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齊 張 為
武昌理工學院
玉雕設計的因材施藝,一般是指玉雕師在玉雕創作的過程中,依據每一塊玉料的獨有特色,將設計題材、風格以及后期雕刻技法進行完美結合,設計出一套最符合這塊玉料的最佳方案。玉雕作品所體現的藝術特色與個性,是人們社會生活的審美觀念、素質層次和民族文化的總體需求與反映。對玉雕設計風格而言,涉及玉雕師主觀方面的因素,例如思想理念、生活經歷、文化修養和審美理想等特殊性。玉雕設計風格的多樣性,也來自審美需求的多樣化。
玉雕設計風格的形成有著多方面的原因。玉雕師通過藝術設計創作出來的玉雕作品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需求,必然要在玉雕作品上留下玉雕師的個人印記。玉雕師作為玉雕設計中的創作主體,他的脾氣、性格、才能、氣質、稟賦等各方面的特點,都會很自然地投射到他所創作的玉雕作品之中,通過創造性的勞動使主體對象物化到精神產品之中,玉雕師在藝術設計過程中或創作完成后的作品中都物化了玉雕師的個性特點和認知原則。當然,也與玉雕師所處的時代、民族等有關。
玉石雕刻是一種古老又特殊的特種工藝美術,玉雕設計創作也是特殊的藝術創作。玉石雕刻的材質是玉石,而玉石是十分珍稀、價值不菲又獨具魅力的原料,玉石的原始形態大小不一,其外形各不相同,而且原石的外表與內部結構也不盡相同,每一寸玉的情況都會隨著雕刻深度的變化隨時發生變化。一塊玉石,通過玉雕師的深思熟慮,用心設計,精雕細琢,到最后做成一件藝術品,讓人眼前一亮,愛不釋手,這需要玉雕師在玉雕創作過程中遵循因材施藝的基本原則。因材施藝,需要充分理解認識玉料。只有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更好地因材施藝,讓每一件玉雕作品成為藝術品。
玉雕設計制作要因材施藝,每一件作品的設計制作都需要根據玉石的形狀、質地和皮色等進行綜合分析才能確定制作的主題。玉雕作品題材的選擇,主要是根據原石的形態和皮色來確定的。具體選擇做人物題材還是花鳥、山水題材,以及是做靜態場景還是動態場景,都取決于原石自有的特性,這就表現出玉雕設計制作中因材施藝的運用。
現在市場上各類藝術品琳瑯滿目,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物質和精神需求越來越高,玉雕藝術品無論從物質的滿足還是精神的寄托,都對人們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要想使作品更具特色、更有文化內涵,就需要玉雕師在設計上結合原石本身特性去設計出更好的作品。玉雕作品因材施藝就是為了結合原石本身獨特的韻味設計,從而使玉石的商業價值得到提高。
首先,玉雕行業中,各類題材都被玉雕師反復制作。各種各樣的雕刻方法也都在不同玉雕作品上體現出來,然而真正把題材和玉石原料完美結合的卻不多。在設計方面結合原石特點,巧妙創新,繼承傳統,但又不拘泥于傳統,在制作上也運用新的處理方法才能使得整件作品完全突出玉雕設計因材施藝的特點。
玉石除了本身資源的稀缺外,在玉雕師設計制作的過程中也被賦予藝術靈魂,因此更受當代消費者的喜愛。它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愿望,是每個人都渴望擁有的精神追求。如今在金錢利益的誘惑下,一些商家完全不顧玉石原料的珍貴,粗制濫造,把好的玉石沒有好好地利用。現在好的原石一料難求,有的原石甚至不雕比雕刻的成品賣得還貴。
因此,現在人們急需轉變思想觀念,擺正心態,利用有限的玉石資源創造出無限的價值。玉雕設計制作因材施藝迫在眉睫,玉雕設計作品的設計構思、研究價值也正是在這種行業發展情形下體現出來。利用原石的特性,挖臟去綹,巧妙利用原石的質地、皮色、形態,使一塊原本不起眼的玉料變成一件完美的藝術品,這才是玉雕師應有的擔當。
從市場上現有的玉雕作品來看,市面上大部分的玉器只是作為一件商品,并不能完全滿足大眾精神上的需求。因此,對玉石的設計創新以及玉雕設計的因材施藝是玉雕師如今尤為重要的修養。一塊普通的原石在一位有修養、有擔當的玉雕師手中可以成為一件藝術品,而同樣的一塊原石在商家眼里只能看到它能賣出多少錢,能從中獲取多大利潤。要從根本上把玉雕定位為玉雕藝術品,而不是一件普通的商品。
如今,商家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創造出最大的財富,在利益的驅使下利用電腦雕刻,使得大量的電腦雕刻作品流向市場,使得從事玉雕行業的玉雕師也不能靜下心來投身創作。
因此,一件玉雕作品要能真正地打動人,成為一件藝術品,還需要玉雕師在設計題材上進行創新,要讓作品自己說話。
審料是玉石雕刻的第一步,也是事關玉雕作品成功與否的基本所在。其目的在于精準識別、判斷原石,準確用料、合理用料,以做到物盡其材、材盡其用。每一塊玉料各不相同,玉質不同,料性不一樣,顏色也不一樣。要想設計得合理,就必須深度審料識玉,讀懂原石里面的具體情況。根據原石的外觀、玉質、顏色、紋路、綹裂等具體情況,初步估計這塊原石可以設計雕刻什么樣的題材。見到一塊原石,不是玉雕師想要做什么,而是需要玉雕師反復審料思考后,看這塊原石到底適合什么樣的題材。要把原石讀懂摸透,看清原石的本質,巧妙用料,根據原石具體情況來選擇題材,表達玉雕師的思想,使這件作品最終呈現出最好的視覺效果和思想情感。

