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葉
(南京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南京 210019)
激烈的市場競爭是建筑企業需要重視經濟成本控制,不斷加強經濟管理的主要原因。企業只有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才能夠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從而實現企業長遠發展的目標。而在這個過程中,經濟成本不僅是企業參與建筑工程的重要資本,同時也是企業凈利潤最直接的影響因素。而基于建筑工程本身的特殊性,建筑企業只有重視經濟成本控制問題,才能夠在更好地應對工程建設中各種風險問題的同時,獲得更理想的經濟效益。
經濟成本預算是企業衡量和判斷建筑工程消耗成本的主要依據。通常情況下,建筑工程項目的經濟成本預算是以項目的中標價為依據進行計算的,而預算成本也不能夠超過中標價范圍內的造價標準。進行經濟成本預算,具體包括施工人員經費、施工原材料費用、施工現場管理經費、建筑項目管理成本以及工程項目稅金幾項主要內容。其中,施工人員經費和施工原材料費用的計算,需要依據式(1)和式(2)來進行。

建筑項目在施工中會受到施工現場環境、施工工藝以及施工人員素質能力等方面的影響,因而施工現場的管理經費需要依靠建筑項目施工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建筑項目管理成本需要從建筑工程的實際大小,項目管理人員結構等角度來考慮,遵循“按照實際計算,總價管理”的計算原則;工程項目稅金則需要依據工程項目的造價來進行計算[2]。
建筑工程的施工會涉及多個不同專業的施工內容,也會出現多個部分需要同時進行施工的情況。一方面,各種類型的機械設備和部分施工人員往往需要在不同的施工區域進行不定期流動,才能夠更好地滿足工程施工建設的要求[1],而在這個流動的過程中會消耗掉一定的經濟成本。另一方面,天氣、施工材料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導致工程必須停工或延期的情況,也會增加一定的經濟成本。從建筑工程經濟成本控制的角度來說,經濟成本預算是對項目整體成本進行考核的主要指標。考慮到施工動態性可能對施工成本造成的影響,要想實現對經濟成本的有效控制,需要重點關注經濟預算成本的合理計算和控制。
在建筑項目的施工過程中,建筑企業需要重視經濟成本控制問題,才能夠更好地達到促進自身發展和提高經濟實力的目標[3]。在對建筑工程經濟成本控制的措施進行分析時,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要想實現對建筑工程經濟成本的有效控制,首先,需要明確經濟成本的主要構成內容。在當前我國建筑市場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建筑工程經濟成本的構成內容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在建設項目總投資的標準下,一種是包括建設投資和流動資金投資兩種主要形式的投資類型。其中,建設投資劃分為固定資產投資、無形資產投資、遞延資產投資、建設期利息及匯兌損益、預備費用5個部分(見圖1),另一種雖然同樣是包括建設投資和流動資金投資兩種形式,但其中的建設投資包括建筑安裝工程費用、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用、工程建設其他費用、預備費、建設期利息5項具體的內容(見圖2)。

圖1 經濟成本劃分類型一

圖2 經濟成本劃分類型二
在建筑工程的經濟投資決策環節,相關人員需要結合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經濟成本劃分類型。從建筑工程的施工規模、建筑施工選址、原材料等方面選擇經濟成本劃分方法。舉例來說,在應用建筑投資的劃分方式來對經濟成本進行控制時,相關人員需要重點關注投資收益率指標、資本金凈利潤率等項目的計算。

式中,R為投資收益率;A為年凈收益額;I為總投資;ROE為資本金凈利潤率;NP為技術方案在運營期內的年平均利潤率;EC為技術方案的資本金。
在對建筑項目的經濟成本進行計算時,需要充分考慮各種可能會影響建筑工程實際建設情況的因素,并通過明確工程項目的建設范圍、施工規模等來為經濟成本預算方案的編制提供更加準確的依據,將建筑項目的經濟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
建筑工程的經濟審查環節主要承擔對經濟投資方案和成本預算方案審查的任務。這樣不僅能夠進一步保證投資方案和成本預算方案的科學性,還能夠實現對經濟成本的有效管理。因而從這一方面來說,對于建筑工程經濟審查環節的成本控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及時發現并解決在前期制訂方案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而在得到項目成本控制的結果之后,還需要結合工程設計的實際情況和經濟成本,從整體上對工程進行評價,針對決策中一些不完善的內容進行優化,從而將經濟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
舉例來說,在當前建筑行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各種新技術、新工藝以及新材料的應用,會對工程項目的經濟成本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在建筑工程的經濟投資審查環節,當涉及各種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的應用時,相關人員需要在經濟成本預算方案中體現相關的成本變動情況。例如,相關人員可以應用增量投資收益率法來對成本方案進行調整:

式中,I新、I舊分別為新舊方案的投資額;C新、C舊分別為新舊方案的經營成本;R(新-舊)為成本差與投資額差的比值。
式(5)是在新方案的投資額大于舊方案,且新方案的經營成本小于舊方案的經營成本情況下才成立的,當得到的R(新-舊)超過基準投資收益率時,就代表應用新工藝的方案符合控制經濟成本的要求,反之則不可行。
在建筑工程的招投標和施工階段,要想實現對經濟成本進行有效控制的目標,需要重點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在工程招投標階段需要保證合作伙伴的信譽,讓各個企業能夠通過合作來共同保障建筑工程在規定的工期內達到建設目標,進而達到企業理想的經濟效益目標。另一方面,也需要重視對整個施工過程的有效管理。對整個建筑工程的施工環節進行監督和跟蹤檢查,盡量減少在施工中存在的各種不必要環節經濟成本的消耗,進而達到合理控制建筑工程經濟成本的目的。
要想實現對經濟成本的有效控制,需要基于建筑項目的建設施工要求,選擇更適合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在優化施工組織的過程中,依據合同工期和工程施工建設的實際要求,對建筑項目的施工方案和涉及的經濟成本控制進行綜合考慮,在列舉多種方案之后,選擇更能夠控制經濟成本的施工方案并對其進行進一步的組織優化管理。舉例來說,某建筑工程為水泵站的施工建設,在工程中涉及泵池、高低壓配電房、控制室、辦公綜合樓等多個具體的施工部分。為了能夠實現對該工程經濟成本的有效控制,該工程的相關人員在將工程項目的成本設定為150萬元后,通過優化施工組織,提出了3種不同的施工方案,并對每種施工方案的預算成本以及經濟價值指數進行了對比分析(見表1和表2)。
依據表1和表2可以看出,組合式模板具有更高的經濟價值和應用價值,在實際應用中更能夠滿足該水泵工程的施工建設需要。在以這種方式確定能夠應用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之后,就可以從選定的施工技術和方案入手,對建筑工程的經濟成本進行進一步的優化。同樣在該案例當中,選擇組合式模板方案之后,通過進一步的施工組織優化措施,將原本計劃的150萬元成本降到132.4萬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成本控制效果。

表1 不同施工方案的對比情況

表2 不同施工方案綜合指數的計算情況
綜上所述,對經濟成本進行控制,能夠有效提高建筑企業在工程建設中獲得的經濟效益。結合當前部分建筑工程建設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要想實現對建筑工程經濟成本的有效控制,不僅需要重視建筑工程各個具體環節中涉及的影響經濟成本變化的因素,還需要注重對整體的經濟成本規劃和應用情況進行關注,以更全面的控制措施來減少在建筑工程中的經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