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 王志剛
在近年高三化學復習備考中,依據平衡圖像進行的判斷與計算,是眾多高三學生望而生畏的一類考題。學生遇到此類問題時,要么不得要領,失分率極高,要么直接放棄。此類問題已儼然成為高三化學復習備考道路上的“攔路虎”,迫切需要突破與解決。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對于此類問題,應仔細琢磨,精心研究,找到問題突破口,以點帶面,逐步突破。
【例1】(2022·九師聯盟質量檢測理綜·28題節選)我國科學家合成高選擇性光催化劑,在溫和條件下利用CO2合成CH3CHO

ΔH1=-170 kJ·mol-1

回答下列問題。

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與k正、k逆的關系是________。k正、k逆的負對數用pk表示,與溫度(T)關系如圖1所示。其中代表pk正與T關系的直線是________(填標號),判斷理由是
。

圖1
(4)一定溫度下,在剛性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xmol H2,僅發生反應1,測得平衡體系中CH3CHO的體積分數(φ)與x關系如圖2所示。在e、f、g、h4點中,CO2轉化率最高的點是________(填字母),f點對應體系中H、O原子個數比接近________。

圖2
(5)一定溫度下,在剛性密閉容器中充入2 mol CO2和5 mol H2,發生反應1和2,達到平衡時CH3CHO的選擇性為80%,CO2的平衡轉化率為45%,總壓強為560 kPa。反應1的平衡常數Kp=________(只列計算式,不帶單位)。

Kp為分壓計算的平衡常數,分壓=總壓×物質的量分數。
【參考答案及解析】本題給定了一對競爭反應,考查學生的數學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解題時需要結合圖像,系統分析,詳細計算。

(4)隨著H2投料量的增加,另一種反應物CO2的轉化率增大,CO2轉化率最高的點是h。f點的平衡體系中CH3CHO的體積分數最大,則投料比為反應1的系數比[n(CO2)∶n(H2)=2∶5],故該點H、O原子個數比接近5∶2。
(5)中,需要對2個競爭反應進行系統研究,方法如下:


反應1中

-0.8 mol -2 mol +0.4 mol +1.2 mol
反應2中

-0.1 mol -0.4 mol +0.1 mol +0.2 mol
平衡時,剛性容器中平衡總壓為560 kPa,
CO2(g) H2(g) CH3CHO(g) H2O(g) CH4(g)
平衡量: 1.1 mol 2.6 mol 0.4 mol 1.4 mol 0.1 mol
物質分壓: 110 kPa 260 kPa 40 kPa 140 kPa 10 kPa

通過考題剖析可以發現,本題主要考查以下幾點:
(1)平衡圖像中特殊點的含義;
(2)結合平衡圖像或方程式解釋問題;
(3)連續或競爭反應中平衡常數(K)的計算。
這些問題是解題的難點也是考查的熱點,教師在備課及上課時需要引導學生深入研究、用心思考、細心計算,然后建立解題模板,幫助學生掌握解題方法。
【例2】(2022·西安市長安區高三第2次質量檢測理綜·28節選)一碘甲烷(CH3I)熱裂解可制取乙烯等低碳烯烴。
(1)一碘甲烷(CH3I)熱裂解時主要反應有




圖3
①當體系溫度高于600 K時,乙烯的物質的量分數隨溫度升高而顯著增加的可能原因是
;
②若維持體系溫度為715 K,CH3I(g)的平衡轉化率為________,反應Ⅰ以物質的量分數表示的平衡常數Kx=________。
【參考答案及解析】要準確解答①的問題,首先要明確C2H4的來源有三處,即反應Ⅰ正向移動生成C2H4,反應Ⅱ、Ⅲ逆向移動生成C2H4。ΔH1>0(吸熱),ΔH2<0(放熱),ΔH3<0(放熱),T>600 K時,反應Ⅰ正向移動生成C2H4,反應Ⅱ、Ⅲ逆向移動生成C2H4,故C2H4物質的量分數隨溫度的升高而顯著增加;
要做好②的平衡計算問題,準確分析圖像中“特殊點”(一般為“最高點”“最低點”“交點”“始點”“終點”“轉折點”等)是有效的解題手段,“三段式”計算是方法,按步驟計算是操作。

CH3I C2H4HI C3H6C4H8
開始 100% 0 0 0 0
變化 4% 64% 8% 8%
平衡 16% 4% 64% 8% 8%
CH3I(g)平衡轉化率(通過碳原子守恒,均折算成CH3I進行計算):

