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杰
(貴州大通路橋工程建設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1)
掛籃懸澆從連續橋橋墩0#塊對稱推進,可最大限度確保下部凈空通行,在普通連續梁橋和連續剛構橋施工中廣泛應用。其中節段合攏施工是掛籃懸澆施工重難點,其施工工藝復雜,施工精度要求高,控制難度大,非常考驗現場監控測量技術能力[1-3]。為提高橋梁合攏段掛籃懸澆技術水平,該文以實體工程為依托,展開合攏段力學性能分析,可為后續施工提供數據支撐。
某橋梁設計跨徑862.7 m,主橋為四跨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連續梁橋,跨徑組合為(50+80+80+50)m。箱梁設計采用縱向、橫向、豎向預應力鋼束形成三向預應力體系,剛腹板、懸臂頂板、節段合攏板鋼絞線規格分別為15Φs15.2鋼絞線、12φs15.2鋼絞線、9Φs15.2鋼絞線,縱向預應力張拉應力為1 339.2 MPa。
橋梁主橋跨徑為80 m,懸臂段長39 m,中跨合攏段施工流程如下:
(1)依次澆筑樁基礎、承臺、橋墩、支撐架、主墩墩頂0#塊;施作墩頂臨時固定,0#塊縱向、橫向、豎向預應力張拉,按批次進行孔道灌漿作業[4-5]。
(2)按掛籃安裝規程完成0#塊掛籃安裝,開展預壓作業,消除非彈性變形,安裝模板,進行1#、1’#、1”#塊懸臂澆筑施工;混凝土養護至設計強度90%,開展預應力張拉施工,按批次開展孔道灌漿作業。
(3)前移掛籃,安裝下一施工節段模板,開展2#、2’#、2”#塊懸臂澆筑施工,養護至設計強度90%,開展預應力張拉施工,并分批次進行孔道灌漿作業。
(4)按上述作業流程,依次對稱施作3#~9#塊、3’#~9’#塊和3”#~9”#塊懸臂現澆、構件養護、預應力施工、孔道灌漿作業,9#塊、9’#塊、9”#塊懸臂澆筑施工時,同時完成邊跨的現澆段澆筑施工。
(5)節段合攏施工前,將掛籃體系轉換為合攏吊架,澆筑邊跨合攏段混凝土,養護至設計強度90%,開展剩余預應力張拉施工,并分批次開展孔道灌漿作業。
(6)拆除邊跨、8#、10#主墩支架及臨時固定,第10孔合攏段施工前,將其掛籃轉換為施工吊架,進行第10孔合攏段澆筑施工,混凝土養護至設計強度90%時,依次開展縱向、橫向、豎向預應力施工。
(7)拆除第10孔施工吊架、9#墩臨時固定,第9孔施工前,將其施工掛籃轉換為合攏吊架,進行第9孔合攏段混凝土澆筑作業,養護至設計強度90%時,開展預應力施工及孔道灌漿作業[6-7]。
(8)鋪裝橋面,成橋驗收。
運用橋梁博士V3.2建立橋梁上部結構有限元模型,模型單元選用梁單元,按照各部件實際約束情況、橋梁上部結構荷載受力情況,設置各構件約束條件、橋梁上部結構荷載。在滿足橋梁上部結構尺寸參數、性能參數、荷載分布、約束條件的前提下,適當簡化實體模型,提高模型計算收斂效率。所建立橋梁上部結構有限元模型共計88個梁單元,89個節點,見圖1。

