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郭永安 陳巧巧
湖北省宜昌市公安局猇亭分局古老背派出所。
1992年。
轄區總人口約8萬人,其中常住人口5.03萬人,有古老背、云池、虎牙3個街道,21個居(村)社區。坐擁云池深水港和三峽航空港;滬蓉、滬渝等5條高速,318國道,漢宜、宜萬鐵路橫貫全境,轄區“水陸空”縱橫馳騁,交通十分便利,區位優勢明顯。
現有民警18人、輔警10人。
街面巡邏
猇亭,得名于西漢,著名的“夷陵之戰”發生地。它瀕臨長江,是長江出三峽后的第一塊沖積平原,面積118.52平方千米。曾經的三國古戰場,如今已成為宜昌市城區工業經濟發展主戰場。目前,轄區有宜昌市重點龍頭骨干企業、上市企業、化工企業58家,涉及重點建設的現代工業、科技創新、臨空產業、港口物流、文化旅游等五大產業園區。守護于此的古老背派出所立足轄區實際,主動創新作為,積極探索出“張貼110警情通報函、老警新用、警格對接、企業老鄉聯誼群”等“平安秘訣”和特色警務,為服務轄區企業發展、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助力宜昌經濟高質量發展譜寫著時代新篇章。
如何把警務工作的觸角延伸到千家萬戶,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把矛盾化解在社區?古老背派出所在實際工作中堅持問題導向,將張貼“110警情通報函”聯動手段與“警格對接”服務模式進行有機結合,生成轄區群眾公認的“紅黑榜”,有效促進了人人參與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的融洽氛圍。
“轄區矛盾糾紛化早化小”關鍵在于發現早。發現早才能化解及時,從而確?;獾昧?。古老背派出所延續疫情期間“警格對接”服務模式,將警力全部下沉社區,把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前置于小區,以公安力量為主導,發動社區、物管企業、小區業委會等組成“服務共同體”,常態化開展隱患排查、糾紛調解、治安巡邏等日常工作;同時,選拔調解經驗豐富的退休老黨員、較有威信的樓棟長組成“民警+網格+黨員+樓棟長”調解小分隊,形成“網格調解”工作機制。
2022年2月下旬,綠洲新城小區居民于某因噪音問題與樓上住戶產生了矛盾,于某還在小區業主微信群中揚言“此事鬧出人命就不好了”。網格員發覺后立即啟動“網格調解”機制,分別邀請社區民警、網格員、樓棟長和黨員調解員一起上門開展思想勸導工作,最后成功化解了這起有可能激化的鄰里糾紛事件。
你談我聽
噓寒問暖
緊急救援
握手言和
俗話說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在古老背派出所就有這么一群兢兢業業的老民警,他們工作認真負責,做事老道熟練。多年的基層工作經歷,使他們積累了一套獨特的調解技巧、溝通方法。
為了將“網格調解”工作效能最大化,古老背派出所聯手轄區三個街道辦事處共商探索,不斷優化人力調整,逐漸形成“1老+N少”的配備。
助企宣傳
2021年10月10日9時許,古老背派出所老民警楊以銀如往常來到自己管轄片區——蔡家畈社區,一面協助網格員小楊入戶開展人口普查工作,一面細心收集社情民意。10時許,楊以銀剛踏進富民小區,就聽到前方傳來一陣陣爭吵聲。顧不上疲憊,他立馬加快腳步向前跑去,發現原來是一樓的汪女土和二樓的老張正在爭吵。
“有事大家好好說,吵來吵去的多傷和氣?!甭牭竭@熟悉的聲音,兩位不約而同地轉身喊道:“老楊,你快來評評理?!备幻裥^是一個沒有物業的老舊小區,僅有一棟樓,住戶以中老年人居多,因房屋年久,下水管道老化漏水,已引發多起鄰里糾紛。經過多次調解后,老楊和大家也很熟悉了。
安撫好兩位的激動情緒后,老楊先來到一樓汪女士家中查看情況。只見廚房屋頂隔板已被拆除了一部分,屋頂漏水的地方下面暫用塑料盆接著。接著,老楊又來到二樓,發現老張家廚房洗菜水池臺面已破損,無法使用。仔細查看了兩家的情況,認真聽取了兩人的想法后,老楊看了看旁邊愁緒滿面的小楊,小聲說道“放心吧”。簡短的三個字讓小楊吃了定心丸。考慮到汪女士腿腳不便,三方調解現場會就在一樓汪女士家中進行。
