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王思博 魏紫軒 程峰
莽莽井岡山,綿延五百里。這里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所在地,是中國工農紅軍的重要發祥地,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
駐守在井岡山核心區的江西省井岡山市公安局茨坪派出所,賡續百年紅色血脈,傳承偉大的井岡山精神,以做新時代“紅軍傳人”為己任,一顆紅心忠誠向黨、一腔熱情服務群眾、一片赤誠守護平安,贏得了廣大群眾的真誠擁戴,在這片紅土圣地上交出了一份出色的“平安答卷”,唱響了一曲新時代的“平安贊歌”。
近年來,茨坪派出所先后被公安部評為全國優秀公安基層單位、一級公安派出所,被江西省公安廳評為人民滿意派出所、全省優秀公安基層單位、全省“十佳派出所”、全省公安機關基層所隊執法示范單位,先后榮立集體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2019年11月,茨坪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為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今年5月,茨坪派出所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模范公安單位”稱號。
井岡山是一座沒有圍墻的革命歷史博物館。茨坪派出所始終把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作為政治建警、紅色勵警、文化育警、從嚴治警的根和魂。井岡山的革命遺址成為全所民警學習的“課堂”,革命文物成為“教材”,英烈模范成為“老師”。
“在烈士陵園里,有井岡山斗爭時期犧牲的4.8萬多名革命先烈。其中,有姓名可考的只有15744人,無名英雄達到3萬多人……”每一位來到茨坪派出所工作的新民警,上班的第一天都要來到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聆聽英雄故事,緬懷革命先烈,接受精神洗禮。
“我們將井岡山革命歷史作為派出所民警的‘入警第一課’,目的就是希望民警不忘來路,永葆初心。”茨坪派出所所長李國鋼說,“我們還同時抓住民警入黨等人生重要節點,持續開展紅色教育,用紅色文化浸潤民警思想,系好民警不同時期的‘第一粒扣子’。”
除了上好“入警第一課”、系好不同時期“第一粒扣子”之外,茨坪派出所更注重常態化開展紅色教育,連續10年開展了以“十個一”為主要內容的“傳承紅色基因、永葆忠誠本色”主題教育活動,即講一個紅色故事、唱一首紅色歌曲、聽一場紅色講座、踏一次紅色足跡、看一部紅色影片、讀一部紅色書籍、寫一篇有關紅色教育的心得體會、組織一次紅色培訓、重溫一次入黨(入警)誓詞、開展一次紅色文化知識競賽,讓每一名民警在回望紅色歷史、賡續紅色基因、滋養紅色初心中,鑄牢忠誠警魂,堅守為民初心。
茨坪派出所還建設了集紅色教育、廉政教育、榮譽教育為一體的“勵警室”以及開展紅色教育的黨史教育基地,定期組織民警特別是中層干部和新民警開展活動,擦亮紅色底色,把忠誠為民的優良作風根植在民警心中。近年來,派出所共組織各項學習、宣講、參觀活動100余次。
茨坪派出所全景
茨坪派出所服務大廳
學習是為了更好地銘記,銘記是為了更好地傳承。茨坪派出所通過紅色育警使一代代民警樹立起堅定的理想信念,擔當起薪火相傳的歷史重任,積極投身公安事業,忠誠履職奉獻。
走訪轄區孤寡老人
茨坪派出所轄區面積130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1.64萬人、暫住人口3.2萬人。轄區內有茨坪革命舊址群、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井岡山革命先烈紀念塔等著名紅色紀念地和眾多風景名勝,每年來此參觀學習和旅游的人數達1800萬人次。確保轄區安全,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茨坪派出所創新實施“民警人人都是110”新型警務模式,在轄區建設了9個“110服務點”,每個點由一名民警負責,承擔接警處警員、調解員、情報員、防范員、服務員、宣傳員“六員”角色。派出所還在每家每戶張貼責任警區民警公示信息,群眾24小時可以撥打民警電話或通過微信報警求助,全面實現了“民警上門、警務進村、警點前移”。家住西林小區的徐韜一家因液化氣泄漏導致中毒,鄰居發現后立刻撥打了民警電話,民警爭分奪秒將全家人救出送醫,保住了一家三口的性命。雨夜被困景區的游客,遭遇山體滑坡,危急時刻看到墻上的“民警公示欄”,一通電話,民警迅速出動,及時將被困人員轉移,16名游客安全脫險。
