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英] 石黑一雄
譯者: 宋僉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本期共讀家庭

42 號家庭
湘潭市雨湖區風車坪建元學校14 班 蔣圣軒家庭
指導老師:彭凱陶

章節選讀——
初見
◎文:[英]石黑一雄 譯:宋僉
庫廷斯機器消失了兩天后,一個留著短刺猬頭發型的女孩走進商店,我估測她的年齡在12 歲半。那天早上她打扮得像個跑步者,穿著一件亮綠色的背心,露出兩條過細的胳膊,一直露到肩膀。她是和她的父親一起進來的,后者身穿一套休閑辦公室套裝,相當高級,兩人在瀏覽商品的過程中,起初都沒有多說話。我一眼就看出了那個女孩對我有興趣,盡管她只是飛快地朝我這里瞄了一眼,然后返身回了商店前區。不過,一分鐘后,她又來了,假裝在聚精會神地看著就在我前面的那輛玻璃展品推車里面的手鐲。接著,她先是東張西望了一番,確定父親和經理都沒有在看她,然后試探性地把身體的分量靠在推車上,推動它的腳輪往前滾了一兩英寸。她一面這樣做,一面看著我,露出一絲微笑,仿佛挪動推車是我倆之間的一個特殊的秘密。她把推車拉回原位,再次沖我咧嘴一笑,然后叫道:“老爸?”父親沒有回應——他被后面兩個坐在玻璃桌上的AF 吸引住了——女孩于是又最后看了我一眼,回父親身邊去了。兩人壓低了嗓子,說起了悄悄話,時不時地朝我這里瞟上一眼,因此毫無疑問,他們討論的就是我。經理注意到了這一點,于是從桌子后面起身,來到我身邊站定,雙手交握在身體前面。
終于,又說了好久的悄悄話之后,女孩終于回來了;她大步從經理身邊走過,直到她與我面對著面。她依次撫摸我的兩只手肘,然后用她的右手握住我的左手,就這樣牽著我,兩眼直視我的臉。她的表情相當嚴苛,但那只牽著我的手卻輕柔地捏了捏我,我明白這是她設計的又一個我倆之間的小秘密。但我沒有對她微笑。我始終面無表情,目光越過女孩的刺猬頭,盯著對面墻上的紅架子,尤其是倒扣在第三層上的那排陶瓷咖啡杯。姑娘又捏了兩回我的手,第二回已經不那么輕柔了,但我并沒有垂下目光看她,也沒有微笑。
與此同時,那位父親也走了過來,步伐很輕,生怕打擾了這一或許是不同尋常的時刻。經理也過來了,此刻就站在父親的身后。我注意到了這一切,卻依然兩眼緊盯著紅架子和陶瓷咖啡杯不放,那只被她握住的手也故意軟綿綿的,只要她一放開,我的手立刻就會沉沉地落回體側。
我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經理的眼睛正緊盯著我。這時我聽到她說:“克拉拉很棒。她是我們最好的AF 之一。”
《克拉拉與太陽》是2017 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石黑一雄的作品,以機器人克拉拉的視角,觀察千變萬化的現代社會。蔣圣軒和他的父親蔣佳林一起讀了這部作品,對于人工朋友、未來社會,他們也有自己的理解。
親子共讀——
我們需要人工朋友嗎?
◎本刊記者:金劍
《十幾歲》:克拉拉是誰?
蔣圣軒:它是一個太陽能機器人,一個可以陪伴孩子的AF(人工朋友)。
蔣佳林:克拉拉是一個有著超強觀察、模仿、學習能力的機器人。
《十幾歲》:為了拯救小主人,克拉拉為什么會去向太陽祈禱?
蔣圣軒:因為克拉拉曾經看到乞丐和狗被太陽救活了,她也想讓太陽治好喬西的病。
蔣佳林:克拉拉需要太陽的能量來充盈自己,太陽是她的神,她認為她的主人和乞丐一樣能得到太陽的庇佑。
《十幾歲》:AF與人類朋友的區別是什么?
蔣圣軒:AF不像人類朋友那樣有血有肉有思想,而且AF懂得為他人著想,不會像人類那樣有自私的一面。
蔣佳林:AF是人類按照需要制造出來的,它是為人類服務的。它無法完全讀懂人的內心,人類都有虛偽的一面。
《十幾歲》:我們的生活需要AF嗎?
蔣圣軒:我覺得不需要,我只要有家人、朋友的陪伴就夠了。
蔣佳林:我們的生活需要AF。其實,AF已經出現在我們生活中,只是不以人形機器人出現而已。
共讀指導——
不必過多解讀科幻術語
◎文:彭凱陶(湘潭市雨湖區風車坪建元學校語文教師)
《克拉拉與太陽》的故事發生在未來世界,如何讀懂這個披著科幻外衣的寓言故事呢?
利用思維導圖,梳理主要內容
這本書含有一些科幻元素,比如庫廷斯機器、PRO 大樓、P-E-G9 溶液等。但其實面對難懂的科幻術語,我們不必過多解讀,甚至可以略讀、跳讀,重點是把握故事的主要內容。像這樣一部情節性較強的作品,可以借助思維導圖梳理故事的主要情節,重點把握故事的起因、經過與結果,給整個故事一個“全景鏡頭”。


抓住主要情節,體悟人生真諦
書里有兩個最令人震撼的情節,可以說是“特寫鏡頭”。一是克拉拉獻出自己的腦部溶液,二是克拉拉向太陽虔誠禱告。太陽是克拉拉堅定的信仰,她認為太陽有神奇的魔力可以治愈人類,這是希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