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曉利
(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農技中心 甘肅天水 741020)
薄皮甜瓜又叫做東方甜瓜[1],據統計2001-2016 年,瓜類水果中甜瓜的產量占到15.98%[2],是人們喜食的主要瓜果之一。它營養價值高、清熱解暑、味道甘甜,不僅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而且還具有消炎、護肝、抗癌等功能[3],市場需求量大。甜瓜種植經濟效益顯著,是麥積區農業致富的重要種植項目。近年來由于施肥不當、栽培方法陳舊,甜瓜的品質下降,市場價格也急劇下降。為了及早解決這一難題,筆者在麥積區中灘鎮緱楊村綠榮農業合作社塑料大棚內開展了品比、施肥和管理研究,選出了適合本區栽培的品種,總結出了施肥和管理方法,提高了品質和產量,增加了效益,加快了農民致富的步伐。
薄皮甜瓜由于質地較軟,不易久置和長途運輸,到了秋季,薄皮甜瓜易變質,所以,在天水地區都是春季種植,秋前結束。種植茬口有日光溫室冬春茬膜蓋種植,塑料大棚春提前膜蓋種植,露地地膜覆蓋種植,并且各茬口都有育苗移栽(圖1)和直播種植方式。目前麥積區種植的品種混亂,大致有白沙蜜、黃金瓜、龍甜1 號、齊甜1 號、蘭州蜜瓜、銀輝、天普、八里香、白雪公主等。種植面積較大的是天普、龍甜1 號、齊甜1 號。為了選出適合麥積區生產的最佳品種,筆者在普通塑料大棚中特開展品比試驗。

圖1 育苗
白沙蜜、黃金瓜、龍甜1 號、齊甜1 號、蘭州蜜瓜、銀輝、天普200、八里香、白雪公主等。種植面積較大的是天普200、龍甜1 號、齊甜1 號。
以上9 個品種,安排在同一個37 米長的塑料大棚中作為一次重復,棚的兩頭各留5 米作為保護行,從棚口5 米開始,每3 米1 個品種(36)株,依次安排白沙蜜、黃金瓜、龍甜1 號、齊甜1 號、蘭州蜜瓜、銀輝、天普200、八里香、白雪公主。
1.2.1 試驗設計設3 個重復,安排在中灘鎮綠榮農業合作社的3 個等長的塑料大棚中,試驗棚土壤肥沃,栽培條件優良。按底肥施磷酸二銨600 千克/公頃、尿素150 千克/公頃、農家肥22 500 千克/公頃。一次施足,旋耕2~3 遍,達到土細面平。按壟高20厘米、壟面寬80 厘米起壟蓋膜(為了達到除草的目的,地膜選為1.2 米的黑色膜)。按棚長方向起壟覆蓋地膜,縱向每3 米安排一個小區,各品種種植密度(圖2)均為每壟兩行,株距50 厘米,每個品種一個小區24 米2,36 株,每個棚為一個重復,三個棚3 次重復,產量統計為累計平均產量。2019 年1 月30日在日光溫室中育苗,3 月10 日定植在塑料大棚中,按正常的甜瓜栽培管理,每次采收完及時統計數據。

圖2 定植
1.2.2 結果統計與分析從表1 可以看出,在參試的9 個品種中,天普200,畝產量為4 085.5 千克,參試品種中最高、比相近的白沙蜜3 918.5 千克增產440千克,增產11.2%。且糖度最高、外感味覺香味最濃。商品性極好。其次黃金瓜和白沙蜜皮較厚,外感味覺香味一般,市場商品性沒有天普200 好。因此天普200 在參試品種中,為麥積區目前薄皮甜瓜栽培的最佳品種。

