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
黑龍江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聚力譜寫“六個龍江”宏偉篇章,對今后五年工作提出了前瞻性思考、戰略性布局、系統性謀劃,為我們做好當前各項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深入學習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將鐵路企業改革發展深度融入“六個龍江”建設,努力為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運輸保障。
堅決貫徹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提出的“優質公共服務供給能力不斷強化”的要求,不斷提升客貨運產品質量,在質量龍江建設中當好先行。堅持把安全擺在首位。始終把確保高鐵和旅客列車安全作為重中之重,動態修訂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基礎管理、雙重預防、應急管理、人員素質、源頭管理、外部環境、安全監督、公共安全、綜合保障等十項機制,深化安全文化和誠信隊伍建設,強化正向激勵,激發廣大干部職工保安全的主動性,有效提升安全治理能力,截至2022 年7 月20 日,實現安全生產3687 天。優化客運服務品質。樹立“以旅客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完善區域樞紐大站高普分工和換乘方案,形成結構優化、接續合理的譜系化客運產品。啟動非空調普速列車升級換型工作,將既有開行的27 對非空調普速列車全部升級為空調車體。全面推行電子客票業務,大力推廣高鐵計次票、定期票,提高出行效率。提升貨運產品質量。積極探索貨物運輸組織新模式。在裝車量較大的車站和地點,建立“北糧南運”基地;推進糧食產區、深加工企業至進關方向的貨物運輸專列,打通主要通道;培育直通集裝箱品牌項目,完善跨局直通集裝箱運輸體系建設。深挖路網運能潛力,優化高普并行區段普速旅客列車開行,釋放普速線貨運能力,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服務黑龍江省經濟運行。
堅持把創新作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基點,全面融入創新龍江建設。大力推動管理創新。聚焦管理效能提升,鼓勵干部職工圍繞體制機制、管理工具、基層治理等重點,大力開展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協同創新。深化生產力布局和生產組織改革,規范站段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規范集團公司、站段兩級生產調度(管控)指揮中心設置,探索車間化垂直管理,做強生產車間管理力。深化用工制度改革,實施差異化靈活用工管理,科學查定勞動定額,突出勞產率考核“指揮棒”作用,加大政策激勵力度,優化調整定員,實現用工與工作量動態匹配。大力推動經營創新。加強全面預算管理。科學編制財務預算,實行預算指標顯性化管理,以“收入最大、支出最小”為切入點,指導生產經營工作;深入學習研究清算辦法,精細精準實施業財融合,集團公司成立工作專班,制定業財融合清單和實施具體措施,加強預算執行過程的監管和預警控制,確保國有資產安全。大力推動科技創新。打造江北鐵路科技研發基地,加大科研制造核心產品開發力度,以國鐵科技、工業公司等研發基地為依托,集中資源打造以紅外線探測、鋼軌打磨車為代表的高技術產品。加強高新科技應用,深化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重點開展國產化替代、“老字號”改造升級、“原字號”深度開發以及“新字號”培育壯大關鍵裝備技術等應用技術研究;深化運輸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解決運輸生產中難題。
緊盯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提出的“對俄和東北亞國際合作躍上新臺階”目標,依托綏芬河、滿洲里兩大口岸站,全力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加大國際運輸鐵路通道建設力度。構建依托濱洲、濱綏鐵路干線通道,對外與俄羅斯鐵路聯通,對內連接全國路網,以哈爾濱為中心,向東經綏芬河進入俄羅斯,經東方港下海可以抵達東南亞各國,形成哈爾濱至綏芬河至東北亞通道;向西經滿洲里進入歐洲,形成哈爾濱經滿洲里至俄羅斯遠東及歐洲通道。目前,同江中俄黑龍江鐵路大橋已具備開通條件,將形成中俄國際聯運新通道;滿洲里站集裝箱場擴能改造工程于2022 年6 月30 日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集裝箱換裝能力提升一倍。不斷提升口岸站通關能力。充分利用邊境優勢,科學鋪畫“中歐班列”運行圖,優化運輸組織。應用95306“數字口岸”,實現口岸無紙化通關。加強班列運輸組織和動態管理,對中歐班列優先裝車、優先掛運,最大限度壓縮班列的停留時間,確保國際物流通道穩定暢通,路網末端變成對俄經濟貿易樞紐站。滿洲里口岸中歐班列運輸實現逐年穩定增長,經滿洲里口岸進出境的中歐班列已占全國開行總量近三成。加強口岸站疫情防控。堅持“人物同防、聯防聯控”,加強口岸作業場所、設備設施、工作人員管理,對中歐班列司機、口岸交接員、調車組等關鍵崗位進行封閉管理,定期組織開展核酸檢測,入境列車提前全列消毒,票據“零接觸”傳遞,全力保障口岸運輸秩序,確保疫情不通過鐵路傳播。
