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向宏
(寶雞鈦業股份有限公司,陜西寶雞 721014)
鍛壓機在航空航天、探測設備、壓力容器、化工、冶金、汽車等多行業應用較為廣泛。隨著泵控、閥控系統技術日趨成熟,現已實現模鍛和自由鍛壓機的噸位的大幅提升。通過精密鑄造、無損探傷等手段,提升了大型鑄件的性能、成品率及使用壽命。鍛壓機結構設計更加完善,利用超級螺母緊固的預應力拉桿能使壓機框架承受更大的載荷,增強剛性、抗形變的能力。主體各部件模塊化的設計,便于長途運輸,也使得大型壓機的安裝和檢修更節省時間,能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控制系統采用PLC與多臺上位機電腦實現數據的傳輸,對于啟動、運行、故障(超壓、超溫、超差等)信號的監測,有效地實現過程的閉環控制,避免系統由隱患向故障的轉化,保護人員和設備的安全。基于局域網的壓機控制系統可以與多臺操作機、輔助設備相連,兼容性更強,配合作業、自動化程度更高。動力源的節能設計,變量泵、變頻電機的參與,實現壓力峰值與執行動作一致,波谷低轉速、低功率,更加節能,實現可持續性發展。介紹兩種典型鍛壓機的結構特點及一些檢修方案。
油壓機采用三梁雙柱上傳動結構,工作介質為46#液壓油。主機由上橫梁、活動橫梁、下橫梁、主缸、回程缸等部件通過張立柱、預應力拉桿組合形成一個封閉的框架機構。活動橫梁位于上、下橫梁之間,與主缸、回程缸柱塞鉸接,在液壓力的作用下沿張立柱的矩形表面做直線運動,實現壓下和回程等動作,把來自主缸的壓力通過錘頭傳遞到被鍛壓的工件上。25/31.5MN 油壓機主機如圖1 所示。

圖1 25/31.5MN 油壓機主機
1.1.1 能方便、快捷的調整活動橫梁與立柱的間隙
(1)青銅滑板與錐狀基板安裝在活動橫梁的頂部和底部,對活動橫梁運動的導向間隙提供調節功能,同時也可延長滑板的使用壽命,滑板與基板安裝剖視圖如圖2 所示。在使用過程中,滑板會產生磨損,與立柱的間隙可通過塞尺進行確定。若間隙增大,通過減小調整墊的高度,讓錐狀基板的高度降低,安裝在基板上的青銅滑板往立柱方向靠近,間隙減小,達到理論要求的合理間隙。反之,增加調整墊的高度,使滑板遠離立柱方向,間隙增大。通過調整墊鐵的縱向高度來調整滑板的橫向導向間隙,操作方便、快捷。可以多次調整,直至青銅滑板的導油槽被完全磨損,再進行更換,使用壽命較長。

圖2 滑板與基板安裝
(2)間隙調整的理論數值。活動橫梁設計成與壓力方向相對的微量的撓度,當來自主缸的液壓力施加于橫梁上時,曲面變形,趨于平面;液壓力切斷后,曲面復位。預留合理的間隙(圖3),防止滑板與立柱的過渡磨損。

圖3 活動橫梁與立柱的間隙
1.1.2 主缸柱塞的球面墊設計
主缸缸體位于上橫梁的中心,強制適配連接,通過缸的配合帶和連接螺栓固定于上橫梁。柱塞通過球面墊座體、壓蘭、球面墊等部件連接于活動橫梁上。
在偏心鍛造時,活動橫梁微量的偏移,但球面墊與座體始終保持垂直于壓機本體,有效的避免主缸密封和襯套的磨損。球面墊配合面采用甘油集中潤滑,且壓蘭處的防塵圈有效的阻隔外來污染源進入,延長使用壽命,主缸柱塞連接剖視圖如圖4 所示。

