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邱小平 李樹明
王天佑(右一)和民警一起研究案情
11年的時間很短,短到回家陪伴父母的日子屈指可數;11年的距離很長,長到轄區9.2公里邊境線已不知走了多少遍……在這長短不一的跨度之間,黑龍江牡丹江邊境管理支隊奮斗邊境派出所所長王天佑默默實現著入警誓言:“選擇邊疆,就是選擇了堅守和擔當!”
從警11年,王天佑堅持扎根邊疆沃土,勤勉衛國戍邊,每座界碑和每條巡邏路,都是他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踐行初心和使命的見證。
“12分40秒,達標。”在黑龍江牡丹江邊境管理支隊不久前組織的3公里體能測試中,王天佑以小組第一名的成績跑到終點。考核組組長張春生高興地說:“王天佑往年一直是‘跑步困難戶’,沒想到這次竟然跑了第一,進步不小。”
“之前我體重218斤,參加體能測試時降到了160斤,半年瘦了58斤。”王天佑感慨萬千:“只要下得了恒心,吃得了苦,不愁體重減不下來。”
剛入警時,因為疏于鍛煉,王天佑的腰圍變得越來越粗,與之相伴的則是不斷攀升的體重,最重時甚至達到218斤,別說跑步了,就是正常走路都氣喘吁吁。
“這體重的難題必須要解決,要不咋勝任翻山越嶺的邊境管理工作?”王天佑把瘦身當成了一件大事。平時工作忙,他就利用休息時間長跑,風雨無阻。天氣惡劣,他就在家中跑步機上提升訓練強度。因為跑步時腿部摩擦劇烈,大腿內側肌肉一度破皮流血,沾在褲子上結痂,稍微緩解一下后接著鍛煉……就這樣,他成功把體重降到160斤,3公里跑成績也從曾經的16分30秒提升到了12分40秒。
體重降了下來,身體就變得輕快了,再去翻山越嶺巡邏踏查就不再犯愁了。去年9月的一天,王天佑得到線索,十八盤邊境前沿發現可疑人員,王天佑迅速帶領民警趕到十八盤。
“看看地上有幾雙鞋印?”“兩雙。”“從哪兒開始有鞋印的?”“半山腰。”
“那是奔哨所的方向,附近是進山必經路口,他們人少,多半是騎摩托車。”情況緊急,王天佑帶著民警拔腿就追。沒“瘦身”前,山上狹窄陡峭的小路曾一度令王天佑望之生畏,如今已經不再算是難事。追趕十多分鐘后,王天佑和民警在臨近哨所的路上發現了兩名正要騎摩托車離開的男子。從他們身上當場搜出2把挖掘松茸用的工具,及時消除了一起越境采集隱患。
王天佑(右一)帶領護邊員在邊境前沿執勤
王天佑(左一)巡邏途中與解放軍戰士商討邊境管理工作
錯綜復雜的重點邊境要道,在他手上被繪成“十八盤全線踏查防控圖”,“人、物、路、點……”一一濃縮在紙上,也刻在了王天佑心里。
近年來,王天佑主動跟進體制改革后的工作重心調整,不斷在邊境管控工作中開辟新思路。他徒步踏查轄區9.2公里邊境線,在“三走”“四再”活動中提煉形成“違邊人員四環管控”法,成為強化新時期邊境管理工作的有益探索。
“聽了民警走訪宣傳講解,我感覺收獲很大,也能自主規避一些風險了。”這是轄區村民邢傳華的切身感觸。為了調動邊境地帶生產生活人員守邊護邊的積極性,王天佑可沒少費心思。他主動接洽邊防連隊領導和林場負責人,定期組織召開邊境情況分析會,并利用支隊招募“丹江邊管義警”的有利契機,協調吸納10名林場務工人員加入派出所的“義警”隊伍,每天分三個時段巡查,及時反饋邊境防護設施狀況和通邊小路異常情況,有效提升了邊境管控工作實效。
奮斗邊境派出所轄區邊境線平坦行車道少之又少,王天佑經常帶領民警徒步翻山巡邏,走上個七八公里是再平常不過的事。長時間的攀山中,他的左膝蓋半月板悄然從勞損到磨損,再從積液到缺口,有時平地走路都感到疼痛。即使這樣,只要膝蓋稍有好轉,王天佑又會帶領民警踏上巡邊之路。
2021年2月,在一次邊境聯勤踏查時,王天佑突然摔倒。回到市區醫院,一張核磁共振影像引來醫生批評:“再要總爬山,膝蓋就要三度損傷了。”
“當警察就要堅持一個‘鉆’字,什么時候鉆進去拔不出來,就差不多了。”在平凡的執法工作中,畢業于吉林大學法學院的王天佑,用平實話語詮釋著執法工作的態度。
2017年8月,東寧市發生一起故意傷害案件。嫌疑人孫某持刀挑釁姜某后,被姜某持菜刀追砍。案發后,孫某始終認為,自己已經結束了不法侵害,姜某仍持刀過來追砍,自己的行為應該屬于正當防衛。王天佑組織辦案人多方查閱最高法歷年類似判例,組織模擬控辯方各抒己見。經過半年調查,王天佑帶領民警先后查閱50余份法律資料,進行12次案件審核,指導辦案人員4次書寫偵查意見報告書,通過法制部門審核后,提請檢察機關將涉案雙方移送起訴。最終,東寧市人民法院認定此案證據完備、依據準確,按照故意傷害罪進行了宣判。
“被害人自己都覺得證據滅失沒辦法討回公道了,但咱們做警察的不能這么想。我就是一寸土地一寸土地地走,一家農戶接著一家農戶地做思想工作,也要把證據拿下來,還老百姓一個公平正義。”2022年3月17日,奮斗邊境派出所成功查結一起涉嫌尋釁滋事罪案件,該案件的成功偵辦,離不開王天佑的鍥而不舍。
劉某家住東寧鎮萬鹿溝村,因與同村王某有債務糾紛,心懷怨恨,自2021年11月25日至12月20日,23次持菜刀、鎬把等工具打砸王某家大門。由于案發地處鄉村偏僻處,證據獲取難度大。劉某的暴力方式簡單、強度低,法律適用容易出現矯枉過正的情況,但長時間打游擊式的騷擾行為,也嚴重影響了王某夫婦二人的正常生活。附近鄰居因為懼怕這種“擦邊球式”的暴力行為,都不想站出來作證。
王天佑在檢查邊境設施狀況
王天佑(左一)率隊在邊境線踏雪巡邏
這起關乎群眾根本利益的案件,緊緊揪住了王天佑的心。他組織成立專案小組,帶領民警對案件細節抽絲剝繭,確定偵辦方向和思路。那段時間,他們不厭其煩地走訪村民,對證人開展思想工作,最終,在大量證據事實的佐證下,劉某因涉嫌尋釁滋事罪被立案偵查并順利起訴。
從警11年來,王天佑先后辦理刑事案件328起、治安案件1367起,抓獲在逃人員7名,獲評全國移民管理機構成績突出黨員民警,黑龍江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執法標兵”“改革強警先進個人”,牡丹江市公安機關“優秀人民警察”、牡丹江邊境管理支隊“雪城邊防楷模”,東寧市“人民滿意的政法干警”,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
“為黨奮斗沒有‘終點站’,只要心中有信念,就有奮進前行的力量。”奮斗新征程的路上,王天佑信心滿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