為充分發揮派出所作為社會治安“第一道防線”的作用,依法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茨坪派出所以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為龍頭,深入開展了“昆侖”“冬雷”等專項行動,重拳打擊“黃賭毒”“盜搶騙”,嚴打各類刑事犯罪。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線索辦結率、案件清零率、網逃到案率實現3個100%。
為加強社會面管控,有效預防違法犯罪活動,茨坪派出所實行了“三化”措施:一是巡邏防控網格化——將轄區劃為9個片區39網格,由民警帶領特巡警24小時全天候布警,實行“四定三包”(定民警、定巡防員、定任務、定獎懲,包片、包網格、包安全)的網格化巡邏防控體系。二是勤務機制融合化——協調整合茨坪交警中隊、茨坪特巡警中隊資源,實行一警多用、一警多能,統一執法,點、線、片聯勤聯動,互通警務信息,共享警務資源,提高街面路面見警率、管事率、違法控制率、交通管控率。三是技防措施立體化——在各村莊各社區各景點全面布建天網工程,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火車站等重點場所建設一批多功能的“智慧云眼”系統。通過上述措施,打造了“上有天網、下有地網,地上有人、路上有卡”的多維立體防控格局,最大限度擠壓了違法犯罪空間。
針對每年來井岡山參觀的游客和參加紅色教育培訓班人員的求助類警情,茨坪派出所在各景區景點設立了由派出所警員、景區景點工作人員、志愿服務者組成的服務站。2017年以來,茨坪派出所共救助走失老人、小孩150余人,為游客找回丟失的手機等物品380余件,深山救援26起、救出人員62人。游客們稱贊:“這是片最安全的‘紅色凈土’。”
截至目前,茨坪鎮100%的景區景點和98%以上的居民小區已連續12年實現刑事案件“零發案”目標,井岡山風景名勝區在全省景區滿意度、安全感測評中連續12年獲得第一。繼“紅色井岡”“綠色井岡”之后,“平安井岡”成為井岡山另一張嶄新的名片。
民警與紅袖章“義警隊”一起走訪
開展網格化巡邏防控
在近年來開展的“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中,茨坪派出所緊緊圍繞“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新時代“楓橋經驗”,大力發揚依靠群眾的優良傳統,廣泛發動群眾、組織群眾,努力構建起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紅色治理體系。
茨坪派出所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模范公安單位”,所長李國鋼作為代表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
所長李國鋼在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范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上
茨坪派出所把了解掌握社情民意作為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的基礎,深入農村、小區、企業、學校,及時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將矛盾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賀警官來了,快到屋里坐……”今年是茨坪派出所在轄區開展大走訪的第12個年頭。12年的走村進戶,很多民警和居民們都如老友般熟悉。每走訪一處,民警都與群眾聊近況、拉家常,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給群眾講解安全防范知識。
熟悉了,親近了,也更信任了。近年來,在民警的感召下,越來越多的群眾自發參與到維護社會治安的工作中來。“五老調解平臺”“治安理事會”“矛盾糾紛應急小組”“紅袖章義警隊”“志愿服務隊”……一支支群眾治安力量在竹林蒼莽的革命圣地蓬勃而起,形成群防群治的強大合力。
