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婷婷
(滄州交通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河北 滄州 061000)
標準化管理,就是借助統一技術、管理、檢驗等標準,建立規范有序的施工標準體系,對施工進度、施工材料、施工成本等進行有效管控。加強高速公路建設施工標準化管理,針對各階段施工內容制定詳細規范,不僅能有效規避施工風險,提升施工安全性,還能在工期內,實現高質量施工,降低施工成本。施工單位應當重視標準化管理,不斷完善管理體系,創新豐富管理形式,持續將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思想融入其中,為施工標準化管理新常態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某高速公路路線全長131.5 km,設計時速為80 km/h,以4車道為標準建設,路基寬度為25.5 m。公路橋梁單幅共計277座,隧道56座,橋隧比為63.3%,路基挖方和填方分別為2.574×107m3、1.315×107m3,現場施工作業面和交叉施工較多,安全風險大,必須在確保下部及基礎施工在工期節點準確完成后,進行上部移動膜架施工,對施工單位管理組織能力要求極高。
該高速公路項目施工過程中,以標準化建設理念對施工技術、工程質量進行管控。施工技術標準化管理中,施工單位組織人員成立指揮部,對工程進行全過程監管,加大重點部位、關鍵工序等巡查和監管,要求完善地基加固、填筑、攤鋪、壓實等技術流程,優化施工相關內容,確保施工人員各項施工工序均符合規定,地基平整度、壓實度等滿足規范標準[1]。例如,該高速公路沿線地理環境的復雜,地質地貌多樣,涉及山谷、深谷、斷裂帶等,且水文、巖石條件復雜,必須結合施工現場實際,對瀝青進行改性,提升路基、路面施工質量(改性后瀝青技術指標見表1)。倘若巡查發現存在技術問題,需要及時糾正和處理。根據統計,在本項目施工中,指揮部共組織巡查近300次,質量巡查整改通知下發約70次。

表1 改性后瀝青技術指標
施工質量標準化管理中,施工單位組建有專門質量監察隊伍,隊伍人員包含資質及專業水平較高的人員,對各專項技術指標、路面碾壓、攤鋪等質量進行控制。積極推廣標準化管理理念和制度,定期對各施工階段內容進行充分討論,如橋梁、隧洞、瀝青路面等,對其中難點和關鍵技術細致講解,提升整體施工人員綜合水平[2]。在本項目,為保障路面攤鋪質量,施工隊伍基于現場地質條件,選用非觸碰式平衡梁自動平衡裝置進行施工,在攤鋪階段,用一條長度為8~23 cm連桿將兩臺攤鋪機搭接在一起,控制前后距離在700 cm以內,確保攤鋪機振動頻率一致,以保障攤鋪質量達標。結果顯示,施工10次、20次、60次,對應施工質量達標率為80.34%、80%、87%,均比傳統施工模式質量達標率高,滿足標準化建設要求。
施工設備、材料是確保高速公路施工順利開展的基礎,也是施工階段最主要的經濟投入,應當加強施工設備、材料標準化管理,做好施工保障。本施工項目中,施工單位設備、材料標準化管理內容及步驟如下:首先,施工單位應組織人員做好市場調研,通過招投標選擇資質、信用、實力等均強的供應商展開合作,嚴格設備、材料采購質量監管,確保滿足施工標準及設計要求。其次,對進場設備、材料進行質量檢查,采用一般性檢查、抽樣檢查、性能指標試驗等方式,檢查設備、材料質量,確保規格、硬度、數量等與合同內容一致,杜絕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場地[3]。再次,做好設備、材料現場管理,選擇適宜地點、倉庫存放,依照材料屬性、特點等進行分類保存,避免外界因素影響導致材料性能變化;還要設置清楚標示線和警戒線,避免人為損害材料或設備。最后,做好設備日常檢修和保養,安排專門的檢修隊伍,及時檢查設備安全隱患,處理故障問題,確保設備始終處于最佳運行狀態。
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全面落實的關鍵是樹立標準化管理理念。從施工現場、施工內容、施工質量、安全管理等方面著手,建立標準化管理體系,并積極貫徹落實,提升施工整體標準化管理水平,提升項目工程社會和經濟效益[4]。在本項目,施工人員需要堅持標準化管理,理念,充分考察當地氣候、地質、水文等條件,選擇適宜施工技術,建立標準化管理方案,以降低施工風險出現概率。例如,施工現場標準化管理,具體包含以下幾點:(1)場地標準化。以封閉化施工管理為導向,基于現場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線路埋設方案,應用優化自動化控制系統,實現施工場地材料統一調度、拌和與傳輸,基于材料特性,制定針對性防水措施,并且,依照施工需求,科學劃分場地,建立生產區、生活區、試驗區。(2)實驗室標準化。以創建穩定、高效、便捷實驗室為目的,選擇適宜場地建設實驗室,并選用性價比高的儀器設備,提升實驗結果精準性和效率。(3)便道與便橋標準化。施工中要注重便道與便橋管理,設置安全標示,加強日常檢修與維護,保障施工質量。