因為關乎日常生活,老楊意識到這個問題必須要盡快解決好,不然兩家的矛盾極有可能激化。調解中,老楊從兩位當事人的角度出發,分別說明了兩家目前生活上的難處和想解決的問題。通過老楊面對面的溝通,最后兩家一致同意請維修師傅將下水管道接好,水池臺面修好,費用由兩家平攤。隨后,老楊趁熱打鐵,立即聯系到了一位專業師傅前來維修。當日下午,聽到困擾兩家的“大”問題順利解決了,老楊也松了一口氣。同時,為了徹底解決該小區下水管道老化漏水問題,老楊積極與社區溝通、建議,協同社區做通所有住戶的思想工作后,整個小區管道更換也順利完成。
類似這種鄰里之間雞毛蒜皮的小矛盾、小糾紛,楊以銀充分發揮他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妥善化解了200余件。平時,居民們見面都親切地直接喊他為“活檔案”。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古老背派出所充分發動群眾、依靠群眾、組織群眾,多年前,就組建了一支長期活躍在長江岸邊的治安聯防隊。特別是落實長江大保護行動以來,在一線警力緊張的情況下,派出所科學調配資源,聯合分局治安大隊、巡防大隊加強了長江沿岸夜間巡邏力度。同時,積極調動社會力量,發動社區網格員、退休老黨員、企業負責人、保安員、治安積極分子“五種社會力量”,實行“巡、聯、檢”三查巡邏模式,組成了一支人數規模大、日夜行走在長江岸邊的“哨兵志愿隊”,全天候守護長江猇亭段20公里長江岸線,切實推進禁漁禁捕落地落實,有效保護長江生態環境,形成了長江岸邊的一道流動的平安“風景線”。
截至目前,長江“哨兵”志愿隊已巡查走過1000多公里長江岸線,猇亭段長江岸線非法捕撈行為已近乎絕跡,垃圾越來越稀少,江水越來越清澈。同時,派出所還聯合市漁政、區農業農村局、區交通局等部門組成聯合執法小隊,開展長江禁漁執法行動,嚴厲打擊非法捕撈違法行為。
“打通服務企業最后一厘米,更需要我們主動多跑些。”派出所領導班子經常這樣要求全體民警輔警。
針對轄區內企業多、外來務工人員流動性大等實際情況、古老背派出所設立企業證照辦理綠色通道,民警逐一上門走訪登記、收集資料,在統一為外來務工人員辦理居住證和提供異地身份證辦理服務的同時,以籍貫省份為主線幫助企業員工建起老鄉聯誼群10個,確保做到情況明、底數清,以便社區民警及時全面掌握流動人口的思想動態和流動去向,并定期在線上幫助提供“法治科普”“安防體檢”等服務,有效指導企業安全生產、內保管理、疫情防控舉措,重點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管理主體責任。
每年4月和9月,副所長兼社區民警張照明都會到轄區廣汽乘用車宜昌分公司開展線下員工普法宣講,講解打架斗毆、故意傷害等違法行為犯罪成本,通報真實典型案例,增強企業員工遵紀守法意識,有效減少了企業內部矛盾糾紛的發生,客觀上成為了企業安全生產的“穩壓器”。
通過建立警企微信群、老鄉聯誼群,將服務延伸到指尖,做到“零距離”服務企業,實時提供咨詢解答服務,確保企業員工在遇到矛盾糾紛時能夠通過“鍵對鍵”與派出所迅速連線,快速聯動響應、合力穩妥化解。截至目前,通過微信線上的渠道共解決咨詢問題500余條,及時化解涉企矛盾糾紛40余起,共為企業開展上門反詐宣傳20余場次,受眾達10000余人次。
“我們是2010年從深圳引進到宜昌的企業。這些年來,古老背派出所的民警經常來為工人們開展防盜防騙等法治宣傳,為企業發展提供定制服務,他們對我們實在是太好了!”轄區某企業法人代表王朝暉動情地說。
古老背派出所全體民警輔警堅持從思想上“破冰”、從行動上“突圍”,先后推出線上、線下等多項服務舉措,用心用情用力為轄區企業發展筑牢安全屏障,為新時代宜昌市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著公安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