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湛超
浙江省嵊泗縣公安局花鳥派出所。
2018年12月。
舟山群島最北部的派出所。轄區花鳥島因形似飛鳥且島上植被花草眾多而得名,也稱“鳥嶼花鄉”。島上的“花鳥燈塔”被列為世界歷史文物燈塔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稱為“遠東第一燈塔”。花鳥島有花鳥村、燈塔村兩個行政村,實有人口700余人,流動人口298人,民宿86家。
花鳥島位于舟山群島的最北部,陸地面積僅3.28平方公里。在不久前剛過去的端午假期,花鳥島迎來了今年的第一批客人,游客接待數在嵊泗外島各鄉鎮中排名前列。而在這熱鬧景象的背后,是浙江省嵊泗縣公安局花鳥派出所值守海島,為花鳥島平安和諧保駕護航的點點滴滴。
近年來,花鳥派出所主動融入“全域旅游”戰略布局,服務地方旅游經濟發展。無論是本地居民還是外來人口,提到花鳥派出所都紛紛豎起大拇指點贊。
“近期游客多,路面車輛也多,花鳥的戶外安全和交通問題要多關注關注啊!”
“北岙海塘夜間看熒光海的游客較多,希望你們能多巡邏勸導一下。”
“酒吧和個別民宿晚上音樂聲音吵到我們休息了……”
派出所民警利用和平鴿開展特色反詐宣傳
在花鳥村,一場涵蓋問題收集、疑難會診的“旅游警務”民情會正在召開。面對群眾代表提出的一個個問題,花鳥派出所民警邊聽邊記,并逐一提出合理化解決方案。
花鳥島作為一個5A級景區鎮,雖然面積不大,但是游客均來自天南海北,近三年游客量成倍數攀升。伴隨著旅游經濟的快速發展,景區治安管理工作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花鳥派出所向社會面發放《旅游警務工作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并結合實際制定了《推進花鳥“旅游警務”實施方案》,對全域旅游警務的工作目標、具體內容、建設步驟、職責分工等進行了具體規劃和部署,指導旅游警務健康發展。在轄區建立“124”工作體系,即1個派出所、2個村旅游聯絡室、4個旅游警務執勤點。同時,新增監控點位36個,除電話報警外,還開通一鍵報警裝置、二維碼掃碼求助等通道,做好陣地布建,推動警務前移,第一時間做好旅游糾紛調處、咨詢求助等工作。此外,還定期開展警民懇談,開門納諫。花鳥派出所所長表示:“我們正在努力打造海島楓橋式‘旅游警務’樣板,為游客暢游花鳥提供最安心服務。”
派出所民警救助受傷游客
派出所民警詳細解答游客咨詢問題
派出所民警組織召開旅游警務民情會
2022年5月,花鳥派出所接到一個求助電話:“是派出所嗎?我們家客人在西子洋步道崴了腳,回不來了。”民警接到求助后立即趕往現場。到達后才發現,情況比想象中復雜得多——受傷群眾在一條長約4公里的小道的中央位置,道路兩旁芒草叢生,很多地方把路都給封住了,要想過去救人,有些路只能靠蹲著甚至匍匐前進。經過一段又一段的“披荊斬棘”,民警終于找到了受傷人員。游客的腳此時已經紅腫,不能正常行走,只能利用擔架將其抬出去。民警和平安志愿者又經過一番艱難的跋涉,才把這名游客救了出來。
旅游警務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單靠公安機關孤軍奮戰進行推動比較緩慢,只有牽頭多方力量共同參與才能最大限度地守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近兩年,花鳥派出所請示地方黨委、政府,協調旅游平臺公司、民宿協會等單位,變“各自為政”為“綜合一體”,努力打造共建共享的旅游警務聯動體。其間,先后聯合救助受傷群眾13人。
花鳥派出所結合本地實際,強化警民互動,推出“和平鴿”反詐特色警務,在所門口設置“網紅”打卡點,向游客宣傳反詐,同時免費發放鴿糧,一改往日被動宣傳局面,吸引不少游客主動接受反詐教育。
“上次我意外受傷了,也是派出所的民警及時把我送到了衛生院治療。在這里,有危難找警察,好使!我正要當面謝謝他們呢!”剛來花鳥島創業的李女士說道。由于人生地不熟,李女士剛開始很迷茫,得知派出所在民宿管理服務上可以24小時在線咨詢后,她像吃了定心丸一樣。在民警的指導下,各種審批、登記事項都順利辦結了。
為了給游客提供更加便捷專業的服務,花鳥派出所邀請專業人員進行導游講解、醫療救助等技能培訓,并推行“1+1+1”巡防制度,即1名民警主導、1名輔警協助、發動1名平安志愿者參與,在游客聚集區域面對面“零距離”服務,實現證照線上辦、問題就地解、糾紛當場化,形成“警在景中、景中有警”的全域治安防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