施工安全標準化管理是高速公路項目順利建設的前提條件。施工單位應當重視施工安全管理,嚴格按照安全標準化管理內容開展工作,保障施工人員人身安全。具體措施如下。
第一,構建施工安全標準化管理體系,以安全標準化管理為目的,優化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管理體系。體系內容涵蓋各個施工安全要素,包括安全生產責任、安全管理人員及機構、安全管理制度、技術管理制度、風險分級管控、安全生產造價控制、隱患排查整治、應急管理、通用作業管理等,參照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標準規范,結合以往高速公路施工管理的實際經驗及作用,不斷完善各項內容,從而提升安全標準化管理效能。
第二,加強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生產管理。建設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必須遵循“誰主管、誰負責”“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等原則,堅持全員參與施工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仔細梳理國家、行業相關標準和規范要求,明確各單位、部門安全生產責任、考核標準等,強化落實生產主體責任,保障安全生產有序開展[5]。
第三,強化施工建設安全標準化管理要點管理。從高速公路的路面施工養護層面看,負責主體應當按照GB 5768.4—2017《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 第4部分:作業區》要求,合理布設作業區,確保人員、設備安全;作業區布設應當做好周圍環境及地質條件前期調研,將作業區與周邊生態區相互隔離,不定期巡視和檢查作業現場,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和風險,及早處理,避免安全事件發生,杜絕人員安全事故發生。從橋梁施工養護層面看,加強高空作業安全防護,要求作業人員按照標準化作業要求,配備全套安全裝備,如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等,按照標準作業流程進行施工,并且結合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科學設置高照燈,最大程度上保障高空作業人員人身安全,避免高空墜落事故發生。另外,還要加強施工安全標準化宣傳力度、安全防護知識普及力度、安全事件應急處理能力提升等,在施工場地設置大量安全標語、橫幅等,布置完善安全防護網,不斷增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
在高速公路建設施工標準化管理中,無論材料設備管理、質量管理、安全生產管理等,其主體都是施工人員。因此,為切實將標準化管理落到實處,就需要從施工人員著手,采用多種措施,不斷強化施工人員專業綜合素質,提升施工人員標準化管理意識,繼而提升管理效能。一方面,施工單位要提升市場準入門檻,提高薪酬福利水平,完善崗位晉升機制,拓寬發展空間,吸納大量專業素質強、經驗豐富,具備充足建設施工標準化管理知識的復合型人才,為施工單位注入新鮮血液,帶來各種新理念、新管理手段和新技術,促進施工單位標準化管理迭代更新。另一方面,加強在職人員專業培訓,組織開展各種教育培訓活動、標準化管理制度宣講活動,將標準化管理理念滲透至施工人員思想行為中,確保其在實際施工中,全方位貫徹標準化管理制度,保障施工現場有序作業[6]。完善獎懲制度,建立標準化考核機制和獎懲措施,一旦發現違規人員,立即判定其違規等級,施加相應懲處,為建設施工標準化管理制度落實提供有效支持。
綜上所述,高速公路作為現代交通體系重要組成,其建設施工質量與社會發展緊密聯系。施工單位作為高速公路施工主體,應當積極貫徹標準化管理理念,完善標準化管理內容,將其融入實際施工項目中,包括施工技術、施工質量、施工設備及材料等,還要借助樹立施工標準化管理理念、優化施工安全標準化管理措施、提升施工人員專業綜合素養等措施,不斷提升標準化管理效能,提高工程項目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