對標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提出的“鞏固提升綠色發展優勢”要求,積極為建設“綠色龍江”貢獻力量。聚焦“減碳”目標,擴大管內電氣化鐵路覆蓋范圍。緊緊抓住國家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補短板力度的重要機遇,把綠色低碳理念和優質高效推進鐵路建設和基礎設施改造結合起來,鐵路電氣化率已由2017 年的24.7%躍升至38.4%。當前,正全力推進哈伊鐵路哈爾濱至鐵力段等重點工程開工建設,不斷提升電氣化鐵路占比。持續推進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為節能減排作出新貢獻。把推動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作為發揮鐵路綠色低碳運輸優勢的發力點,抓住打好電煤保供、轉儲糧搶運攻堅戰等契機,貫徹落實黑龍江省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政策,積極對接焦化、水泥熟料生產企業,跟蹤糧食深加工等企業,加強全品類“公轉鐵”戰略,加大短變長引導力度,提升全鐵運輸組織和貨運收入水平,完成50 萬噸以上“水轉鐵”運量,力爭全年新增“公轉鐵”運量1800 萬噸以上。做好鐵路沿線綠化造林工作,讓鐵路線變成風景線。持續加強普速鐵路防護林營造工程,開展京哈線提檔升級、主干線斷代區打通、沙害區段治理和站區兩端美化工程,將沿線綠化融入新建哈佳鐵路、哈牡高鐵等鐵路工程,充分發揮在國土綠化中的擔當作用,集團公司現有綠化里程2199.5公里,管內鐵路森林覆蓋率達77.45%。
堅持“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積極對接黑龍江省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讓管內列車成為黑龍江省人民的致富車、幸福車。織密交通網,構建經濟圈。致力從“走得了”向“走得快”“走得好”轉變,陸續開行西寧、上海、漢口等方向直通列車。目前,黑龍江省已擁有直通25 個省級行政區的直達線路,覆蓋全國85%的省、直轄市。加快高鐵交通網建設,牡佳鐵路開通后與哈牡高鐵、哈佳鐵路相連,省內高鐵形成哈爾濱至牡丹江、牡丹江至佳木斯、佳木斯至哈爾濱環線,將牡丹江、佳木斯、雞西、七臺河等29 個車站連接成環,運行僅需6 個多小時,實現省內高鐵閉環,正式構建二三小時經濟圈。開行周末游,盡享龍江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發展理念,依托鐵路網絡,推廣“周末游龍江”活動,設計10 條旅游精品線路,開行漠河、撫遠等方向“龍江之星”旅游觀光專列,“呼倫貝爾號”草原森林旅游列車,開發“高鐵一日游”“公鐵聯運直進雪鄉”等旅游新產品,讓最北風景資源展示在全國游客面前。開好扶貧車,暢通致富路。扎實推進鐵路建設幫扶、運輸幫扶、定點幫扶、消費幫扶等重點工作,在重點工程建設的物資采購和雇傭建設用工方面向貧困地區傾斜。2022年年初以來,累計向脫貧地區采購建設物資近1.4 億元,使用勞務人員550 余人;堅持在偏遠貧困地區開行公益性“慢火車”,700多萬沿線居民暢通出行路;開行高考專列、插秧專列,運送約160 萬人次務農人員赴三江平原插秧,3萬多名考生異地高考。在不通火車地區建設投用了56 個鐵路無軌站,助推當地人員流動、農產品輸出和旅游業發展。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提升落實黨中央重大部署的政治自覺。把不折不扣落實“四保”目標任務作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抓手,在確保各項工作迅速落實的同時,著力解決抓而不緊、落而不實的問題。特別注重在提高工作落實質量上下功夫,不僅要專注工作落實,還要干漂亮活,干專業的活,干有水平的活。推動黨建工作強基提質。各級黨組織堅持大抓基層、強抓基礎,推動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步推進、深度融合、精準融入,堅決杜絕搞形式、走過場,真正解決“兩張皮”問題。堅持從嚴監督正風肅紀。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上用真功夫、下大力氣,進一步跟進做實政治監督,在制止餐飲浪費、外部環境整治、運力配置等重點工作中全過程監督。嚴防死守廉政風險,加強建設、物資、運輸、經營等重點領域的廉政風險防控,把監督“關口”前移,堅持防微杜漸。持續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針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13 種表現,以兩級機關為重點,持續抓反復治,不斷鞏固整治效果。將多頭制發文件,多重進行寫實,多次錄入信息,多個巡檢記錄的“四多”問題納入巡查重點,解決傳達文件搞“一刀切”、簡單化,落實要求清單泛化、上下一般粗,部署工作不考慮實際、層層加碼等問題,持續為基層減負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