表1 甜瓜不同品種產量統計表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的消費習慣也隨之發生了變化,甜瓜的品質要求從原來的無公害向綠色和有機食品方向發展。過去人們對甜瓜價格的接受水平在每千克6~10 元,現在只要品質過關,20~40 元人們都能接受。然而,擴大生產有兩方面的困難,一是提高品質問題,二是栽培重茬的問題。因此,如何提高品質、解決重茬問題,成為擺在技術人員面前的難題。農作物的產量都與化肥的施用密切相關[4],過度施用農藥、化肥導致土壤污染的問題特別突出[5],于是筆者開展了減少化肥使用量、增施有機肥、提高甜瓜品質、解決重茬問題的試驗。
試驗品種為天普200,黑色地膜,優馬1 毫米(上海優馬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固體腐殖酸)有機肥。腐熟的有機肥(雞糞通過堆漚腐熟)。磷酸二銨(18-46-0,美國),尿素(46%,劉家峽化工有限公司),硫酸鉀(58%,云南沃特威化工有限公司)。
試驗設在塑料大棚內,前茬作物甜瓜,試驗地平整,營養均衡。試驗設4 個處理,處理1:優馬1 毫米150 千克/公頃,磷酸二銨375 千克/公頃,尿素300 千克/公頃,硫酸鉀300 千克/公頃。處理2:腐熟有機肥75 000 千克/公頃,磷酸二銨375 千克/公頃,硫酸鉀300 千克/公頃。處理3:磷酸二銨375 千克/公頃,尿素300 千克/公頃,硫酸鉀300 千克/公頃。處理4:優馬1 毫米150 千克/公頃,磷酸二銨225千克/公頃,硫酸鉀225 千克/公頃。以上各處理,除優馬1 毫米以2/3 作底肥、1/3 在開始坐瓜時作追肥外(化為水劑,從壟上穴施)外,其余全部一次性施入底肥,耙地2~3 遍,耙和均勻,起壟蓋膜。試驗在一個棚中,從棚的中間分為兩半,各次分為一個重復(本試驗共設2 個重復)。縱向起壟,棚口前3 壟常規施肥為保護行,然后每6 壟一個施肥小區,連續安排4 個小區。各重復間的試驗小區采取隨機排列。數據統計見表2。

表2 施肥試驗產量統計表(兩次重復平均值) 千克
甜瓜種植品質好,瓜果商販爭先搶購,通過和商販商量,瓜果初上市10 天(兩天采一次即前5 次),(5 月6—15 日),價格每千克16 元。10 天后,到5月16-27 日(農歷5 月5 日之前),每千克12 元。5月27 日后按每千克6 元到結束。按此價格計算收益(表3)。
范潔等[6]研究指出,薄皮甜瓜對養分的需求量有特定的適宜范圍,并不是施肥越多越好,本試驗的研究結果與此一致。本試驗結果由表3 表明,處理4優馬1 毫米150 千克/公頃,磷酸二銨225 千克/公頃,硫酸鉀225 千克/公頃,由于肥料配比合理,坐瓜時間早,而且從甜瓜的生長過程中,明顯可以看出沒有重茬的表現,長勢旺盛,初花的雌花數量多,前10 天(兩天采收1 次前5 次的量)產量達26.5 千克,前5 次的價格每千克16 元計,收益424 元。從5 月17-27 日(農歷5 月5 日之前)產量78.5 千克。收益942 元。5 月27 日后到結束產量26 千克,收益156 元。小區總收益1522 元。折合畝收益42 299 元。比接近的處理1 的34 212 元增收8087元,增加收益達23.6%,效益顯著(圖3、圖4)。

圖3 坐果

圖4 果實成熟

表3 效益計算表
處理1 和處理3 對比。除處理1 施有優馬1 毫米外,其他施肥相同。在生長過程中,處理1 沒有重茬的表現,而處理3 長勢不如處理1 和處理2,主要是由前茬作物對甜瓜的影響所致。所以優馬1毫米不但有增產作用,還有克服重茬作用。
本試驗在提高甜瓜的產量和收益的同時,因科學地進行了配比施肥,也減輕了大量施肥造成的環境污染。故可在當地生產中進行大力推廣,以期為當地薄皮甜瓜施肥更加科學提供有效參考。
通過以上兩個試驗,在取得顯著效果的同時,筆者在進行肥料試驗時,采用了高溫管理大棚的辦法。就是棚內定植瓜苗一周后。每天早上等棚溫升至35~36°C 時,開始放風,風口不能放的太大,放風后氣溫不能低于32 °C。一般白天溫度在32~35°C。下午棚溫在25~28°C 時關閉風口。關閉后棚溫不能超38 °C,36~38 °C 的時間段不超過半小時(主要通過下午關閉風口的遲早掌握)。在甜瓜從定植到瓜膨大期結束,采用高溫管理辦法。膨大期后,棚內開始控水(水分過高會影響甜瓜糖分的積累),白天高溫管理,夜間把溫度降低(在沒有冷空氣的情況下,晚上10 點后關閉風口),以便于糖分的積累。通過這樣高溫管理,甜瓜比2019 年早上市了9天。提高了甜瓜的前期產量,取得了顯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