圖1 大橋計算模型(單位:cm)
3.2.1 材料參數
(1)混凝土:C50混凝土,容重為26 kN/m3。
(2)預應力鋼束:預應力鋼絞線抗拉強度標準值1 860 MPa,彈性模量為E=1.95×105MPa,應力松弛系數為2.5%。
(3)波紋管:位置偏差系數K=0.001 5,摩阻力系數u=0.17。
(4)錨具下預應力張拉應力值1 339.2 MPa,單個預應力錨具回縮值6 mm。
3.2.2 作用效應
(1)結構自重:依據設計圖紙標定的各結構構件尺寸、材質橋梁上部結構自重,施工階段荷載以50 t標準計算。
(2)二期恒載:橋面系鋪裝、防排水系統、防撞系統、照明系統等,總計:51.60 kN/m。
(3)活荷載:橋面公路設計等級為Ⅰ級,車道為三車道,根據《橋規》規定,活載取2.85 kN/m2。
(4)橋墩基礎不均勻沉降值:1.0 cm。
(5)結構體系溫度變化:升溫20 ℃,降溫-28 ℃。
3.3.1 短期效應組合截面總體正應力驗算
橋梁主梁按預應力混凝土A類構件計算,在橋梁常規服役狀態下,橋梁短期效應組合對應主梁截面上下緣應力。橋梁主梁下緣為受拉區,截面上緣為受拉區,最大拉應力為0.909 MPa≤0.7ftk=1.855 MPa,符合現行《橋規》控制值要求;常規服役狀態下,長期效應組合對應主梁截面上下緣均為負應力,也符合《橋規》要求。
3.3.2 計豎向預應力時短期效應組合截面主拉應力
在0.6倍的豎向預應力條件下,短期效應組合對應斜截面最大抗裂強度,可算得最大主拉應力值為1.231 MPa≤0.5ftk=1.325 MPa,符合現行《橋規》指標要求。
3.3.3 主梁截面混凝土最大主壓應力驗算
橋梁服役狀態下,預應力鋼筋混凝土主梁為受彎構件,其最大正截面混凝土法向壓應力為11.682 MPa,低于《橋規》中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控制值0.5fck=16.2 MPa,滿足規范要求;其斜截面最大主壓應力值為11.682 MPa,低于《橋規》指標控制值0.6fck=19.4 MPa,滿足規范要求[8-9]。
3.3.4 持久狀況承載能力極限狀態驗算結果
橋梁持久狀況承載力性能為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抗彎性能,根據現行《橋規》要求校驗構件抗彎性能,得到構件正截面抗彎承載力包絡圖見圖2。由圖2可知,構件正截面抗彎性能符合規范要求。

圖2 正截面抗彎最大、小抗力及對應內力圖(單位: kN*m)
3.3.5 短暫狀況構件應力驗算結果
根據橋梁主梁壓應力最大值包絡圖,施工階段主梁最大壓應力值出現在主梁跨中下部,最大值為11.531 MPa≤0.7fck’=22.68 MPa,滿足《橋規》要求。
3.3.6 撓度驗算
橋梁主梁在短期效應組合下,跨中最大撓度為6.9 cm,根據《橋規》給定計算公式,可算得該大橋主梁撓度最大值為(6.9×1.425-7.6)=2.2 cm,低于《橋規》指標控制值L/600=8 000/600=13.3 cm,符合《橋規》指標控制要求。
分別計算預應力作用下主梁長期反拱值、主梁荷載短期效應組合應對預拱度度值,比對所得主梁反拱值、預拱度值大小,若主梁預拱度值大于反拱值,則預拱值取荷載撓度值與長期反拱值之差。
在模型仿真值基礎上,考慮主梁混凝土收縮徐變及預應力損失等因素,主梁長期預拱在理論值的基礎上額外增加30 mm,消除橋梁服役期撓度影響。
(1)案例橋梁主橋為鋼筋混凝土連續梁橋,為保證橋梁監控量測準確性,需提前分析橋梁應力變化特點,強化控制節點處施工監控。合攏段應力計設置截面見圖3,圖中數字為應力計編號,其中106~260號應力計監測所在截面橫橋向應力,其他編號應力計監控所在截面順橋向應力。

圖3 中跨合攏段應力計布置斷面
(2)合攏段箱梁應力監控結果見表1。

表1 應力監控測量結論數據 /MPa
(3)整理中跨合攏段有限元模型計算理論值、現場監控值,得到案例橋梁中跨應力理論值與監控值對比圖見圖4。

圖4 中跨應力理論值與監控值對比
由圖4可知,中跨合攏段各監測截面應力測試值與理論值變化曲線基本吻合,中跨段節點斷面檢測數據變化規律一致,表明所建立橋梁上部結構有限元模型可準確反映橋梁應力變化特征,可用于指導施工。
綜上所述,普通連續梁橋、連續剛構橋主橋合攏段中跨合攏施工流程、受力特性等,對主橋成橋后的橋體線形、承載力性能、承載狀態等均具有重要影響。該文通過建立橋梁有限元模型,得到了橋梁在不同荷載效應組合下的應力變化規律,明確了橋梁施工質量控制關鍵點,并運用現場施工監測數據驗證了模型計算的可靠性,可為后續橋梁合攏段施工監測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