茨坪派出所在每個治安較復雜的自然村、小區、企業都組建了“五老調解平臺”,每個“平臺”有3至5名成員,由當地德高望重的“五老”(老黨員、老退休干部、老退伍軍人、老長輩、老教師)擔任,讓說話有分量、處事有辦法、群眾信賴的身邊人調處群眾身邊的矛盾,協助民警解決小矛盾、小問題、小糾紛、小摩擦、小投訴等“五小”問題,打造社會治安“減壓閥”。
“我們五老調解平臺專門幫助調解一些小糾紛。”年逾古稀的李奎龍是位老律師,也是當地群眾心目中德高望重的老長輩,他精通法律、為人熱心、辦事公道,說話有分量。他參與調解的糾紛,成功率達99%。
由于來景區游覽的游客人數連年增多,游客與游客之間、游客與本地從業人員之間的矛盾糾紛也時常發生。為應對各種突發矛盾糾紛,茨坪派出所成立“矛盾糾紛應急小組”,成員由派出所民警、旅游法庭法官、各涉旅部門行業負責人等組成,一有矛盾糾紛即可快速處置、及時解決,使游客高興而來、滿意而歸。2020年5月,正值旅游旺季,上山觀光車出現擁堵,一名游客與一個孩子一同擠車時,與孩子的父母發生爭吵和拉扯。正在景區巡邏的民警立即控制好事態,將他們帶到派出所進行調解,并及時啟動旅游調解機制。雙方在民警的耐心調解下思想很快轉過彎來,最終相互致歉,重新踏上旅途,一起旅游小糾紛有效化解。
一如井岡杜鵑,漫山紅遍,如今,茨坪派出所發展的“紅色治安員”“紅色調解員”已達2500多人,遍布全山各個角落,“小矛盾、小問題、小糾紛、小摩擦、小投訴”五小問題得到全面解決,轄區的治安形勢持續向好。
茨坪派出所堅持把群眾需求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視群眾為親人,為群眾辦實事,爭當服務群眾的紅色傳人。
在茨坪派出所建設的9個轄區“110服務點”中,都設立了預約公示牌和意見收集箱,為群眾提供預約服務、登門服務、錯時服務、跟蹤服務等一站式服務。一個個寫著民警姓名、警號、手機號碼、報警電話的責任區民警公示欄,在茨坪鎮隨處可見。群眾可直接撥打社區民警手機聯系,派出所服務群眾更便捷。在茨坪派出所,民警的手機24小時不關機,執勤車上常年放著防滑鏈、醫療箱、擔架、修車工具,群眾任何時候都可以找到他們,遇到困難隨時可以尋求幫助。
在轄區人流密集地“擺攤設點”指導群眾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
聯合藍天救援隊開展防溺水宣傳和搶救落水人員演練
茨坪派出所在扎實開展“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的同時,還創新優化了“三同五大”群眾工作機制,每個季度都由派出所領導帶隊,用一個月的時間深入基層,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工作”,集中開展“民警大走訪、治安大整治、矛盾大化解、困難大幫扶、信息大采集”工作。“三同五大”工作機制的運行,實現了駐村民警公示欄張貼到戶率、走訪群體覆蓋率、防范宣傳資料發放率、征求意見到戶率、問題整改到位率、信息采集錄入率、矛盾化解清零率7個100%。今年以來,茨坪派出所走訪群眾2萬余戶6萬余人次,提供法律咨詢200余次,召開各類座談會25余場(次),收集群眾的意見和建議125條,落實整改措施62條,化解矛盾糾紛115余起,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72個。
與此同時,茨坪派出所堅持“傳統+科技”“腳板+鍵盤”,把為民服務延伸到網絡。搭建了“指尖上”的派出所,深入轄區創建了56個微信群,涵蓋轄區用戶1萬余人,占轄區微信用戶的96%。派出所民警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將治安動態、警情提示、防詐宣傳、便民措施等信息及時傳送到群眾手中。群眾遇到問題動動手指,就能找到民警求助,實現了服務群眾“零距離”。
井岡翠竹,郁郁蒼蒼。茨坪派出所始終將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們的愛民故事猶如滿山翠竹,多得數不清。
2022年5月25日,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范立功集體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茨坪派出所所長李國鋼作為代表參加了大會,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黨和人民給了我們這么高的榮譽,我們將再接再厲,俯身耕耘,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李國鋼滿懷激動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