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馬艷

守望太行之巔
鵝屋派出所位于距壺關縣城90多公里的太行山巔,轄區內溝壑縱橫、道路崎嶇,被人戲稱為“太行山上的小西藏”。2008年,年僅22歲的申飛飛來到這里,像一株頑強的小草把根深深扎在大山深處。他用腳步丈量了轄區18個行政村、172個自然村的山山水水、溝溝壑壑。他把群眾放在了心上,群眾也把他記在了心里。他把人生中最寶貴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巍巍太行山,以實際行動擦亮了頭頂上的那枚警徽,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守山人”!
作為一名黨員,申飛飛堅持把群眾滿意作為一切工作的“度量衡”,不斷完善和創新便民利民措施、優化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最大限度方便群眾辦事。
農家出身的申飛飛,面對鵝屋九曲十八彎的太行“貓路”和當初只有兩個民警的派出所,不僅沒有氣餒,反而在心里立下一個誓言:一定要踏踏實實、真心實意為老百姓辦實事、解難事。他結合山區特點和辦事情況給自己提出了服務群眾“四四四三”工作要求和服務承諾(即四點:服務態度好一點,規范執法嚴一點,做人做事實一點,忠誠奉獻廉一點;四個一:一張笑臉相迎,一杯熱水接待,一把椅子讓座,一句再見相送;四勤:勤動口,勤動手,勤動腿,勤動腦;三辦:無論何時何地一樣辦,無論親疏遠近一樣辦,無論貧富高低一樣辦)。
2019年7月,家住河南省內黃縣的趙某珍到鵝屋派出所申請補錄戶口。30年前,她因和丈夫感情不和離家出走,導致戶口丟失。申飛飛多次往返于她出生、居住生活過的地方調查取證,上報審批,最終為其補錄了戶口。
前幾年,他還為家住長治縣蘇店鎮西賈村因沒戶口不能參加中考的趙某香補登戶口。因沒有出生證,申飛飛想方設法協調,免費為其父女做了DNA親子鑒定,終于趕在中考之前為趙某香補錄了戶口,開辟了長治市利用DNA技術服務群眾上戶的先例。

給村民送糧食

14年來,進村路途上有多少次為孤寡老人求醫送藥、為留守兒童捐資助學、為求助游客伸手援助,連他自己也說不清。他把群眾當親人,視轄區如故鄉,寧愿自己多吃苦,不讓百姓跑冤枉路的工作作風深受轄區群眾的愛戴。有一年,申飛飛陪留守老人趙大爺過年的時候,趙大爺激動地說:“飛飛比我孩子還親呢。”
針對鵝屋轄區交通不便、路途遙遠等情況,申飛飛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專門在派出所設置了群眾連心房和群眾驛站,讓來所辦事的群眾可以歇歇腳、聊聊天。這樣既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也得到了群眾的支持和理解,增進了警民之間和諧友愛的關系。14年來,他經手辦理的戶籍業務20000多人次,上門辦戶送證等100多次,調解糾紛100多次,主動幫助困難群眾200多次,為鵝屋山區捐款捐物共計120000多元。
去年,按照“撤鄉并鎮”的要求,鵝屋鄉并入了大峽谷鎮,轄區的老人見到申飛飛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孩子,現在鄉政府搬走了,你可不能調走呀!”一句樸實的話語,道出的是鵝屋老鄉對申飛飛的不舍。因為在他們心里,申飛飛早已成為了他們的“貼心人”“自家人”。
在鵝屋這種偏遠的山區,派出所很難遇見類似于影視劇里面那樣的大案要案,申飛飛就把涉及群眾利益的民生小案、急事、難事當做自己“為民辦實事”的生動實踐。他利用“1234”(即1個目標:創建無毒鄉;2個陣地:鵝屋鄉、龍泉鎮;3個一體化:摸排和打擊一體化推進、吸毒前科人員和其他重點人員一體化管理、在鵝屋居住人員和鵝屋籍流出人員一體化摸排;4項舉措:全面動員宣傳禁毒、周密部署認真摸排、依法打擊從重從快、教育感化督促整改)禁毒工作法,使得轄區毒品形勢得到明顯好轉,形成了“鵝屋不能吸、縣城不敢吸”城鄉一體禁毒的高壓態勢。特別是在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專項行動中,申飛飛作為縣局的黨委委員,擔任由壺關縣東部五個山區派出所組成的打擊專班負責人,親自指揮、靠前作戰,破獲了12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9人,為受害人挽回經濟損失數萬元。

