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全媒體記者 張 博 劉宇飛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剛剛閉幕的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圍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全面振興“十四五”時期要有突破的這一重要指示,從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高度,明確了農業振興的含義、內容和要求,為全省農業農村工作指明了方向。農業振興是什么?農業振興干什么?農業振興怎么干?如何加快推進農業率先振興,為建設“六個龍江”當好先鋒、作好表率、走在前列。奮斗全媒體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中共黑龍江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王兆憲。
黑龍江要走出全面振興的新路子,對于農業農村部門來說,就是要推動農業振興,實施現代農業振興計劃,通過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堅定不移推進農業現代化,不斷提高農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力。

農業振興是未來五年黑龍江省現代農業的施工圖 (資料圖)
產業興,則農業興。王兆憲指出,省農業農村廳起草了《黑龍江省農業產業振興行動計劃(2022-2025年)》,謀劃了“6+1”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布局。
“6”是要重點推動優質糧食產業、現代畜牧產業、生態林下產業、寒地果蔬產業、冷水漁業、特色農業等六大優勢產業,以重點突破,帶動農業產業發展水平整體躍升。
“1”是實施大食物供給保障攻堅行動,根據產業布局,重點打造關于國家粳稻口糧、玉米和大豆、中高端肉蛋奶、生態森林食品、寒地果蔬、冷水產品、食用菌和特色農產品等八大方面生產供應基地,以高質量供應支撐產業振興發展。
推進農業振興,是黑龍江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內容”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力舉措。王兆憲表示,黑龍江作為農業大省,推進農業振興,基礎實、前景好、后勁足。
“基礎實”是指農業具備率先振興的產業基礎。全省耕地2.579 億畝,占全國的1/9;糧食產量居全國之首,全國人民每9 碗飯就有1碗來自黑龍江;農業綜合機械化率98%,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100%,科技進步貢獻率69%,各項指標位居全國首位,是推進我省農業振興的基礎保障。
“前景好“是農業具備率先振興的發展條件。2021 年,第一產業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高達23.3%;在第二產業中,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占全省工業企業的41.1%,營收占全省工業營收的28.7%;從第三產業看,雖然全省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活動僅占第三產業的1%,但發展勢頭強勁,是第三次產業中最具活力的“增長極”。
“后勁足“是指農業具備率先振興的廣闊空間。2021年,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高達23.7%,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速達到6.6%,高于第二、三產業增速;全省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產值的比例,僅為0.57:1,遠低于2.4:1 的全國平均水平,發展空間巨大;全省加快布局數字經濟、生物經濟,為農業振興提供了機遇。
王兆憲表示,要圍繞當好糧食安全“壓艙石”、爭當全國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等三方面任務聚焦發力。
第一,堅決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中國糧食、中國飯碗”的重要囑托,突出穩面積、提單產、增產能,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建設國家三大主糧作物生產供應保障基地,實施穩糧擴豆行動和單產提升行動,確保全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升到1600 億斤以上,成為保障農產品供給安全的“主力軍”、國家糧食統籌調劑最可靠的“供應地”。
第二,爭當全國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突出“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總體要求,謀劃加快推進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和農業全產業鏈發展的具體路徑,提出創建全國數字農業示范區、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區等一系列任務,構建全國現代農業樣板的施工圖和坐標系。
第三,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緊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樹立大食物觀的重要論述,提出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和食物品種,向森林、江河湖泊、設施農業要食物,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加快構建食物安全保障體系,保障農產品供給多樣性,讓全國人民吃上更優質、更可口、更放心的龍江優質食品。

黑龍江省將“中國飯碗”端得更牢 (資料圖)
農業振興是未來五年全省現代農業的施工圖。王兆憲表示,省農業農村廳將按照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的部署,通過建立“四個體系”,加速推進現代農業振興。
建立領導責任體系。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發揮省市縣工作專班作用,建立責任體系,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強化部門協調,發揮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等技術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建立工作推進體系。圍繞農業振興重點任務,建立任務清單、責任清單,強化專班推進、掛圖作戰、閉環管理,實行“一圖一表一評價”擂臺機制,謀劃項目、創設政策、打通堵點、破解難題,推動農業振興盡快取得突破性進展。
建立考核評價體系。完善現代農業振興指標體系,科學設置評價指標,用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等手段,考出壓力,評出動力,形成“爭先晉位、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建立督導問責體系。將農業振興的重點工作,納入督辦工作內容,建立通報、約談、亮牌、問責四個機制,加強對省委重大部署、重點工作落實情況的跟蹤督辦、督促檢查,推動工作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