圖4 主缸柱塞連接
1.1.3 回程缸連接的球面墊設計,位移傳感器參與控制
回程缸安裝在活動橫梁的項部區域,每個沖程后把活動橫梁向上拉回起始位置,柱塞末端通過球狀帽,與活動橫梁鉸接方式連接,在偏心鍛造時,使其只有很小的側向作用力作用在密封和導向襯套上,受很少的磨損。在兩個回程缸活塞的心部各安裝一只磁性位移傳感器,用于檢測活動橫梁的位移量和傾斜量。一側為控制傳感器,另一側比較傳感器。當二者的差值大于10 mm時,即|X-Y|>10 mm 時,壓機偏載超差,系統報警,解除后才可以動作,對于設備的安全起到有效地保護作用,回程缸剖視圖如圖5 所示。

圖5 回程缸剖視圖
1.1.4 上砧鎖緊、換砧機構的液壓驅動
上砧鎖緊機構,由兩個鎖緊油缸、導向連桿、T 形掛鉤、成套碟形彈簧等組裝后安裝在活動橫梁內部,上砧鎖緊、旋轉缸剖視圖如圖6 所示。旋轉缸固定于鎖緊缸體的外殼,配有組合式光電開關,控制旋轉角度及油路的通斷。

圖6 上砧鎖緊、旋轉缸剖視圖
執行換砧指令時,鎖緊缸無桿腔進油,推動柱塞桿連接的件6—T 形掛鉤下行,與件7—上砧底座形成2 cm 間隙,此時件3—碟簧處于壓縮狀態,件4—旋轉缸拖拽鎖緊缸體整體轉動至指定位置停止,T形掛鉤短邊與上砧底座T 形溝槽短邊平行,活動橫梁提升,掛鉤完全與上砧脫離。更換完畢后,旋轉缸轉動,鎖緊缸與掛鉤整體轉動,T 形掛鉤長邊與上砧T 形溝槽短邊垂直,鎖緊缸無桿腔高壓油停止,原處于壓縮狀態的成套碟簧回彈,推動T 形掛鉤上移。
依靠成套碟簧向上預壓緊的力,使得上砧與活動橫梁的基面始終保持貼合。旋轉缸的組合開關與鎖緊缸控制閥信號閉環控制(即兩個旋轉缸轉動到位,觸碰開關,鎖緊缸控制閥才失電斷油,否則不予執行),避免了更換上砧時誤操作,造成事故。
1.1.5 工作缸密封壓蘭調平機構
3 個工作缸密封壓蘭上設置有4 組頂絲、調整墊等壓蘭調平機構,使得密封壓蘭始終垂直于柱塞,保證密封均勻的壓縮量,防止偏磨。使用過程中,通過更換調整墊,緊固密封壓蘭,獲得V 形密封相同的壓縮量,方便、快捷。例如:將4 個厚度為12 mm調整墊,替換成為8 mm 后,緊固密封壓蘭,即V 形密封獲得了4 mm 的壓縮量。
1.1.6 主機控制系統
采用2 個西門子S7-400 PLC 和2 個西門子S7-300 PLC,通過4 個HMI 界面任意一個來訪問CPU。系統采用PROFIBUS-DP現場總線技術,用一根通信電纜代替大量的I/O 電纜,用數字化通信代替DC 24 V 和4~20 mA 信號的傳送,實現對現場設備的控制和監測。
1.2.1 主缸襯套、壓套的更換
先拆除活動梁下沖程限位、回程缸與動梁的鎖緊裝置等部件,保證主缸柱塞能夠繼續下行與缸體分離,預留檢修空間。同時為保證過程的平穩性,需借助于平衡梁,貫穿在立柱開檔之間,使用行車抬吊,或使用成對千斤頂同步運行,調整高度。導套安裝于缸筒內部,過盈配合,安裝過程可采用溫差法(液氮冷卻銅套)安裝,防止其局部變形,進而影響與柱塞的配合間隙。
1.2.2 主缸密封的更換
V 形開口密封的安裝方式、裁剪形式如圖7 所示。為延長密封的使用壽命,一般預留合理的余量。密封長度按L=πD+e 來計算(其中D 為密封的中徑,e 為預留尺寸),e 的選用參考見表1。