《連年有余》 張為/作

《塞外弓鳴》 陳正齊/作
選擇題材是玉石雕刻創作的第二步。一塊原石在動刀之前,需要進行審料設計,就是根據原石的本質,在心中反復思考,在腦中構思,琢磨這塊原石能夠做什么題材,適合運用哪種雕刻技法,最大化地把玉石的材料之美和設計感體現出來。等到有了一個成熟的想法,就可以開始用筆在紙上畫原石等比大的設計稿。然后反復修改,直到最后完全滿意后,才可以在原石上雕刻。雕刻期間,隨著雕刻過程不斷地深入,玉料可能會出現特殊情況,這樣設計稿也會隨之改變,直到雕刻完成。
玉雕設計其實也是造型設計,需要依據玉石材料的具體情況來設計,使得玉石的外形富有節奏感,流暢、圓潤、飽滿。另外,需要掌握玉石的特性,并把玉石原料的特性與造型完美結合起來,隨形造勢,突出玉料的特點。如玉料的質地、光澤、顏色、透明度等特點,設計時都要進行充分考量。如果玉中有顏色,設計時就要盡量突岀表現其俏色美,把俏色用巧用絕,為作品添彩。造型設計還要從玉料特性出發,以便適度施藝,保證安全加工。如果是脆性大的玉料,設計時不可太玲瓏剔透,以免傷活;如果是韌性大的玉料,設計時內容可以復雜些,雕刻工藝可以精細入微,力求作品玲瓏剔透。不管用什么樣的玉料,設計時一定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用料干凈。運用挖臟去綹或遮綹掩臟技藝,除掉或掩蓋玉中瑕疵。二是突岀其亮點。把玉料最美的部分放在最顯眼的位置,并運用巧妙工藝彰顯其魅力。三是量材施藝。根據玉料的質地、顏色、硬度等施以最恰當的工藝,力求最好的藝術效果。
玉石雕刻作為中國特有的工藝,在作品的創作與設計上,有著因材施藝的獨特要求。一件稱為藝術品的玉雕作品要兼具工藝性與藝術性,唯有精致的工藝才能滿足當下的藝術需求。玉石雕刻設計要做到因材施藝,在設計和制作過程中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戰。面對一塊原石,并不是你想要雕刻什么,而是這塊原石更適合雕刻什么,必須要做到深度讀懂這塊原石,讀透這塊原石,合理地利用好這塊原石,才能創作出比較理想的玉雕作品。另外,玉雕的因材施藝僅靠書本的知識猶如紙上談兵,需要豐富的理論知識和長期、大量的實踐操作,才能從中發現問題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玉石雕刻設計創作中,玉雕師需要探索原石的本性,提升繪畫能力及文化素養,提高雕刻技法,結合材料本身創作到因材施藝才能創作出更好的打動人心的作品。

《玉福娃》 陳正齊/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