通過研究可以發現,解決此題的難點為以下幾點:
難點1 平衡圖像中,特殊點的尋找
(1)難點在于復雜圖像,尤其是復合圖像中,學生不能準確找出圖中的關鍵點;
(2)突破辦法:觀察圖像,用心研究“最高點”“最低點”“交點”“始點”“終點”“轉折點”等特殊點的含義。
如本題中,715 K時,C2H4物質的量分數為4%,C3H6、C4H8物質的量分數曲線相交(8%)點就是解題的特殊點。在分析平衡圖像時,需要對這些特殊點進行重點研究。
難點2 結合平衡圖像,闡述原因
(1)難點在于學生答題時不得要領,不能抓住問題的核心與關鍵;
(2)突破辦法:細心分析圖像信息,研究反應特征,按點作答。
如本題中,“當體系溫度高于600 K時,乙烯的物質的量分數隨溫度升高而顯著增加的原因”問題。分析題目時,圖像展現的是乙烯物質的量分數隨溫度變化的直觀結果,乙烯生成或消耗的反應特征是答題的切入點,按照溫度升高,反應Ⅰ、Ⅱ、Ⅲ的平衡移動方向作答,可以輕松突破難點。
難點3 連續或競爭反應中,平衡常數的計算
(1)難點在于連續或競爭反應中,反應相互干擾,學生計算時不得要領;
(2)突破辦法:活用“三段式”法,列出所有反應物與生成物,逐一計算。
如在本題中,“以物質的量分數表示平衡常數Kx”問題。解題時運用“三段式”法,列出反應涉及的5種物質CH3I、C2H4、HI、C3H6、C4H8,逐一計算出各物質平衡時的含量。解題時分解難點、逐一求解,即可順利算出結果。
【例3】(2022·全國乙卷·28節選)油氣開采、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行業廢氣普遍含有的硫化氫,需要回收處理并加以利用,回答下列問題:
(4)在1 373 K、100 kPa反應條件下,對于n(H2S)∶n(Ar)分別為4∶1、1∶1、1∶4、1∶9、1∶19的H2S-Ar混合氣,熱分解過程中H2S轉化率隨時間的變化如圖4所示。

圖4

①n(H2S)∶n(Ar)越小,H2S平衡轉化率________,理由是
;
②n(H2S)∶n(Ar)=1∶9對應圖中曲線________,計算其在0~0.1 s之間,H2S分壓的平均變化率為________kPa·s-1。
【參考答案及解析】由H2S熱分解反應方程可以推知,n(H2S)∶n(Ar)越小,H2S的轉化率越高。理由是若H2S含量越小,H2S的分壓就越小,則化學平衡就會向氣體體積增大(正向)方向移動,因而H2S平衡轉化率就越高;
由于n(H2S)∶n(Ar)越小,H2S的轉化率越高,則曲線a、b、c、d、e分別對應的是4∶1、1∶1、1∶4、1∶9、1∶19時的曲線,故n(H2S)∶n(Ar)=1∶9對應的曲線為d曲線。
最后一步計算是本題的難點與精華部分。計算之前,需要明確兩個問題:一是H2S熱分解是在恒壓裝置中進行的;二是“H2S分壓的平均變化率”就相當于是H2S的平均反應速率。剩下的步驟則是找準“特殊點”,按照“三段式”法進行詳細計算。
取10 mol混合氣體,
因為n(H2S)∶n(Ar)=1∶9,
所以n(H2S)=1 mol。
由圖4可知,當反應到0.1 s時,a(H2S)=24%。

開始 1 mol 0 0
變化 0.24 mol 0.24 mol 0.12 mol
0.1 s 0.76 mol 0.24 mol 0.12 mol
反應到0.1 s時,n(總)=10.12 mol
通過鞏固練習還發現,答題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平衡圖像中,特殊點的尋找也是處于變化之中的。如本題中,通過C2H4、C3H6、C4H8選擇性最高點的對應溫度,回答“短鏈烯烴(n≤4)生成的溫度范圍”問題,需要靈活找點。
(2)平衡簡答題,分點回答最科學。如在閱卷中,針對簡答題的描述,教師就是找出得分點,按點得分。按點答題,實則也是考生思維嚴謹性的體現。
(3)平衡常數計算,“三段式”法的確是一個好的解題方法。如在考試中,面對較大量的考題時,學生運用“三段式法”,可以快速理清數據關系,求出結果,能起到穩定學生考試情緒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