參照組的基礎上實施細節管理。①環境細節管理方面:加強導診人員的管理和培訓,對體檢人員進行合理安排,可以提高體檢效率,縮短體檢等待時間,在體檢等候的時間內,可以提前錄制好溫馨的電子語音提醒,告知體檢人員注意排隊,不要大聲吵鬧;每當體檢高峰時間段,應當適當地增加導診人員的配置,可有效減少排隊候診的壓力,并且做好體檢分流的工作牌,導診人員需要注意在分流的時候,注意語氣,語言親切,對于體檢者提出的問題,及時給予解答,安撫體檢人員的情緒,確保體檢的順利進行。②團體體檢細節管理方面:當醫院內體檢以單位、企業或者其他形式出現的團體性檢查,在正式體檢之前,需要詳細了解不同單位、不同需求和消費層次的要求,確定體檢方案后,進行體檢時間、體檢項目、體檢事項等確認,確保體檢的順利進行,也可提高受檢者的實際需要檢驗率。③體檢注意事項細節管理方面: 在餐前檢查的項目結束之后,可指導體檢人員進行早餐的補充,避免出現暈厥以及低血糖的發生;在導診的時候,需要注意,適當地進行健康宣教,讓體檢過程更為溫馨和輕松,體檢人員也能保持輕松的狀態完成體檢;在體檢的時候倘若有特殊的情況出現,例如體檢前出現感染、發熱等,可以告知并建議體檢人員下一次在進行單項的單獨檢查;對于特殊人群,例如老年人、殘疾人等,在體檢的過程中需要護理人員進行輔助,對于復雜的項目則要進行陪診。④檢驗后的細節管理方面:健康體檢后的服務是體檢的重要且核心的環節,是體檢人員了解自我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因為醫學知識匱乏,多數的體檢人員檢查后,不知道指標結果的意義,在體檢完成后,導診人員可以發放相關宣傳手冊,詳細說明本次體檢各項結果的意義,提高體檢人員的了解率;為體檢人員出具完整、真實、科學性的體檢報告,以便體檢人員查看;對于單位、團隊、企業等體檢人員,可詢問體檢組織方是否需要健康管理計劃,之后在安排專業人員針對人員的特點、身體健康,進行健康宣教;當檢查完成后,護理人員需要進行回訪,了解本次體檢的感受,并且針對體檢人員的意見進行體檢管理水平的改進;向體檢人員講解每項檢查的正常值,體檢人員的身體情況,結果等,對于各項檢查結果進行專業健康指導。健康宣教人員自身要具備成熟的專業知識能力,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在工作中才能與體檢人員更好地交流,也能增強體檢人員對健康的意識,保持樂觀的心態,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兩組研究對象干預時間均為體檢全過程,包括體檢前期、體檢中、體檢結果出具后的跟蹤服務,以實際情況為準。
①記錄和分析兩組研究對象的檢查等候時間,即抽血等待時間、尿常規等候時間、心電圖等候時間、內外科檢查等候時間。②測評和分析兩組研究對象的滿意率。采用醫院自制的滿意調查表評定本研究的滿意率,發放88 張,回收88 張,信度系數Cronbach′s 為0.900,滿意調查表的條目共5 項,總分為100分,若得分≥85 分為很滿意,得分65~<85 分為尚可,得分<65 分為不滿意。總滿意率=(很滿意+尚可)例數/總例數×100%。

試驗組的抽血等待時間、尿常規等候時間、心電圖等候時間、內外科檢查等候時間均短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研究對象檢查等候時間的比較(min,±s)
試驗組的總滿意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研究對象總滿意率的比較[n(%)]
對于體檢人員的體檢需求分析,①護理人員的態度需要:希望護理人員保持耐心和親切,語氣通俗易懂,可耐心解答體檢過程中遇見的問題;②體檢環境的建設:良好的生活和工作可以減輕壓力,提升效果,對于體檢人員來說,體檢環境也是體檢費用的一項支出,自然希望體檢環境能夠安靜、整潔、寬敞等;③健康體檢:它是了解身體的重要方式,單純的體檢存在較大的局限,例如對于特定的人群、老年人、吸煙人群等,更希望能夠有專門的講座進行健康宣講,講解在體檢之后應當注意的問題,并且指導體檢人員形成健康的生活習慣;④體檢時間的要求:在周一到周五,體檢人員較少,但周末就會出現較多的體檢人員,醫院應當在周末增加導診以及檢驗人員,縮短檢驗等候時間;⑤體檢后事項:拿到檢驗報告單之后,可為體檢人員講解各項縮寫的知識和檢驗結果的意義。
明確體檢人員的需求后,再開展細節管理可有效解決以上需求。細節管理是將一套完整的流程肢解成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嚴格把控,并且逐漸量化,在一定的時間內對環節進行完善,最終實現之前設定好的管理目標。細節管理縮短了檢查的等候時間,這是因為體檢細節管理可以提高體檢流程的效率,在每個時間段做好體檢內容的分配,告知患者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檢查;團體性體檢一般來說都是醫院重要的客戶群體,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體檢,以確保受檢人員能夠正常工作,在正式體檢之前,先了解團體檢驗的要求,并且詳細講解體檢的各個流程,提高診斷效率。
開展細節管理能夠提高體檢人員的滿意率,在體檢的過程中及時進行問題解答,該管理側重于檢查后的服務,利用電子檔案、健康管理和宣傳手冊等對體檢人員的健康進行提醒,能夠滿足體檢人員對健康的認知需求。在體檢完成后,對體檢人員進行體檢環境、體檢人員、體檢中心健康宣教等多項服務的了解,有助于提高醫院對體檢服務水平的提高,做好細節管理。
在進行細節管理的過程中,可以收集體檢人員的意見,只有不斷地與體檢人員交流,了解他們的需要,才能夠在日常工作中找到不足的地方,經過體檢工作人員的討論,制訂出整改方案,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執行,才能提高體檢人員對健康體檢的滿意程度。
本研究結果可知,試驗組的抽血等待時間、尿常規等候時間、心電圖等候時間、內外科檢查等候時間均短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的總滿意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了采用細節管理能夠取得理想的效果,規范了體檢過程,減少各項檢查的等待時間,體檢人員對于體檢的滿意率也大幅度提高,能遵守醫院的安排進行體檢。該結論與文燕嫦在《細節管理在健康體檢人群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所得結論一致,即觀察組體檢人群的抽血、尿常規、心電圖及內外科檢查等候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01)。說明應用細節管理可有效縮短門診健康體檢人群各項檢查等候時間,有效提高門診體檢人群的滿意率。
綜上所述,健康體檢人群采用細節管理,能夠縮短各項檢查等候時間,拉近醫患距離,提高滿意率,值得廣泛在醫院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