表1 e 的選用參考 mm

圖7 密封的安裝、裁剪剖視圖
以直徑為Ф250 mm 的柱塞,裝配Ф250/280×125 mm 的密封為例,密封的中經D=(250+280)/2=265 mm,裁剪密封長度L=3.14×265+7=839.1 mm。
3150T 水壓機以乳化液為介質,傳動形式是泵—蓄勢器傳動,即在水路系統中增設高壓容器—蓄勢器。水壓機工作時,高壓水由泵和蓄勢器共同供給,短時間內可供給水壓機大量的高壓水。水壓機不工作時,高壓水則儲存于蓄勢器內,所以水泵及電機的功率可以小些,其利用系數及水壓機的速度都可以提高。3150T 水壓機主機實物如圖8 所示。

圖8 3150T 水壓機主機
壓機主體采用3 梁4 柱,上橫梁和下橫梁通過4 根立柱和螺帽連接成一個封閉的剛性框架,并承受全部工作載荷。上橫梁安裝3 個工作缸、2 個回程缸缸體等。中間設活動橫梁,與3 個工作缸、2 個回程缸柱塞連接,上、下面設有立柱導套。
控制系統為閥控系統。利用凸輪機構的邏輯順序控制閥的開關,分配通向工作缸的高壓水,驅動工作缸執行相關的工作。
2.1.1 柱塞與活動橫梁的連接
主缸采用剛性連接,當偏心鍛造時,活動橫梁發生傾斜,由于立柱導套和立柱的間隙較大(1~3 mm);而柱塞與工作缸導套的間隙較小(D4/dc4),偏心矩主要通過柱塞和工作缸傳給上橫梁。立柱受力雖有改善,但工作缸導套和密封環會加速磨損,增加維修,而且制造、安裝找正比較困難。且密封壓蘭處未設置壓蘭調平機構,易出現密封的偏磨,工作介質容易泄漏。
側缸采用球面支承連接,柱塞立于活動橫梁球面座上,其半徑為柱塞直徑的1.5~2 倍。偏心鍛造時,活動橫梁產生傾斜,柱塞在球面副上相對滑動,使柱塞仍能保持垂直,不易損壞密封及工作缸導套。
2.1.2 活動橫梁的導向裝置
襯套采用鑄銅對開圓柱體,在長期的滑動摩擦下,會產生磨損,因無預先設計的間隙調整裝置,活動橫梁與立柱之間的間隙增大后,需要更換新件達到預設的間隙要求,壽命較短,操作繁瑣。且襯套處為手動潤滑方式,未設置心部潤滑通道,潤滑效果欠佳。
2.1.3 閥控系統
采用伺服電機驅動搖桿軸、凸輪、頂桿機構,實現液壓閥的開關,控制高壓水的通斷、流向,閥控系統原理如圖9 所示。存在的問題有以下2 點:

圖9 閥控系統原理
(1)凸輪、頂桿機構的運動軌跡線性較差,凸輪表面易磨損,進而導致控制高壓水的通斷時沖擊大、振動大。
(2)液壓閥的結構未設計通過先導高壓來開啟主閥,且伺服電機負載較大,聯軸器受較大扭矩,加速磨損,間隙增大后,反饋在搖桿軸另一側的角度傳感器上的誤差增大。累計誤差的存在,需要不斷的在給定和反饋值上修正,故障率高。不能準確的反饋活動橫梁的精確位置,會造成壓機加壓不受控的風險。
2.1.4 上砧采用T 形掛鉤的方式固定
上砧底座與活動橫梁采用螺栓連接后,用T 形掛鉤將上砧與上砧底座相連接。無相應的防松裝置,使用過程中,螺栓易松動、T 形掛鉤易磨損,造成間隙過大。上砧在上行,下行的過程中,由于慣性與底座相互沖擊,產生噪聲。
2.2.1 工作缸配合帶的修復,缸體襯套、壓套的更換
從壓機頂部緩沖罐、充液閥、接力器、回程缸拉桿等部件的拆卸,然后落下工作缸,吊開上橫梁,移除缸體、柱塞、活動橫梁等。按技術要求進行修復。
2.2.2 閥控系統檢修
更換伺服電機聯軸器時,保證與凸輪軸的同軸度,避免內嚙合齒輪的過度磨損,間隙增大。凸輪在軸上的基準位置共線,牢靠固定。凸輪的升角、曲線,符合閥開關的邏輯順序。安裝在凸輪軸兩端的軸承的軸肩位置定位精確。頂桿與套配合間隙合理,潤滑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