堅守抗疫第一線

和村民一起過大年
師家背村有一位80多歲的趙大爺,他孫子趙某杰在河南打工的時候結識了當地一群社會閑散青年,因欠下13000塊錢被扣留。趙大爺找到派出所要求幫忙去河南解救,但其手里只湊了8000元錢。申飛飛當即答應將工資卡里的5000元錢借給趙大爺,并連夜開車帶著趙大爺去了河南,通過當地派出所找到了趙某杰。經了解,原來欠下他們的是賭債。在當地派出所的幫助下,申飛飛順利將趙某杰帶回了家。回來后老人帶著500元錢前來感謝申飛飛。申飛飛卻說:“大爺您把錢收好,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我們的職責,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參加工作14年來,申飛飛參與辦理案件150多起,抓獲網上逃犯5名,其中孤身一人抓獲持兇搶劫殺人犯1名。雖然少有大要案件,但都關乎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他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了讓群眾滿意和認可,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來了群眾的滿意指數,讓群眾在每一起案件和事情辦理中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公平正義。
申飛飛針對轄區行政村少自然村多、常住人口少旺季游客多、大案要案少民事糾紛多等“三少三多”的特點,制定了“四包五調”工作措施。“四包”即所領導包聯民輔警,民輔警包聯網格員,網格員包聯小組長,小組長包聯自然村的四級包聯機制;“五調”即針對摸排的線索分類施策,有針對性進行調解處置:疑難復雜事聯合協商調解,行業專業事專業隊伍調解,突發偶發事處警當場調解,日常瑣碎事干部網格調解,急難愁盼事跟蹤回訪調解。
鵝屋轄區各單位人員較少,安全防范力量相對薄弱,申飛飛牽頭組織所有單位進行“共防共治”。成立了由入黨積極分子、網格員、單位保安、聯防隊員組成的“四新”義務聯防隊,在節假日和重要敏感節點不間斷進行巡邏防控。
為了更方便打擊違法犯罪和開展安全防范工作,申飛飛結合與晉城市及河南省安陽市、新鄉市交界的地理特點,與周邊派出所進行“共防共治”,建立跨區域警務合作機制,不定期召開案情分析會及治安形勢通報會,及時有效降低了發案率,加強了跨區域合成作戰的預防和打擊效能。
2020年春,面對異常嚴峻的疫情形勢,申飛飛扛責在肩、以身作則、勇挑重擔,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派出所所長的忠誠本色。作為一名警察,他原來就很少能回家過個團圓年,就連結婚頭年都是妻子李艷陪著他在單位過的。他雖然很想陪妻子和孩子過一個幸福的春節,但面對疫情,他義無反顧地選擇逆行,主動請纓承擔起了兩個省界卡口和一個市界卡口的安保任務。他帶領全所民輔警“白加黑、五加二”地連軸轉。一次在卡口執勤時,他與在單位值班的妻子、家中的老人和孩子通過視頻群聊。沒承想,這次的群聊截屏竟成為了他們最美的一張“全家福”。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兩年多來,他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用自己的辛勤付出牢牢守住了壺關縣的南大門,以一域之安護全域之穩。

入戶探望村民

進校園宣講安全常識
作為“守山人”,申飛飛把滿腔熱血和絢麗青春全部奉獻給了山里的鄉親,成為百姓心中最親最愛的人,而對家人卻有很多說不出的虧欠。2017年,他的父親查出肺癌晚期,為了不耽誤工作,他只請過一次假。后來父親病重只能用止疼藥來維持,轉到了壺關縣中醫院保守治療。當時,他正在縣中醫院執行病殘罪犯的看護任務。雖然他工作的監管病房和自己父親的病房直線距離不足百米,但他卻連去病房看看父親、陪陪父親的機會都沒有。
去年7月11日,黃崖底村突發特大暴雨,多處發生山洪災害。申飛飛接到游客電話求助,游客稱其自駕游玩至黃崖底村時遇到山體滑坡被困在半山腰。接警后,申飛飛第一時間向領導匯報,在安排最近的聯防隊員救援的同時,立即帶領所里的民輔警趕赴事發地點。在出警過程中,他又陸續接到多起求救電話。他一邊安慰被困人員,一邊了解被困人員的具體位置和現場情況。行進路上,因山大坡陡,水流湍急,車輛被洪水沖向路邊,人下車后根本站不穩腳,多處山體滑坡持續有碎石下落,隨時都有被山洪沖走的危險。他帶領民警扶欄桿、走小路、手拉手一步步向被困人員的方向走去。經過近三個小時的艱難跋涉,終于成功解救了9名被困人員。
近年來,申飛飛的事跡被《光明日報》、新華社、中國新聞網、中國文明網等多家媒體廣泛報道,連續兩次榮記個人一等功,先后榮獲“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范”“全國文明家庭”等榮譽稱號,多次受到中央領導的親切接見。
如今,已經擔任縣局黨委委員的申飛飛依然行走在鵝屋的崇山峻嶺之中,他的電話仍然會時常響起。每一個警情和群眾的求助,都是他出發行動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