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準是指“為了在一定的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經協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認機構批準,共同使用的和重復使用的一種規范性文件”。
通過上述定義,我們可以將標準簡單地理解成一種文件。然而標準不是一般的文件,它是一種規范性文件。所謂規范性文件是指為各種活動或其結果提供規則、導則或規定特性的文件,它是標準、法律、法規和規章等類文件的統稱。
由于規范性文件是諸多文件的統稱,因此,只有具備與其他文件相區別的特殊性的規范性文件才能稱為標準。
第一,標準必須具備“共同使用和重復使用”的特點。
第二,制定標準的目的是獲得最佳秩序,以便促進共同的效益。
第三,制定標準的原則是協商一致。
第四,制定標準需要有一定的規范化的程序,并且最終要由公認機構批準發布。
第五,標準產生的基礎是科學、技術和經驗的綜合成果。
綜上所述,具備共同使用和重復使用特點的,其目的是為了在一定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的,經過協商一致制定,并經過規范化的程序,由公認的標準機構批準的技術類規范性文件,被稱為“標準”。
“標準”實質上就是“規則”,大家做事必須遵循的準則和依據。
1.國際標準
國際標準是指“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和國際電信聯盟(ITU)以及ISO確認并公布的其他國際組織制定的標準”。
2.國家標準
國家標準是指“由國家標準機構通過并公開發布的標準”。
國家標準由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負責起草、審查,并由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審批、編號和發布。
國家標準按照實施力度的約束性分為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
3.行業標準
行業標準是指在國家的某個行業通過并公開發布的標準。
行業標準的發布部門須由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審查確定。
行業標準由行業標準歸口部門審批、編號和發布。行業標準發布后,行業標準歸口部門應將已發布的行業標準送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4.地方標準
地方標準是指“在國家的某個區通過并公開發布的標準”。
地方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編制計劃、組織制定、審批、編號和發布。
地方標準發布后,省、自治區、直轄市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應分別向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5.企業標準
企業標準是針對企業范圍內需要協調、統一的技術標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標準。企業標準是企業組織生產、經營活動的依據。
企業標準由企業制定,由企業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權的主管領導批準、發布,由企業法人代表授權的部門統一管理。
1.術語標準
術語標準是指“與術語有關的標準,通常帶有定義,有時還附有注、圖、示例等”。
2.符號標準
符號標準是指與符號有關的標準。
3.試驗標準
試驗標準是指“與試驗方法有關的標準,有時附有與測試有關的其他條款,例如抽樣、統計方法的應用、試驗步驟”。
4.產品標準
產品標準是指“規定產品應滿足的要求以確保其適用性的標準”。
產品標準的主要內容是規定產品應該滿足的要求,主要包括適用性的要求。
5.過程標準
過程標準是指“規定過程應滿足的要求以確保其適用性的標準”。
6.服務標準
服務標準是指“規定服務應滿足的要求以確保其適用性的標準”。
7.接口標準
接口標準是指“規定產品或系統在其互連部位與兼容性有關的要求的標準”。
1.規范
規范是指“規定產品、過程或服務需要滿足的要求的文件”。
2.規程
規程是指“為設備、構件或產品的設計、制造、安裝、維護或使用而推薦慣例或程序的文件”。
3.指南
指南是指“給出某主題的一般性、原則性、方向性的信息、指導或建議的文件”。
標準化是指“為了在一定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對現實問題或潛在問題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復使用的條款活動”。
“標準化”活動是人類社會中每天都在進行的諸多活動中的一種,它涉及上述文件(主要是標準)的編寫過程、征求意見過程、審查發布過程和使用過程等。標準化活動的主要作用是:為了預期目的改進產品、過程或服務的適用性,防止貿易壁壘并促進技術合作。